老人血栓的這四個早期信號一定要小心

2020-04-08   健康杏林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血管彈性越來越差。當血管內皮受損、血流速度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時,血栓很容易形成。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把身體各部位血管通道堵住,形成心梗、腦梗、下肢動脈腫脹、肺栓塞等,嚴重時危及老人生命。血栓雖然危害大,但有一些明顯的早期信號。



睡覺時流口水


很多老人睡覺時會流口水,大部分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老人口水經常朝一個方向流,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得了腦血栓。因為血栓能造成咽喉部位一些肌肉功能失調,而睡夢中人體失去對肌肉的主動控制,口水便會流下來。如果老人睡覺時常流口水,即使沒有口角歪斜、眼睛閉合不嚴等症狀,也應儘早去醫院檢查。


早起後眩暈


腦血栓發作前,70%的患者會出現眩暈症狀,一般在早晨起床後發生。如果老人3天內出現眩暈的次數較多,或勞累工作後經常出現眩暈,就要考慮是不是血栓引起的。尤其是高血壓老人,更應重視。如果1天出現5次以上眩暈,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手腳發麻和腫脹


如果老人長期感到腿部存在麻木、腫脹感,可能是血栓流入動脈所致。當形成栓塞後,這一部分肌肉會出現缺血情況,皮膚變得蒼白,體溫下降,甚至觸摸不到足背面的動脈。時間長了,腿部就易出現腫脹,嚴重的還伴有疼痛感。因此,對於突然發生的手腳發麻,一定要高度警惕腦血管病變。如果一拖再拖,不僅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還會留下後遺症。


胸部發悶和發痛


不少老人長期不運動或臥床靜養,易出現胸悶胸痛症狀。因為血栓初期,血管中非常容易出現凝結而成的血栓,它們如果掉落並隨著血液流入肺部,會使患者出現胸部發悶和發痛的現象。一旦形成肺栓塞,跟心臟病發作的症狀非常像,會隨著呼吸疼,疼痛還會逐漸加重,而且一般是刺痛或銳痛。因此,胸部有疼痛感和胸悶現象,需加以警惕。


來源 / 《醫藥星期三》

圖片 / 網絡

編輯 / 彭海波 農小春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本報全國郵發,郵發代號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