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吼我了,我害怕」:對孩子吼叫是最無能的教育

2020-04-04   爸媽精讀

作者:spirit(爸媽進化論主筆)

今天,閨蜜小然向我傾訴說:自己對兒子感到十分愧疚。

小然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昨天放學回家兒子又將新買的手套弄丟了,這已經是他弄丟的第五雙手套了。

得知消息的小然,怒火中燒,向兒子咆哮到:我每次囑咐你,你從不長記性,從來不把我的話當回事,這已經是你弄丟的第五雙手套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我是不會再給你買手套了。

聽著媽媽訓斥的話語,兒子淚流滿面,哭著對媽媽說:媽媽別吼我了,我害怕。

發泄完後的小然,十分愧疚,並向我尋求教育方法,我明確地告訴她對孩子吼叫是最無能的教育。

01

警告性吼叫起不到作用

表姐家的孩子碩碩今年剛滿3歲,3歲的孩子正處於對任何事物好奇地階段,總喜歡觸碰一些新鮮事物。

有一次,我去表姐家吃火鍋,碩碩第一次看到火鍋,表現的十分新奇,直接向火鍋旁靠近。

表姐害怕火鍋燙到碩碩,便告訴碩碩不能過去,可是碩碩仍朝著火鍋走去,於是表姐抱起碩碩,想轉移他的注意力,但是碩碩還是掙扎著要去火鍋旁,甚至開始哭鬧起來。

表姐無奈,只好將他放下來,但每當碩碩快要接觸到火鍋時就又被表姐抱起來。表姐重複做著這些動作,可是碩碩的好奇心絲毫未減,仍堅持不懈地要過去。

最終表姐耐心全無,衝著碩碩吼起來:火鍋很燙,燙到你怎麼辦?讓你不要過去你偏要過去,為什麼我說話你從來不聽。

碩碩被嚇得大哭起來。看見孩子嚎啕大哭的樣子,表姐趕緊將碩碩抱起來哄。

可當孩子停止哭泣時,又朝著火鍋前進,要去觸碰火鍋。豐盛的火鍋宴因為碩碩的好奇心草草收場。

可見表姐的警告性吼叫對碩碩一點作用也沒有。並且表姐也向我表示,吼叫只能管住碩碩一時,過不了多久碩碩還是會去做危險的事情,這也讓表姐十分困擾。

國際研究顯示88%的父母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沖他們尖聲吼叫過,大聲吼叫能迅速讓孩子妥協但並不是教育孩子應有的方式。

警告性吼叫只能改變孩子一時的行為,因為孩子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所以仍會反覆做著相同的事情。

停止警告性吼叫,正確教育孩子。

02

教育性吼叫會使孩子更叛逆

每天下班回家,一進樓道便會聽到鄰居家媽媽訓斥孩子寫作業的聲音。鄰居家的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我的朋友是他的班主任。

正巧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鄰居家家訪,媽媽正在看著孩子寫作業,抱歉地向我們訴說無法招待我們,我們和孩子的父親簡單的聊了幾句,就聽到母親訓斥孩子的聲音。

母親衝著孩子大吼到:給你講了多少遍了,這種題還錯,做作業一點也不用心,連作業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做成什麼事。

母親的吼叫,讓孩子淚流滿面,眼淚吧嗒吧嗒地滴到了本子上,書寫的字跡也因為淚水變得模糊不清。

母親看到後更加生氣了,再次衝著孩子大吼到:哭什麼哭,一說你你就哭,你看看你寫的作業還能看嗎?行了,以後你自生自滅吧,我再也不管你了。

說完後,母親便走到客廳,留下孩子一人低聲痛哭。

母親坐到我們對面,向我們講述,她家孩子就是死皮子,屢教不改,給他講過無數次了總是記不住。並且告訴我們:之前孩子寫作業還是很認真的,不知道後面怎麼了,越寫越糟糕,字跡潦草也極其不用心。

母親不知道的是,孩子的不用心全然是因為母親的吼叫,孩子是在用不認真寫作業報復著母親的吼叫。

羅馬皇帝曾說過:我們的憤怒和生氣比那件激怒我們或者讓我們生氣的事情更有害。

母親的教育性吼叫讓孩子忽視了用心寫作業背後的本質,也導致了孩子性格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用心。

停止教育性吼叫,正確教育孩子。

03

過激性吼叫會影響孩子無法正常交際

我女兒的同學小浩是幼兒園裡的小霸王,因為小浩總是欺負其他小朋友並時常衝著小朋友大吼,所以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不願意同小浩玩。

前幾天我給女兒買了一個新書包,書包上掛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熊,小浩看到後便要求女兒將小熊給他,女兒不同意。於是小浩衝著女兒大吼後強行搶走了小熊。

看到女兒回家後傷心大哭的樣子,我立馬聯繫幼兒園老師與小浩的父母進行交談。見到小浩父母后,我明白了小浩性格偏激的原因。

小浩母親連拖帶拽的將小浩拉到我和女兒面前,衝著小浩大吼到:你憑什麼搶同學東西,我怎麼教你的,你這些壞習慣都跟誰學的,一身臭毛病,看我回家不收拾你。

媽媽的咆哮激怒了小浩,小浩與媽媽對吼到:都是你教的。

媽媽將手裡的小熊遞給我,抱歉地對我說沒教育好孩子,命令小浩立刻道歉,小浩倔強地沖媽媽吼到:我沒錯,我沒錯。

就在媽媽準備打小浩時候,我立刻攔住媽媽,並說到:沒事,別打孩子,要好好引導孩子。

可見小浩媽媽過激性怒吼直接影響了孩子。樊登曾說過:父母就是孩子的複印件。經常怒吼解決問題的父母也會使孩子用怒吼解決問題。

父母的過激性怒吼會間接影響孩子的交際,請正確教育孩子。

04

正確教育孩子

停止吼叫的父母如何在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時正確教育孩子呢?

1、讓孩子嘗試「自作自受」的後果

在父母再三告訴孩子事情的危險性,孩子仍要去以身試險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可以讓孩子嘗試「自作自受」的後果。

當孩子真正嘗試到危險對自己的傷害,才會明白事情的危險性和父母阻止的意義。在以後父母教育孩子時,孩子也會得到警醒。

2、用自然結果法解決與孩子的衝突

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或者不聽話時,父母可以用自然方法解決。若孩子不願意吃飯,父母必須明確告訴孩子:如果這頓飯不吃,必須等到下頓才能吃,若中途你餓了的話,將不會有任何食物給你吃。

父母要表明自己的立場,當孩子體會到不吃飯所帶來的飢餓時,自然會自覺去吃飯。用自然結果法解決與孩子的衝突,會讓孩子更聽話。

3、讓孩子理解你,而不是服從你

在看護孩子寫作業時,必須耐心、溫柔、堅定地告訴孩子:認真寫作業是對知識的鞏固與理解,它會讓你的學習更輕鬆,會培養你細心,專注等美好品德,會帶給你許多好處。

讓孩子理解到認真寫作業的原因,比強行命令孩子重要的多。太過強硬的命令會使孩子越發叛逆。但讓孩子理解你,卻會使孩子更加懂事。

吼叫是最無能的教育,請停止吼叫,正確教育孩子。

作者簡介:spirit,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親子寫作營入門班第6期學員,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