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孩子走捷徑,不如培養孩子的腳踏實地

2020-07-09   爸媽精讀

原標題:與其讓孩子走捷徑,不如培養孩子的腳踏實地

作者:緋茶(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日,一起11歲孩子冒名頂替他人入職的事情讓人驚掉了下巴!

被頂替的人叫張健,是一名退伍軍人,1999年退伍,被分配到林業局工作。

當他準備上班時,單位卻告知他不用來了。明明已經定好的事情,怎麼又變卦了呢?

直到15年後,張建才得知,在沒有上班的期間,工資一直是正常發放的,自己是被人冒名頂替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1999年頂替他的是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

後來,經過核實後發現,去單位報到的「張健」,姓名、年齡、住址等信息都是偽造的。

11歲的孩子自然是沒有能力偽造這些信息的,偽造這一切的是他的父親,山東菏澤一所學校的校長。

出乎意料的是,校長造假為真,張健被頂替為假。

簡單的說,就是當年山東的那位校長為了讓兒子有公職,能領工資,為兒子假造了一套檔案,他的兒子成為了名叫「張健」的人入職,卻不小心與退伍軍人張健重名了。

退伍軍人張健所謂的身份被冒用入職被頂替,不過是他自己編造出來的,他所說的同身份證號也與事實完全不符。

值得高興的是,當地政府已經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假造檔案的人被「除名」開除公職,背後操作此事的山東校長也被撤銷黨內職務、受到撤職處分。

這位父親當年應該是想為孩子的人生走捷徑,但是他一定沒有想到,多年之後,因為這個捷徑,孩子被單位除名,自己也被學校撤職。

電視劇《搭錯車》中有一句經典台詞:「 人生沒有捷徑可以走,橫著省下的路就會變成豎著的坑,早晚都要經過。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所以挖空心思地讓孩子走捷徑,殊不知總有一天,這些捷徑會變成孩子人生路上的大坑,把他摔倒措手不及。

走捷徑得來的好處,終究不是自己的

今年5月,通過《聲入人心》走紅的仝卓,自曝出高考舞弊,震驚了全網。

一次平常的直播中,他原本想給考生們加油打氣,自嘲一下自己高考的奮鬥史。

卻自曝出,為了上自己心儀的學校,高考時使用非常手段,將「往屆生」改為了「應屆生」。

這樣的爆料不僅沒有贏得網友的好評,反而讓全網憤怒:這種捷徑是犯法的!

最終,仝卓的高考成績無效,被中央戲劇學院撤銷學籍和學歷。

讓孩子考取心儀的學校,是為了讓他獲得光明的前途。所以父母冒著觸犯法律的風險,為他更改了高考信息。

可惜這樣做,沒有讓他獲得光明的前途,反而讓他被取消學籍和學歷,得不償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的人生路上沒有捷徑,最快的捷徑便是腳踏實地。

但是有些父母,卻給孩子引導錯了方向。

我能理解這些挖空心思為孩子鋪路的父母,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他們有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過呢?

走捷徑獲得的成果,來的太容易,也讓孩子不懂得珍惜。

更可怕的是,走了第一次捷徑,就會想走第二次、第三次......,漸漸的,孩子不思進取,不敢直面困難,遇到事情只想找捷徑。

貝克漢姆的大兒子布魯克林,從小就受到很多關注。

有著星二代的光環加持,卻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開始時,貝克漢姆讓他和阿森納簽下了合約接受培訓,最後卻不了了之。

之後,布魯克林想學攝影,貝克漢姆便支持他,去美國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學習。

可是僅僅一年,布魯克林就退學了。

也許是習慣性的幫兒子走捷徑,小貝和貝嫂,這一次還是選擇為兒子鋪路,通過關係讓他為國際大牌拍攝硬照,可是照片的效果卻一言難盡。

和阿森納簽約、去紐約帕森設計學院進修、為國際大牌拍攝照,每一個都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而布魯克林輕而易舉就能得到。

但是, 輕而易舉能得到的東西,終究不是他自己的,當他選擇走捷徑的那一刻,就是給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籤,直到未來某一天,為更大的惡果買單。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讓孩子走捷徑

曾國藩幼年時期,天賦並不高。

據說一日,曾國藩晚上背書,窗戶外有一個賊。賊聽他反覆背誦記不住,氣的跑到他面前,一字不落的背誦了一遍。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說明曾國藩幼年時期確實天資愚鈍。

雖然天資愚鈍,但是他知道:「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所以他從來不投機,不走捷徑。

讀書的時候,不讀懂前一句,就不讀下一句;遇到問題時,不想明白,就堅決不睡覺;背書時,一遍記不住,就多背幾遍。

雖然記性不好、悟性不高,但是中了秀才之後,一路開掛,幾年之內,接連中了舉人、進士。

曾國藩也許不是個聰明人,但是他腳踏實地,不走捷徑,路反而比一些聰明人走的遠、走的穩。

就像是修塔一樣,只有打牢地基,塔才會更高、更穩;如果只是求快,忽略打地基,直接往上砌磚,那麼塔總有一天會倒塌。

後來,曾國藩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里寫道:

余於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步一步,不急躁不求捷徑,要用小火慢燉的心態,將事情做到極致,方能享受收穫果實的喜悅。

有這樣一位遠見的父親,曾國藩的兩個兒子自然也都不投機、不找捷徑,踏踏實實做每一件事。

兒子曾紀澤38歲開始零基礎學習英語,成為了清朝著名的外交官。

另一個兒子 曾紀鴻鑽研數學、天文和地理,成為了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家。

吳軍師在《見識》里說的:「 一個孩子能走到什麼程度,跟父母有很大關係。

誠然,擁有一個大格局、有遠見的父母,孩子的未來不會太差。

相反,如果父母只在乎「結果」,很容易讓孩子走捷徑。在走捷徑時,也許就會迷失真實,甚至連滿腔的熱忱也會逐漸喪失。

與其讓孩子走捷徑,不如讓孩子擁有人生選擇權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組對話:

一位上班族,早上時間耽擱了,為了不遲到攔了一輛計程車。

的士師傅問她:「你是要走最短的路呢,還是最快的路?」

她不解地反問:「最短的路難道不是最快的路嗎?」

的士師傅搖搖頭說:「當然不是。上班高峰期,最短的路正擁擠著,弄不好還要堵車,糟糕的時候,車速甚至趕不上步行的速度,所以用的時間肯定很長。您要有急事,不妨繞一下道,多走一段路,這樣反而更快。」

看完,令人深思。

我想絕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和這位上班族一樣,不假思索的覺得最短的距離,一定是最快的,但是事實證明,有時候看上去最短的路,往往未必是捷徑。

父母與其費盡心思,為孩子找尋一條最短的捷徑,不如,讓孩子擁有「人生選擇權」。

無論孩子做出什麼選擇,他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要做什麼。擁有人生的選擇權,比走的路是不是最短更重要。

前一段時間,有個叫「鍾美美」的13歲男孩,在網上走紅了。

視頻中,他將老師的形象模仿的惟妙惟肖,拿試卷扇風、翹起蘭花指、狠狠拍桌子......那語氣,那神態,讓每一個人都能在他的表演中找到自己老師的影子。

甚至有網友說,看了他的視頻,就像上了一節40分鐘的課,還拖堂了13分鐘。

這樣一個演技精湛的「網紅」自然引起了網紅公司的注意,不少網紅公司願意出一百萬簽約鍾美美。

1萬可能不動心,10萬可能會猶豫,100萬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淪陷吧,但是鍾美美拒絕了。

有的網友評價說,13歲就能掙100萬了,我大學畢業也掙不到這麼多,應該簽約。

從眼前的情況看,簽約是條捷徑,還有不菲的金錢回報,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鍾美美知道,自己喜歡的,不是網紅而是表演,自己想做的,不是網紅而是演員。

正是對自己的認知,鍾美美才能觀察的那麼仔細,模仿的那麼細緻。

日本作家三浦紫苑說過,在很年輕的時候,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是件很幸福的事。剩下的,只要埋頭前進就好了。

當孩子知道在做什麼,他才會願意去做,當孩子知道想做什麼,他才會努力去做。

捷徑只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卻不能讓孩子贏在終點,父母真正要為孩子考慮的不是捷徑,而是培養孩子選擇人生能力。

只有孩子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如何選擇時,他們才會有動力去努力,從而變得優秀和強大。

作者簡介:緋茶,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