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乾燥,易感冒喉痛,喝薄荷清咽茶能改善

2020-10-14     家庭醫學

原標題:秋冬乾燥,易感冒喉痛,喝薄荷清咽茶能改善

一場秋雨一層寒。由於天氣日漸轉涼,空氣非常乾燥,而氣溫又適宜細菌、病毒的生長,所以秋天容易受到感冒的侵襲,古人把秋季叫「多事之秋」。

咽喉是細菌、微生物侵襲人體的門戶,首當其衝。一旦感冒就會出現咽喉乾燥、腫痛發炎等一系列症狀。為了應對疾病的困擾,中醫採用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了許多有效方劑。

秋冬乾燥,易感冒喉痛,喝薄荷清咽茶能改善

薄荷清咽茶是民間流傳的單方之一

取薄荷、炒牛蒡子、金銀花、桑葉、生甘草各6克。加水1000毫升,煮開後轉小火再煮15分鐘後即可。

方解

  • 薄荷

性味辛、涼,歸於肺經、肝經。其清香升散、疏風散熱,清頭目、利咽喉,能透疹解郁。現代醫學也證實,薄荷含有薄荷醇,能消炎止痛、抗過敏、抗菌和抗病毒,其芳香氣味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能提神醒腦、解除睏乏,擴張毛細血管,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故能發汗解表,對風熱感冒症狀有很好的效果。常用於風熱表症,邪在衛分,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咽痛聲嘶等證。

  • 金銀花

金銀花也常用於外感風熱之證。金銀花性味甘、寒,歸肺、心、胃經,主治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現代醫學證實,金銀花朵和藤對金黃色萄葡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病毒都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 桑葉

桑葉性味甘苦、寒,歸肺、肝經,能疏風散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臨床上常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肺熱咳嗽或燥熱傷肺,乾咳無痰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現代醫學證實,桑葉有抗病源微生物、消炎作用。

  • 牛蒡子

炒牛蒡子性寒,味辛、苦,有疏散風熱、宣肺利咽的功效。其常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還可用於麻疹不透、癰腫瘡毒行;也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秋冬乾燥,易感冒喉痛,喝薄荷清咽茶能改善

  • 甘草

甘草有調和諸藥的功效,同時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止咳化痰的作用,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氣喘,痰液不易排出者。另外還能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用於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

諸藥合用,鼎力相助,增強了疏風散熱、清肺潤燥功效,能止咳利咽,減緩咽喉腫痛。

此方的藥物都屬於寒涼類藥物,服用時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是不宜服用太多、太久,否則會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令體質越來越差;

二是脾胃虛寒者及患有氣虛瘡瘍症、膿液清稀者不宜使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三是孕婦、嬰幼兒不宜服用。此方雖有改善感冒咽喉腫痛的作用,但還要根據臨床症狀進行適當加減。

熱重者加石膏;喉干舌燥重者加滋服潤燥的百合、麥冬等;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咽喉腫痛厲害者加連翹、荊芥、菊花、蒲公英、大青葉、胖大海等;咳嗽重者加桔梗、杏仁等。

(文/周祖貽 教授 湖南中醫藥大學)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CJ7KHUBd8y1i3sJNm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