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海南博鰲樂城:打造國際一流醫療旅遊區

2019-09-20     中經雲端

[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海南博鰲樂城:打造國際一流醫療旅遊區

根據人民日報消息,2019年9月1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四部門和海南省有關負責人介紹《方案》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目前,先行區共引進簽約院士專家團隊51個,正式受理投資項目81個,開工建設16個,已有9家醫療機構開業或試運營;先後創造了全國第一例特許進口的藍牙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等「14個全國第一」。2018年,先行區接待醫療旅遊人數同比增長69.1%,2019年1至8月同比增長41.2%,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氛圍。

2·山東新金融產業園: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金融產業首支母基金 總規模50億元

根據齊魯晚報消息,近日,總規模50億元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現代金融產業母基金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該基金由薔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薔薇控股」)聯合山東高速集團、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山東鋼鐵集團、山東財金集團共同發起設立,並在位於市中區的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完成註冊。母基金將聚焦金融科技、供應鏈和場景金融,藉助科技來創新特色化、差異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打造一條全新的、富有競爭力的生態鏈、價值鏈,為新舊動能轉換按下「快進鍵」。在全面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需要大力培育金融新動能,努力將金融資源配置到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立足市中區的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就是這份擔當下的重磅註解。據了解,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作為「山東省重點服務業園區」,註冊金融、類金融機構150餘家,包括股權投資機構110餘家,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600億元。園區將秉承「發展新興金融,助力動能轉換」的理念,為入駐機構提供標準化、專業化、全方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助力創業企業發展,建設全方位、全鏈條產業金融生態系統,成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推手。

[中經雲端·經濟開發區]

1·廣西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南法院:「三走三問三提高」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根據南寧法制網消息,江南區法院經開區法庭坐落於廣西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企業較多,僅2018年法庭審理的涉企業案件就達2149件,占全庭案件的71.6%,標的額高達4.5億元。近年來,經開區法庭始終以「公正司法、服務園區」為宗旨,探索建立「三走三問三提高」工作機制,全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此外,法庭還與轄區內重點企業、涉困企業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向企業派駐聯絡法官,定期召開行業座談會、走訪調研、發出司法建議等方式,為企業打造「風險防範港」。截至2019年6月,經開區法庭共計走訪企業30餘次,開展法治講座10餘次,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務。

2·江西省贛州經濟開發區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根據江西日報消息,日前,工信部公布第四批綠色製造名單,其中,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入圍國家綠色園區,位於該區的贛州市富爾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入圍國家綠色工廠。近年來,贛州經開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主基調,積極落實國家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相關政策,形成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無法入園的硬門檻。為推進園區綠色化建設,贛州經開區還致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能效提升,強化資源高效利用,提升資源產出率。同時,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綠色化,提升綠色承載力,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產業綠色化轉型,並且通過強化創新引領,提升運行管理綠色化水平。2016年至2018年,贛州經開區綠色產業增加值占園區工業增加值比例分別為41.2%、43.5%、45.9%,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達100%。

[中經雲端·高新區]

1·武漢東湖高新區:萬億級大健康產業在光谷打開「健康之門」

根據長江網消息,2019年9月12日,光穀人福國際健康城展示中心開放,武漢萬億級大健康產業在光谷初露「國際范兒」。據了解,人福國際健康城項目位於東湖高新區高新大道和光谷三路交叉口西北角方位,對標美國最早也是最大的醫療商城之一傑克遜醫療商城、擁有700多家醫療保健行業領導者的菲律賓杜拜康城,希望能彌補光谷生物城醫療健康服務產業空白,以「藥、醫、養、健」四位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為核心,該項目累計投資將實現25億元,待2022年完全建好後將引進200餘家企業,園區企業整體收入突破100億元。

2·江蘇省泰州市醫藥高新區:醫藥城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根據泰州市醫藥高新區消息,隨著一批標誌性企業加快匯聚,中國醫藥城的產業化進程明顯加速。總投資22億元賽孚士抗體藥物CDMO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勃林格殷格翰泰州工廠首個豬疫苗產品「藍福萊」正式上市供應市場;中慧元通公司投資4億元的疫苗生產項目一期工程建成;美時醫療產品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12個國家和地區;澤成生物一次獲批5張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江蘇百草堂獨家申報的中藥品種丹芪舒心膠囊取得藥品生產批件;碩世生物獲科創板「入場券」。目前,中國醫藥城已有35家藥品生產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獲得168張藥物臨床試驗批件、111張藥品生產批件。入駐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企業386家,103家企業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並投產,獲批產品註冊證或備案憑證1253張。

3·成都高新區: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助力發展航空產業

根據人民網-四川頻道消息,2019年9月18日,正值2019北京航展,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暨成都高新區航空產業推介會在京舉行。中國民航局、中國商飛、中國國際航空、賽峰和英國羅爾斯羅伊斯等中外航空科研院所、企業、行業協會近100名代表參加活動,共商航空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助力成都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成都高新區航空產業近年來迅猛發展,與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經濟三大主導產業共生共榮、協同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支撐。成都高新區突出的區域優勢和日趨成熟的產業鏈,吸引了眾多參會企業拋來「橄欖枝」,也吸引了一批具有全球資源的中介機構,戴德梁行便是其中一員。成都高新區國際合作和投資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區已與包括戴德梁行在內的一批國際機構簽訂招商合作協議,圍繞包括航空產業在內的主導產業企業招引不斷深化合作。

[中經雲端·經濟新發展]

1·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技術從跟跑到領跑

根據河北經濟日報消息,近年來,渤海新區不斷加大科技研發、環保投入力度,支持全區所有規上工業化工企業建立化學化工研發中心,到2022年將實現全覆蓋,助推綠色化工產業技術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華麗轉身。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早在2003年,滄州就成立了全國首家化工園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多年來,當地以綠色技術為導向,倒逼產業發展精細化工新產業、新業態,並積極擴大與高校合作,攻克環保技術瓶頸制約,提高項目科技含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vbrW20BJleJMoPMJR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