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書坊北齒空間(雲上)啟動:探尋社區更新 關注新型公共空間營造

2020-06-24     中經雲端

原標題:夢想書坊北齒空間(雲上)啟動:探尋社區更新 關注新型公共空間營造

2020年6月16日下午14時,在做好防控疫情檢查的前提下,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美麗鄉村研究所作為指導單位、夢想書坊主辦的首屆社區更新與創意營造主題沙龍暨夢想書坊北齒空間(雲上)啟動儀式,在夢想書坊北齒空間正式拉開帷幕。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人們被迫放慢了腳步,大多數人的行動和活動半徑縮小在社區,疫情常態化的形式下,社區不但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個戰略空間,更是成為最重要的文化消費空間。人們對社區周邊文化需求越來越旺盛,更加關注社區生活的環境與質量。而社區生活的環境與質量,除了城市公共配套的完善之外,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社區各類消費空間的不斷優化。人們需求的變化推動了社區文化的發展,形成社區更新和創新的驅動力。

本次活動以「共享 共生 共創」為主題,邀請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書記卜希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社會學系系主任和美麗鄉村研究所副所長陳文玲、定西北里社區書記劉紅英、高井村委員和經濟合作社副社長龐文霞、首創經中城市更新平台副總經理葉聖偉、北京電子城北廣數字新媒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時成、融創北京區域集團產城文旅事業部總經理王亮、北文時代(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雯汀、24H齒輪場文創園總經理李章松、博興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曉宇等多位社區更新發展的學術專家和一線社區運營實踐家,從城市更新、社會創新及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等方面共同探討社區更新和社區營造,整合資源激活創造力,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和社區更新,達到可持續性發展的目的。參會嘉賓的熱情也足以見證社區更新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博興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曉宇先生以「如何整合社會力量運營社區公共空間」為題,分享了他和團隊在運營博興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感悟和體會:通過一年社區服務中心的運營工作,構建出與社區居民、開發區產業、轄區的企事業單位、高校的聯動機制。更高效地完成部分政府公共服務、和開展更多的公益和便民服務。

沙龍現場

揭牌嘉賓從左至右:張玉彪、卜希霆、劉紅英、李章松

社區營造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同時積極創建社區橫向紐帶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社會學系系主任,美麗鄉村研究所副所長陳文玲老師提出:社區營造的核心理念是造「人」,即培養社區居民主體意識、社區意識及社會認同。很多相關研究證明,和諧的社會關係可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上下合力是我們國家現階段社區營造的主要方向和特點——既有來自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也有來自社會化力量的多主體參與,更需要社區居民強烈的歸屬感和良好的自治能力。

公益引領、社會運營、創意驅動合力打造新型文化閱讀微空間

夢想書坊主理人張玉彪分享了以「構建復合型泛社區眾創空間」為主題的夢想書坊運營經驗。他分享了夢想書坊在社區實施的公共空間運營的實際案例,通過以「公益活動引領,塑造社區文化品牌,創建社區文化品牌資產」為運營理念,系統引入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師資力量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知識和文化。夢想書坊是以公益引領、社會運營、創意驅動為主要模式的復合型公共文化空間。由中國傳媒大學作為智庫支持,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首個落地啟動,以復合型文化閱讀微空間營造為核心,通過「人、空間、內容」三位一體的場景空間及內容創意營造,構建復合型社區眾創共同體。

負責夢想書坊商業版塊運營的劉琛具體對夢想書坊北齒空間的服務內容進行分享,雖然疫情期間城市書屋不能對外開放,居民們仍可以在小程序上可以找到數字圖書館進行在線閱讀。同時「品牌活動」和「文創產品」在小程序上陸續上線,為周邊社區和園區的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

社區微空間創意營造——把文化做暖、把商業做軟、把心靈做遠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書記、夢想書坊發起人和指導老師卜希霆以「社區文化微空間的創意營造」為主題作總結分享。開篇他提到博興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等眾多社區服務機構的運營實踐經驗,為學院參與雄安新區規劃中公共文化規劃提供了寶貴經驗。他認為:社區營造離不開街道、社區服務機構、社會企業及關注老舊小區、工業園區升級改造營造的國有企業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社區不僅僅是生活的地方,它還承載著每個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各方面需求和夢想。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書記 夢想書坊發起人卜希霆

而營造生活空間、工作空間之外的第三空間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個創新理念。政策公約主導模式、社區自組織管理模式以及協同共創文化空間模式三種運營模式通過公共生活、社區治理、文脈傳承、大眾參與、社會創新五大方面形成社區空間使命,最終形成強大的社區歸屬感。

「為守望者暖茶、為夜行人燃燈」他呼籲所有從事社區營造的社會機構和工作者保持最初的初心,為每個心中有夢想的人燃一盞溫暖的燈,構建公共文化最後一公里、打開日常生活最美一書香,透過社區文化微空間讓世界看到最美中國。

最後,卜希霆書記介紹,在疫情期間首屆社區更新和創意營造主題沙龍以小而美的形式如期順利舉辦,未來將以沙龍和研討會、論壇等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繼續延續下去,由學院師資力量為主的智庫將為中國城市更新-社區更新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共同探討、思考和挖掘未來社區更新發展中優化的思想策劃、理論方法和實踐經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HqvcHMBd4Bm1__YQc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