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

2020-08-11   豫記

原標題:河南,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

如果有外地朋友最近來河南的話,進入河南境內,就會收到一條簡訊:河南,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

沒錯,當你感受過河南,你也會跟河南人一樣,說一句,「中!」

河南人愛說中。

一個字「中」代表了答應,有種非常商務的style;「中中中」意思是非常同意,非常親切,這就跟微信聊天禮儀中的「嗯嗯」和「行」的區別差不多。

當然,要是好基友跟你說:「昨天熬夜了。我中午睡到十二點!」這時候你說的「中啊,你咋不睡到下午啊」?這裡的「中」就有了點揶揄、調侃的味兒了。

「中」之種種,真是一字千意。

長期和河南人相處,你會發現,河南人實在,都是非常低調謙和,不張狂,沒有表現欲。

正所謂「中庸」。

這種中庸的氣質是有源可循的。

畢竟「最早的中國」,就在河南。

二里頭遺址在黃河中游洛陽盆地東部, 背依邙山, 南望嵩岳, 古伊洛河從它的南面流過。這裡,自古被認為是「天下之中」, 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帝王建都之所。

後來,以中原為中心的商代和周代文化,凌駕於其它區系成為中央王國:廣域王權的國家,「中國」,由此起步。

也就是說,「中國」這一概念,在4000多年前左右就已經成型並傳播了。

還有個有趣的說法,為啥河洛這一塊地區被稱為「中國」?因為那裡的人成天說「中」。

中是一種認可。

在嵩陽書院,豎著一個周公的銅像,據景區講解員介紹,河南人總是說「中不中」,與周公的一套理論有關係。

周文王第四個兒子周公旦在登封告成鎮壘土圭,立木表來測量日影,測定了這個地方為「天下之中心」。

正是因為登封天地之中的位置,嵩山又為五嶽之中。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場祭祀,封禪大典,選在了嵩山。

嵩山上的中嶽廟、少林寺、嵩陽書院等合成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一個「中」字代表河南人,再合適不過。

每一個河南人,都應該把「中」穿在身上。

不瓤: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不甘示弱

河南:得中原之正聲,去五方之啁雜

得勁兒:表達享受,享受表達

噫:萬千情感,皆在「噫」

2020紀念版:回收被感染的那部分2020,今年……重啟

點擊文中卡片

即可下單豫記創意T恤

王小米 | 撰文

藍家夏夏 | 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