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吃有點「硬」,它的名字叫「門釘」。門釘肉餅是老北京的一種正宗的傳統小吃,因為形狀像古時候城門上凸起的門釘,所以北京人也就這麼叫了。據說門釘肉餅還能給人帶來好運,其實不管好運不好運,對一名吃貨來說,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在北京呆了一段時間,無意中經過一家賣門釘肉餅的老店,門外排了長長的隊,出於好奇心,我也跟著排起了隊。雖說排隊時間有點長,但是買到的這個門釘肉餅真的是驚艷到我了,一咬就流汁,燙的我牙齦疼,但是還是忍不住吸著湯汁就著皮和餡,不一會就吃光了,實在是太美味了。後來偶爾還會路過,但也只是匆匆路過而已,再也沒去排過隊買過,不過那個味道,我至今記憶猶新。
說起老北京的小吃,還真是多,而且有不少都跟慈禧這個老太太沾上那麼一點關係,因為她老人家嘴饞呀,例如門釘肉餅,就是其中的一個了。剛出鍋的門釘肉餅外焦里嫩,清香潤口,咬一口,湯汁直往外冒,口感和風味俱佳!
傳統的門釘肉餅是牛肉大蔥餡,牛肉一般都會選擇牛肉的上腦,這裡的肉比較鮮嫩多汁。因為牛油比較容易凝固,所以煎好的肉餅必須趁熱吃口感才最佳,但是趁熱吃的時候要注意,先咬破一小口的麵皮,讓熱氣散一散,再吸著湯汁吃,一定不能太著急,因為不小心就會燙到嘴,弄不好還會滋一身油。
話說回來,門釘肉餅的做法跟一般的餡餅也沒啥大的區別,就是形狀不太一樣,一般的餡餅都是大、扁、圓的,門釘肉餅則是小而厚,像個圓柱體。它的口感又有點像灌湯包,焦黃的外皮裡面飽含著濃濃的湯汁,湯汁里集合了牛肉的鮮和大蔥的香,實在是誘人~
果然是天子腳下,一個普通的肉餅都取這麼「高、大、上」的名字。大名鼎鼎的門釘肉餅,其實它的做法也挺簡單,選一塊鮮嫩的牛肉和大蔥,再調以香油、黃醬、生薑、花椒粉等輔料拌製成餡,用麵皮包裹住肉餡,煎至兩面金黃即可。煎好的門釘肉餅皮薄餡多,外焦里嫩,汁多咸香,清香潤口,風味可算是獨到!
老北京小吃——門釘肉餅的製作方法
配方用量
餡料:牛肉400克,大蔥2根,花椒粉1克,五香粉1克,姜少許,雞蛋1顆,耗油20克,香油20克,干黃醬1大勺,清水50ml,糖20克,鹽3克,食用油少許
麵皮:普通麵粉250克,鹽2克,開水40-60克,涼水 90-110克(開水+涼水=150~160克)
製作步驟
1,先揉面,在250克麵粉中,加入2克鹽,再倒入開水,攪拌均勻後,再倒入涼水。攪拌成絮狀。
*先倒入開水燙麵,再倒入涼水揉面,這就是俗稱的半燙麵,半燙麵要比普通的麵糰多了一些柔軟,比燙麵多了一些勁道,這種半燙麵可以用來烙油餅和包餡餅。麵粉中加鹽也是為了增加的麵糰的筋度,在操作時不易破皮*
2,攪拌成絮狀後,再用手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麵糰,表面抹一層油,覆蓋保鮮膜餳面。
*攪拌成絮狀後再揉,手不與液體直接接觸,麵糰就不會粘手了。揉好的麵糰一定要鬆弛到位,最佳鬆弛的時間範圍是2小時左右,鬆弛時間可以長一些,儘量不要縮短*
3,鬆弛麵糰的時間可以來做牛肉餡。先將牛肉切成小塊,不用切的特別規整,隨便切小就好,然後再將牛肉剁碎,牛肉不要剁的成泥,保留一點顆粒感會比較好。
*這裡處理牛肉儘量用刀自己剁,不要用攪拌機去攪肉,攪出來的是肉泥,保留一些顆粒感,可以使口感更加豐富*
4,兩根大蔥洗乾淨,從中間劈開,再切成細絲,為了避免有遺漏,可以再剁一下,會更碎一些。
*儘量選擇大蔥,大蔥提味,和肉搭配最好,做出來的包子蔥香味濃郁;小蔥嫩,不適合做餡,做出來的包子口感不太好*
5,姜要先切成片,再改刀切絲,然後剁成薑末備用。不喜歡吃薑的可以換成薑汁或者姜粉。
*姜可以去腥增鮮,一般做肉類和魚蝦類,都需要用到姜,拌肉餡當然也離不開姜了。不過姜也不是萬能的,拌素餡就不需要用姜了*
6,挖一勺干黃醬,加兩勺清水,稀釋一下,將攪拌均勻。
*干黃醬是固態的,不能直接食用,必須用水化開後才可以。在老北京小吃的餡料中,基本都離不開干黃醬,干黃醬一般都是被當做調料使用的,干黃醬口感十分香甜,可以給食材提鮮增香*
7,小鍋內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放入花椒粉和五香粉,開小火炒香後,放入薑末和一小撮蔥,煸炒出香味後,倒入化開的干黃醬,翻炒至水分被吸收後,關火。
*花椒粉和五香粉經過翻炒,會更好的激發出香味,姜和蔥也是同樣。被熱油翻炒出香味後,再與黃醬相融。這樣炒制調味料的方法可以使肉餡更加的鮮美,肉香更濃郁*
8,水分吸收後,表面會析出一層油,這時就可以關火了,然後加入糖和耗油,攪拌均勻後,放涼備用。
*做牛肉餡加點耗油會特別提味,而且耗油一般是加油炒制才能更好的激發出耗油的香味,糖可以和味提鮮,使湯汁更加鮮美*
9,牛肉餡中磕入一個雞蛋,加入約3克的鹽,倒入香油,最後倒入冷卻的黃醬。
*肉餡里建議加1顆雞蛋,雞蛋可以讓肉質更加鮮嫩、爽滑,鎖住水分;這時只需要少許的鹽就夠了,黃醬是鹹的、耗油也是鹹的*
10,炒一個方向攪拌,給肉餡上勁,攪拌至肉餡發粘就好,攪拌時間約10多分鐘。
11,分三次把50ml的清水倒入肉餡中,每倒入一次都需要攪拌至吸收後,再倒入下一次。
*肉餡中加適當的水,再攪拌均勻,是為了讓做出來的餡餅更加的多汁,攪拌也是操一個方向攪拌*
12,倒入切碎的蔥,這時就不需要使勁攪拌了,只是將蔥和肉餡攪拌均勻就好。
*做餡時一般都是最後加蔥,這裡不可以放到最後了,因為餡里含了大量的水分,包餡餅時會不太容易,所以餡料需要冷凍一會,冷凍完成後,就變成一個個硬硬的小丸子了,就加不進去蔥了。所以這裡需要先把蔥加入到餡里*
13,拌好的餡料分成約40克一個的餡料,揉圓,送入冰箱冷凍室冷凍一小時。
*餡料冷凍一下,凍硬後更好包*
14,鬆弛好的麵糰放到揉面墊上,無需再揉,直接搓成長條狀,然而揪成一個一個的小劑子,每個小劑子約25克。
*鬆弛好的麵糰如果再揉就會使麵糰產生筋度,到時還要再鬆弛,所以直接搓長就好。門釘肉餅是薄皮大餡,肉餡40克,餅皮25克。這個搭配比較合適。如果喜歡再大一點的,可以餡料50克,餅皮30克*
15,將小面劑拍扁,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大面片,放在手內,再放入一顆肉餡,然後用包包子的方法包好,收口處一定捏緊,防止加熱時汁水外漏。
16,平底鍋置於火上,鍋內加入適量的油,放入包好的餡餅,小火慢慢煎制。
*不建議用大火,牛肉餡比較多,大火會造成餅皮已經焦黃而餡料不熟*
17,底部煎成金黃色,然後翻面,再倒入少許熱水,然後蓋上蓋子燜煮一會。
*這種半煎半燜的方法可以促進餡餅的成熟,水不宜太多,而且必須加熱水*
18,等到水分被完全吸收了,聽到「滋滋」的聲音後,方可打開鍋蓋,看一下底部是否已經變成金黃色,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19,剛煎好的門釘肉餅,滋滋冒油,表皮酥脆,內餡鮮嫩且充滿湯汁。這時候已經可以吃了,不過非常的燙,吃的時候要小心,以免被湯汁燙到。
20,焦黃的麵皮,鮮美的肉餡,再加上香濃的湯汁,這就是老北京的名小吃——門釘肉餅
門釘肉餅的製作技巧
1,麵皮是使用了半燙麵,也就是部分開水和部分冷水一起揉出來的麵糰,這樣揉成的麵糰很柔軟,但是也很勁道,用來做餡餅皮再合適不過了。
2,揉好的麵糰表面需要抹點油,油可以保持麵糰的濕潤,還可以鎖住水分不被蒸發,餳面時要蓋上保鮮膜。
3,肉餡中加入了干黃醬,干黃醬是老北京料理中常見的調料,它是由炒熟的黃豆磨成粉後發酵而成的。干黃醬還可以用於腌制肉類、烹飪菜肴和做老北京炸醬麵。
4,耗油在這裡的提鮮的,加熱可以更好的激發出耗油的香味,能給肉餡增香和提鮮。
5,攪拌肉餡時加入一些清水是為了讓餡餅鮮嫩多汁,水一定要充分攪打進肉餡裡面。
6,包餡餅的方法與包包子基本一樣,封口處一定要密封好,防止煎制時汁水外流。
7,門釘肉餅比較厚,不容易熟,所以火不可以開的太大,而且在煎制的過程中加點熱水,讓餡餅處於半煎半煮的狀態,可以加速包子的成熟。
8,吃肉餅時建議趁熱,但是也要注意防止被燙到,先咬掉一點麵皮,散散熱氣,再吸著湯汁吃,這樣可以防止湯汁外流。
結語
吃門釘肉餅一定要注意,先咬掉一小塊皮,散散熱氣,或者在餡餅上扎個洞來散熱氣;吸吮湯汁時也不要直接上來就是吸一大口,燙的嘴巴脫皮就不好了,要先吸一小口試試溫度,如果不太燙了,再一邊吸一邊吃,皮薄餡大,外酥里嫩,真是美味的停不了口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Byotm4BMH2_cNUg70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