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腎,怎麼就漏蛋白了?5種「受傷腎」會要命,別大意

2019-08-12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正常情況下,我們人體每天要向外排出800~2000ml的尿液,一旦身體內部出現什麼問題,從尿液狀態也能看出來!比如橫紋肌肉溶解症會產生「醬油狀尿」,結石、腫瘤等容易產生血尿等。

其中,「蛋白尿」就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情況,它往往是腎功能下降的信號,代表著某種慢性腎病已經出現!

1,你真的了解蛋白尿?2個方法可檢測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非常少,一般低於150mg,在常規尿檢中呈陰性。如果其含量明顯增加,就可以稱為蛋白尿,24小時內尿液蛋白含量>3.5g則為大量尿蛋白。

1,尿常規檢測呈陽性

在常規檢測報告單中,尿蛋白呈陽性,即為蛋白尿,而且有微量和4個「+」號之分,「+」號越多可能表示腎功能受損越嚴重,但也不絕對。

2,肉眼可見的「泡沫尿」

晨起排尿時,尿液中出現肉眼可見的、細小的、長時間不散的泡沫,即可能為蛋白尿,提示腎功能可能已經受損。

3,假性蛋白尿

尿液中混入血液、膿液、炎症或腫瘤分泌物,或者受藥物影響時,也可能出現白色渾濁尿,容易被誤認為是蛋白尿。此時一定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來確定病因。

2,5種常見「受傷腎」長期漏蛋白

腎臟是人體代謝的重要組織,血液中的肌酐、尿素、葡萄糖、蛋白質和新吸收的胺基酸等物質,會不斷從腎動脈進入腎臟進行過濾。

其中,大部分的營養物質能被重新吸收,而小部分的水和尿素、肌酐等代謝廢棄物質則被排出體外。


那麼,哪些腎特別容易「漏」蛋白呢?主要有以下4種。

1,炎症腎

這裡指的是原發性腎炎,可分為急性腎炎、慢性腎炎和隱匿性腎炎等。

急性腎炎通常與感染有關,比如典型的鏈球菌感染,可出現急性發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以及腎功能下降。

慢性腎炎病因不明,發作症狀與其相似,但病程更長,可能導致貧血,進一步惡化為慢性腎衰竭。隱匿性腎炎一般無全身症狀,指的是只在檢查中發現有血尿、蛋白尿現象。

【提示】定期檢查尿蛋白、尿隱血和血肌酐指標,有助於及時發現慢性腎炎。

2,糖尿腎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併發症之一,在我國的發病率正日趨上升,目前高血糖已經成為誘發腎衰竭的第二大病因。

1型糖尿病多在患病後10~15年時出現腎病,2型糖尿病則因人而異,但普遍比1型更短。那麼高血糖是如何誘發腎病的呢?

原因在於,腎小球和腎小管需要依靠豐富的毛細血管來完成過濾和重吸收,而高血糖卻會促使血管基底發生糖代謝紊亂,造成毛細血管滲透壓過高,過濾功能不斷下降。最終可能導致腎小球硬化,發展為尿毒症。

【提示】糖尿病患者保持長期的血糖穩定,合理用藥,有助於降低腎損害。不吃降糖藥對腎的傷害更大。

3,高血壓腎

高血壓會使腎內血管壓力升高,血流灌注減少,導致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受損,蛋白質不斷漏出,還將進一步破壞腎臟的過濾系統。

長期血壓>140/90mmHg,容易引起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症;當血壓迅速升高,舒張壓長期>130mmHg,可能轉為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症,甚至最終並發尿毒症。

【提示】遵照醫囑儘量服用長效降壓藥,嚴格控制血壓,24小時尿蛋白定量>1g者,血壓應降至130/80mmHg以下。

4,痛風腎

當尿酸鹽濃度增高達到過飽和狀態時,容易在腎臟發生尿酸鹽結晶沉積,甚至出現尿酸結石。

這些結晶會浸潤細胞核,造成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萎縮,從而使腎功能嚴重受損、產生蛋白尿。患痛風10年以上的患者更易引發此類腎病。

【提示】痛風患者應保持飲食清淡,減少酒精、煙草、高嘌呤和脂肪的攝入,發作時及時就醫。

5,狼瘡腎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全身性免疫疾病,會累積多個器官,腎病是最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除了蛋白尿,還容易伴隨有水腫、腰痛、日曬瘡、發熱、皮疹、口腔潰瘍、疲勞、眩暈心悸等症狀,終末期可能發展為尿毒症。

【提示】紅斑狼瘡尚無法根治,但可以經過系統性治療來延緩病情,減輕症狀,並保護腎功能。

3,有蛋白尿不能吃蛋白質?3個誤區可別信

有些人可能仍然認為蛋白尿和飲食中的蛋白質過多有關,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

1,尿蛋白多就是嚴重腎病?

當然不是!病情輕重主要取決於腎病類型、發展階段等,與尿蛋白量多少不一定相關。比如腎小球輕度腎炎、輕度系膜增殖性腎炎等,雖然病情輕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高達十幾克。

而一些局部硬化性腎炎、新月體性腎炎等,會嚴重損害腎臟,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幾克。

2,有蛋白尿就不能吃蛋白質?

蛋白尿反映腎功能受損,但一般和食用蛋白質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出現蛋白尿後,做到不過量食用蛋白質即可,哪怕是尿毒症病人,也要保證高質量的低蛋白飲食,而不是完全不吃蛋白質。

3,腎病患者需要多喝水?

腎功能受損嚴重者,體液代謝循環已經出現障礙,大量喝水並不能促進代謝,反而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更嚴重的肢體水腫。建議普通腎病患者每日飲水量在500~800ml以內。


4,養好「先天之本」2道滋補菜吃起來

中醫認為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主藏精,是人們精氣神的重要來源。腎臟虧虛,就可能會讓疾病乘虛而入,我們平時可以利用飲食來滋補腎臟。

【黑豆鯉魚湯】


01 材料

黑豆30克、約250克的鯉魚一條、生薑1片。

02 做法

黑豆先浸泡1小時左右,與鯉魚、生薑一起燉湯。每天早晚各喝一小碗。

03 功效

黑豆能益腎精、補腎氣、利水祛風,生薑能溫陽,鯉魚能補陽利水。這道湯適合形寒肢冷、下肢浮腫、腎陽虧虛的人食用。

【小茴香肉桂燉牛肉】

01 材料

牛肉250克、小茴香3克、肉桂3克、黃酒1匙。

02 做法

牛肉切塊,加小茴香、肉桂燉煮,牛肉煮熟後加入黃酒,轉小火慢燉30分鐘即可。

03 功效

牛肉補腎作用很強,小茴香、肉桂、黃酒能溫經散寒,適合食慾差、精神差、怕冷、腹瀉、脾腎陽虛的人食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2N9tW0BMH2_cNUgWh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