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梁實秋十句佳話,句句唯美又富含人生哲理,讀完你喜歡嗎?

2020-11-03     刺蝟看書

原標題:散文家梁實秋十句佳話,句句唯美又富含人生哲理,讀完你喜歡嗎?

民國時期,「梁魯論戰」持續幾年的時間,「梁」是梁實秋,「魯」則是魯迅。二人用筆桿子激戰,成為當時文壇一大趣事。魯迅先生耳熟能詳,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接觸最多的作家便是魯迅。梁實秋同樣大名鼎鼎,他是我國現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尤以研究莎士比亞戲劇最為權威。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梁實秋的十句佳句,相信讀完一定愛上他的文字。

「梁魯論戰」前,魯迅早已家喻戶曉,而梁實秋只是個留過學的後起之秀,與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當時著名人士開書店,創建雜誌。不過藉助與魯迅的論戰,梁實秋積累了一定的名氣,而且勇氣可嘉,在當時文壇開始嶄露頭角並迅速名滿天下。

說到「梁魯論戰」,導火索是一篇梁實秋對盧梭思想頗產生微詞,尤其是子女教育更是做出一番批判。魯迅先生看到後勃然大怒,便奮筆疾書,發表文章,回應梁實秋。自此,長達數年的「梁魯論戰」拉開序幕。那個時候,梁實秋不過是一名二十多歲的文壇新秀,血氣方剛,公然挑戰魯迅在文壇的權威,二人針對彼此口誅筆伐,你來我往,文章被後世廣為傳頌,經常會有神來之筆。「梁魯論戰」直至魯迅去世才得以終止。

梁實秋不僅與魯迅對過壘,還曾斥責過冰心,性格有點耿直。他的散文成就頗高,文章清新、清幽,語音平實、平易,內容悅人、悅己。另外,梁實秋的散文中用典頗多,這得益於他的博學,可謂信手拈來,與所寫內容銜接妥當,渾然天成。

中西貫通,學識廣闊,哲理深刻,梁實秋通過散文展現出自己的才華。他的一生留下兩千多萬字的著作,散文集更是創造了我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梁實秋的散文獨具特色,意義深刻透徹,絕不拖沓;布局從容不迫;諷刺恰如其分;幽默恰到好處;抒情直抒胸臆;寫人聲情並茂,繪景有聲有色;狀物獨具慧眼;論事一針見血,才華與本領展現得淋漓盡致。

好的文字要讓人念得響亮,聽得明白。在文字運用方面,梁實秋有獨到之處,在眾多作品中,佳句不計其數,句句文才斐然,妙語連珠。他善於用短句,節奏輕快,引人入勝。而且,散文雖是白話文,但文字中會夾雜著文言文,還穿插各地方方言,與白話文呼應成趣。

1987年11月3日,梁實秋逝世,享年84歲,今天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文學批判家,莎士比亞戲劇研究權威忌辰33周年,我們就用他筆下十句名言,來紀念他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sFLjXUBxV5JH8q_nW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