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我對中國科幻有信心,但對鹿晗沒信心

2019-07-27     洞察影視
「中國的科幻電影工業才剛剛開始,作為第一部科幻戰爭電影,請給我們更多信心,我們也會用作品,回饋觀眾們的信任。」
——《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

這個暑假,《哪吒》成為了新的一部國產「良心之作」!

8月9日,《上海堡壘》將會上映,它會成為下一步良心之作嗎?

它最終是爛片,還是精品?

目前它還沒上映,不適宜太早下定論。

我只能表達我的猜測和憂慮。

對於《上海堡壘》的前景,我只能說:

我對中國科幻有信心,但對鹿晗沒信心!

《上海堡壘》將會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目前關於《上海堡壘》的資料有限,我只能進行簡單的猜測。

/1/

改編自小說不等於就是還原小說

對於看過《上海堡壘》原著的網友,請你們也別太早先下定論。

因為小說改編成电影後,劇情可能會與小說出入很大的。

比如今年的《流浪地球》,

雖然它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

但《流浪地球》電影的劇情走向是與小說差別很大,小說里的主要劇情在電影里都是沒有的;

比如小說的重點是世界人民對「流浪地球」計劃的質疑,還發生了戰爭了;

而電影里只是引入了小說的世界觀,引用了背景方面的元素而已,重點變成了如何實現這個計劃;

因此,大家不要覺得小說是怎樣,電影就怎樣!

最終要看電影劇組是如何改編的。

而《上海堡壘》這部小說,雖然在豆瓣上的評分也不低。

但問題是: 它不像是劉慈欣《流浪地球》那樣的硬科幻,也不像是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永恆的終結》那樣的軟科幻;

《上海堡壘》更像是一部披著科幻元素的青春愛情片!

因為作者江南本身就不是科幻作家,而是幻想作家,《龍族》這種比較玄幻的小說,就是他的作品。

所以《上海堡壘》原著小說里,科幻感其實不太強。

目前,編劇可能從中提取的元素有兩個,一個是科幻戰爭,一個是青春愛情。

/2/

從預告片看來,科幻戰爭的元素必定是主體,

因為它的第一看點是打外星人!

在大的場景方面,如果電影特效做得好,《上海堡壘》就會類似於1996的科幻片《獨立日》;

因為《上海堡壘》的故事背景與《獨立日》有點類似;

《獨立日》

都是外星人把人類打到落花流水,最後人類進行反擊;

而且兩部電影里的外星人,都可能是從「大型母艦」里出擊的;

在小的場景方面,《上海堡壘》可能是走2014年《明日邊緣》的路線;

就是科技水平不算太「神」,軍人打仗主要靠外骨架,軍事設備比現在先進幾十年的那樣的戰爭片;

《明日邊緣》

從預告片看來,《上海堡壘》基本上可以定義為科幻戰爭片!

是爛片,還是精品,關鍵看它最終特效場景設計的怎樣。

/3/

是否為"科幻狗血青春片"就是個迷

因為原著里,還有另外一個元素——青春愛情!

「十部國產春春片,九部腦殘,狗血!」,這個說法是有點誇張,但不完全沒道理的;

《上海堡壘》的主角是鹿晗,而且電影里也有愛情元素。

如果處理不當,《上海堡壘》可能會成為一部「科幻狗血青春片」!

大家最好降低心理期待。

而且《上海堡壘》還有一個「安全隱患」,就是片長僅為107分鐘。

對於一部特效片來說,片長有點短!

這意味著劇情能夠講得好,講得驚艷的難度比較大,目前只能盼望特效比較滿意。

如果特效不好,而劇情又過於青春狗血,那就糟糕了。

我對中國科幻有信心,對《上海堡壘》也有一點

雖然說,我對《上海堡壘》有點憂慮,但它也是有一定可能是良心製作的。

/1/

從大陸的大環境來看,大陸爛片會繼續有,但良心之作會越來越多。

這幾年大陸的「蛋糕」大了,能夠養活更多的大製作,相應的電影工業越來越成熟了,因此孕育了許多良心之作,《上海堡壘》也不排除是這種趨勢下的良心之作。

大陸的票房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的票房市場,總票房是9年前6倍,「蛋糕」大了很多!

今年為什麼《復聯4》能夠超越《阿凡達》,成為全球票房第一?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絕對是因為中國大陸的市場大了很多!

因為如果論拿票房的比例,當年的《阿凡達》是遠遠超過《復聯4》的;

因為《阿凡達》當年是拿走了大陸大約13%的總票房,而《復聯4》雖然很牛,但估計大約只拿走今年大陸7%左右的總票房;

但因為大陸「蛋糕」大了很多,《復聯4》今年在中國拿的票房是42億人民幣,而《阿凡達》當年僅僅是13億人民幣。

就因為中國的「蛋糕」大了,在大陸市場裡,《復聯4》比《阿凡達》拿多了至少4億美元的票房,所以能夠有機會超過《阿凡達》。

這個狀況說明了,大陸的「蛋糕」真的大了很多。

看到大陸「蛋糕」大了,也因為觀眾口味提升了,口碑越來越重要,所以大陸的電影公司會更願意投更多的錢和精力拍高質量電影,大陸的電影工業越來越完善。

因此從《戰狼2》開始,就不斷了冒出了許多突破性的電影,比如《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

暑假剛上映的《哪吒》也是最新的一部「良心之作」;

按照這個趨勢,《上海堡壘》也是有可能成為下一步良心之作的。

/2/

從自身原因來看,《上海堡壘》導演和幕後人員是費了大量心血的

據說僅劇本就用了三年時間去打造,而且後期製作用了整整一年半,整部電影投資預算三億,90%都在製作方面,其中製作成本50%,後期特效40%。

如果這些數據是真的話,沒有將主要的錢用在演員的片酬上,那《上海堡壘》的特效就應該是可以的;

僅有3億,可能達不到好萊塢的頂級特效,但能達到《流浪地球》那樣,至少讓大陸觀眾滿意的特效,應該還是有機會做到的。

很多觀眾對《上海堡壘》的最大憂慮,可能只是對鹿晗沒信心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大陸的觀眾,這幾年對流量小生的抱怨真心不少。

在大部分成熟的觀眾眼中,流浪小生的電影,基本上就代表著腦殘,代表著狗血青春。

其實在我眼中的,也是這樣的。

《上海堡壘》還沒有上映,就有部分觀眾開始謾罵,原因其實就是這部分觀眾對鹿晗的印象太差了。

"恨屋及烏」,所以對《上海堡壘》印象也不好。

不過,《上海堡壘》作為一部特效片,如果不走「狗血青春科幻片」路線,鹿晗對電影的影響,應該是不會太大的。

因為這部電影的重點,首先是要特效過關,然後劇情只要不要拍成奧特曼的那種幼稚劇情,觀眾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希望我被打臉,因為我也想多幾部優質的國產科幻

最後,希望我被徹底打臉,希望《上海堡壘》將會是一部良心之作!

雖然我對它的憂慮也非常大,但我也是想多出現幾部優質的國產科幻片的。

因為我也想多幾部不用看字幕,能講好中國的文化,價值觀的國產科幻!

我也希望鹿晗不要浪費了自身的流量,快點升級轉型。

鹿晗你可知道,今年你29歲了,但當年你的前輩古天樂,在25歲已經能夠演出一個經典的楊過!

在28,29歲,古天樂已經不再乎自己的「臉」,開始由「白古」變成了「黑古」,而且在29歲就拿了視帝!

希望鹿晗你好好向古天樂學習。

最後,再次希望我會被打臉,希望《上海堡壘》成為下一部優質國產科幻!

如果你在8月9日之後看到這篇文章,也告訴我一下,讓我知道有沒有被「打臉」了!

洞察影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tSUMWwB8g2yegNDCg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