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經」媽媽 or「女神」媽媽?差距在這裡

2019-07-25   思源姐姐

「女神經」媽媽的狀態,情緒點火就著。

"磨蹭什麼呢,快點寫呀?」孩子媽媽催促著。

「這字寫的跟狗爬似的,能不能好好寫呀!」

「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都不會,上課學什麼了?」

「女神媽媽」的狀態,平靜地解決問題:

「媽媽看到你10分鐘沒有動筆了,是遇到問題了嗎?」

「媽媽覺得這頁作業本里,這個字寫得特別好看!」

「這道題看起來好難哦,我們想想怎麼算好呢?」

「女神經」媽媽,會以自己感受主觀意見為主,將情緒表達在孩子身上。

「女神」媽媽,會以孩子的感受為主,耐心地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為目的。

顯而易見,兩種媽媽的差距在於,是否用吼叫的態度解決問題。

你家裡有讓你時常感到情緒崩潰的熊孩子嗎?當孩子「不熊」的時候,能甜到你心都化了,可當他一旦「熊」起來,就會變身小怪獸,這時即使心裡念叨著:「我親生的,我親生的」,也很少有家長能始終hold住自己不發火。但過後孩子一臉委屈、驚恐、嚎啕大哭時,家長又會滿心愧疚,剛才發脾氣嚇到孩子了吧。

其實誰都知道對孩子吼叫不好,經常會起到反作用,孩子變得更加叛逆,但怎麼拿捏好尺度,成為溫和有耐心,又能堅定原則的父母呢?

一、吼叫的後果

當我們大吼大叫時,始終觀察著我們的孩子會學習到什麼?眼見最親近人突然失去控制,他們可能會滿心恐懼,可能會滿心怨恨,還可能學會了,原來可以發脾氣解決遇到的問題。

孩子如果長期遭到吼叫,會產生畏懼心理,變得沒有自信,自我否定和懷疑,而作為家長,向孩子傾瀉怒氣之後,看到他感到恐懼、委屈,家長也會陷入後悔、自責、難堪,甚至絕望之中。

吼叫雖然是種不良的行為,然而這並非意味,你曾經對孩子粗暴的進行吼叫,就是個糟糕透頂的母親。作為媽媽要上班、要照顧家庭、管教孩子,女性的敏感心理所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本身就很大,即使你在很努力地做好,仍然可能會犯錯,但改變永遠都不晚。

自責、後悔已經發生的事沒有任何意義,不如積極尋求改變,減少吼叫的行為。

二、減少對孩子吼叫的方法

1、積極地進行自我暫停

當你感覺情緒不好時,要及時地離開,可以和孩子說,媽媽現在情緒不是很好,要自己呆一會,等我感覺好些了就回來陪你。

「積極地暫停」能幫助你感覺更好,而不會他們感覺更糟,而演變成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在每個人都能足夠冷靜的接痛理性大腦之前,專注於解決問題就不會有效。

剛開始做會有些難,需要花些時間訓練自己的情緒爆發時有意識地去做。

可以在家裡布置自己的「暫停」區,一個能讓自己感覺好起來的地方,放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能讓自己心情好轉。

感覺好才會做的更好。

2、和孩子約定監督自己

這個行為家長需要有面對錯誤的勇氣。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下,與孩子討論自己發火的行為和心理,請求孩子能夠諒解,並幫助自己減少發火的次數。

和約孩約定一個手勢或者動作,當你對孩子的情緒開始煩躁或激動時,孩子就可以打出手勢提醒、告訴家長,「媽媽,你在發脾氣,我很害怕。」

當你看到孩子給出的手勢後,立即暫停正在做的事,反思自己的行為,冷靜後再進一步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案。

通過孩子的鏡像反應,反思和提醒自己的不良行為。

3、A-B-C-D-E法則

《不吼不叫》一書中倡導了這個法則,當你被激怒時,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嘗試以下5個步驟:

01 自問(Ask):我現在感覺如何?我的想法是什麼?我能否接納自己的感受?

02 呼吸(Breath):自問時開始覺察自己的呼吸,從腹部開始呼吸,有意識地做3-5次緩慢、給自己時間去關注呼吸。

03 平靜自我(Calm yourself):調整情緒,用積極、現實的想法代替你生氣的想法,等到自己平靜下來再來管教或者與孩子溝通。

04 確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你對他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他需要的是一個結果?他的行為向你傳遞了什麼信息?

05 同理心(Empathize):將自己置身孩子的處境,嘗試感受他的情緒和想法,傾聽他想訴說什麼。

A-B-C-D-E法則能幫助你,在即將吼叫時保持鎮定,頭腦清醒、心態開放地看待自己所面對的失當行為或者難題。

三、用道歉修復關係

道理都懂,方法都會,但還是沒能及時地控制住情緒,又對孩子大吼大叫了,真心地道歉可以很好的修復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1、先要原諒自己

弄明白什麼刺激了自己,提醒自己目標是什麼,犯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真心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誠實地承認你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2、真誠道歉

當你朝孩子吼叫時,傷害了他的感情和自尊,表示後悔是道歉的第一步。「我很抱歉媽媽剛才對你發脾氣,我知道這樣做讓你很難過。」要等到自己不再生氣或煩躁再道歉,平靜的情緒才會有足夠的認知,不要說了「對不起」又不以為然。

3、積極補救

要想辦法補救你吼叫孩子所造成的傷害,讓孩子知道你會努力不再犯同樣的錯,你願意承擔責任。「媽媽以後會力控制自己的脾氣,一會兒我們一起去吃你最喜歡的蛋糕或者……。」要以同理心看待整件事,而不是流於形式。

孩子通過觀察你來學習如何對待他人,當你在發脾氣之後向孩子道歉,孩子也就學會了犯錯之後要向別人道歉的行為。

改變沒有那麼簡單,需要你用心去做,改變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只要有意識地日拱一卒,成果慢慢就會顯現。

你想成為」女神經」媽媽,還是「女神」媽媽,改變就在這一步,媽媽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