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華語片最佳?《南方車站的聚會》是一部傑作嗎?

2019-12-07     風影電影

《白日焰火》上映之前,刁亦男還不被內地影迷們所熟知。而在那之後,我們無疑是以最高的要求、最高的期待,來對待他的新片——《南方車站的聚會》。這部電影曾經亮相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收穫了許多爭議。本周正式上映,同樣收穫了「炸裂」的評價

我們請到幾位喜歡《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影迷,一起來聊聊他們喜歡的原因。

YQY-Vader

9分

年度華語最佳。太生猛了,和諧的東西看多了,一度驚嘆這怎麼過審的,斷頭噴血這類的血腥場面完全保留,最驚訝的是在表現警察開會的時候用了和幫派開會時一樣的場景與方式,後面城中村警察又私闖民宅呵斥百姓,在突出警察的殘暴絕對是近年來華語最兇猛的一次,結局沒有核心價值觀外露,而是處理得有些曖昧。電影本身也足夠優秀,氛圍戲非常足,粗糲的聲效,霓虹燈下的黑色電影,充斥著表現主義的影子動作與對話,人物表演與環境交融。刁亦男絕對是國內導演序列里把西方經典黑色電影精髓與東方語境與環境融合最好的一位。

晚不安

8.5分

中國特色霓虹黑色電影(是的,就是五彩斑斕的黑),在華語圈我還是頭一次看到這麼激進的嘗試。基本面的發揮不只是穩健,可以說非常兇狠,勢在必得、取人首級的那種創作姿勢。完全不像《夜車》或者《白日焰火》,刁亦男幾乎決絕地割斷了與過往作品的外在連接。開始還以為又是一部《天註定》,往後看就發現表意系統完全打開了,比起深挖人物,他現在更感興趣的是影像的可能——但遺憾也就在此,美學幾乎全面制霸。所有指涉暴力的段落都讓人印象深刻,固定鏡頭、特寫、快切,以靜制動,雕塑般的造型感,然後一聲巨響震斷人的神經,也讓空間和人物完全流動起來——興慶都(打碎燈泡致敬牯嶺街?)、餛飩攤,到動物園抵達緊張的視覺高潮,槍指報紙則是視聽的雙重噴薄。也開始玩符號,蛇、鏡、帽、傘,打破畢贛的壟斷。結尾稍稍泄氣,但整體質感讓人難忘。

凹凸

8.5分

比起《白日焰火》缺了點餘味,但所有動作戲的視聽語言都是超五星水準。桂綸鎂在《白日焰火》中的表演也出色,但更多是和角色的契合度占了優勢,很大程度上是依賴自身氣質的「冷感」,而這一次的演技,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武漢真的有片子裡拍的這麼破嗎?是的,就是這麼破!

猶在鏡中

8.5分

漸入佳境。江湖其實不一定是經想像和談論生產出來的奇觀空間,它也可以固著在某一地域空間,比如「野鵝塘」。此乃一個自成體系的生態系統,是「三不管」地帶,人口混雜且流動頻繁,沒有人在乎你是誰。所以片中的男男女女總是穿店面而過,又或是站在牆邊、柱子旁呢喃的行為,在這種環境中取得了合法性。一般而言,女性只能以妓女和俠女的身份參與男性為主的江湖敘事,但紮起素白色斗笠的劉愛愛兩者都是(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無論是偷車賊,還是警察抑或資本家,都喜歡「開堂會」,這都是俠義邏輯。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新的俠義故事被生產出來,它以只存於當下的空間城中村為背景;以警匪故事為框架,卻懸置道德評判;將中國樂器和西方電影技法結合,創造出或可稱為「江湖電影」的新電影形式。

冰紅深藍

8.5分

刁亦男又一部出色的黑色電影。暗藏殺機的暴風雨之夜,破舊蔓延的城中村,霧氣氤氳的野鵝湖,接頭車站與地下集會,廢棄空屋和夜市廣場,獵殺動物園與過場馬戲團……地圖上找不到的三不管城鄉空間成為了主角,影片主要人物則成為了被抽空前史過往且表演內斂的「模特」(似布列松)。

視聽語言相當精彩,各處迷影致敬與花哨技法層出不窮,如延拓空間的鏡子、被火車聲掩蓋住只剩口型的話語、霓虹般的高飽和色光、別有餘韻的運動長鏡頭、環境中時而猝起引人驚顫的爆響、主觀視角下的表現性聲響(配上周澤農拿槍指著牆壁各處與變焦推進剪報的蒙太奇,想及戈達爾與老馬丁《計程車司機》)等。

霧中泛舟如《雨月物語》變奏。暴力與情色場景大多簡潔利落,主要過程均留白或發生於畫外,包括多次用牆面或帘布上映出的運動人影來構成畫外情節與空間(亦有德國表現主義遺風)。

整體很有想法與意境,但缺餘味,故不若《白日焰火》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Vl45W4BMH2_cNUgrE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