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曾公開說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的確,能抓住行業風口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中,要說哪個行業最掙錢,估計很多人都會投電商一票吧。
畢竟貝佐斯憑藉著亞馬遜成為了世界首富,馬雲憑藉著阿里巴巴成為了中國首富,而劉強東則憑藉著京東多次進入到富豪榜單。
不過,這兩年來,隨著拼多多的崛起,電商行業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尤其是京東已明顯感覺到了來自挑戰者的威脅。
除了拼多多外,還有一家電商巨頭也在悄悄地崛起,並且劉強東還曾視它為京東的恥辱,這個電商平台就是大眾熟知的蘇寧易購。
實際上,雖然蘇寧易購如今的體量並不如天貓和京東,但它同樣也是行業中的老牌企業。與京東一樣,蘇寧易購也是從電器行業起家,並且也都是從線下實體店崛起。不同的是,京東在電商業務上發展的速度更快。
當蘇寧的主營業務還處於實體店時,劉強東就已經敏銳地感知到要朝著擁有巨大前景的電商行業發展,於是他帶領企業進行轉型,將京東的主營業務轉移到電商平台上。
那個時候國內做線上電商的平台不多,再加上所積攢的人氣,京東在電商行業中一路突飛猛進,不久後便超過了國美與蘇寧等一些老對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東收穫了大量的忠實用戶,還成為了很多人購買家電的首選。後知後覺的蘇寧眼看著京東發展之勢迅猛,也終於開始布局電商領域了。
雖然蘇寧進軍電商行業的時機較晚,但好在它擁有了雄厚的資金和成熟的線下渠道,同時還學習了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因此從商品到物流,蘇寧逐漸得到了用戶的認可,並在兩年前其體量就已經不輸京東了。
在蘇寧強勢崛起後,劉強東曾在接受央視財經的採訪中表示,京東在他的家鄉宿遷市裡的電商占有率已經是第一,但國美和蘇寧在那邊卻還有門店,這就是京東的恥辱。
這種相當霸氣的言論,大有一種不把友商請走不罷休之勢。後來,京東與騰訊進行了合作,而蘇寧則選擇與阿里巴巴合作。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蘇寧易購以2453億元的銷售額一舉成為了我國第三大電商平台。如今,蘇寧易購的發展之勢依舊迅猛,反而是京東的發展出現了一定的放緩趨勢。
由此看來,或許現在劉強東的壓力非常大,畢竟可能要時常提防著阿里巴巴、蘇寧易購這兩大強勁對手的「突襲」。
對於劉強東曾把它稱之為京東的恥辱,如今卻成了電商巨頭之一的蘇寧易購,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