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整垮胡雪岩成清末首富,兒子敗光家業,臨終前身無分文

2020-08-27     我說今史

原標題:父親整垮胡雪岩成清末首富,兒子敗光家業,臨終前身無分文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作為晚清的中國首富,白手起家的胡雪岩有太多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的地方。然而樹大招風,富可敵國的胡雪岩也難逃敗亡的命運。作為一個紅頂商人,胡雪岩的天性是趨利避害的,然而有些事情他也身不由己。眾所周知,胡雪岩最硬的後台是左宗棠,作為收復新疆的不世之功臣,左宗棠曾說:「雪岩之功,實一時無兩」。當初左宗棠全力主張「塞防」,與李鴻章的「海防」意見相左,因此未得清廷足夠的糧餉。

面對此等困境,胡雪岩向外國銀行貸款,全力為左宗棠籌措到了足夠的軍餉。也正因如此,左宗棠才能再無後顧之憂,胡雪岩也由此走上了人生巔峰。當時李鴻章籌備北洋水師,也希望胡雪岩能夠為自己效力。對於這位封疆大吏的意向,胡雪岩本不該拒絕,可是左宗棠與李鴻章素來不和,左宗棠又怎會同意自己的幕僚去給李鴻章當差?胡雪岩敗亡的伏筆就這樣埋下了。1882年,胡雪岩投資2000萬兩白銀開辦蠶絲廠,試圖將外國的同類企業趕出中國,由此引發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場貿易戰。

隨著事態的發展,胡雪岩漸漸地落到了下風。為了控制損失,胡雪岩試圖再次尋求外國銀行的幫助,但他不知道的是盛宣懷已經把他安排得明明白白了。盛宣懷是李鴻章的幕僚,任務就是整垮胡雪岩。他先是用李鴻章的名義向各國銀行施壓,讓胡雪岩一分錢都貸不到。走投無路的胡雪岩只得變賣其他產業,而這些產業又被盛宣懷收入囊中。等到胡雪岩資產蒸發過半之後,盛宣懷又給了胡雪岩最後一擊。而此時左宗棠正在前線督戰,根本無暇顧及胡雪岩。於是盛宣懷踩著胡雪岩的「屍體」,登上了清末中國首富的寶座。

盛宣懷與胡雪岩之中,沒有單純的好人和壞人,只是利益不同的對手而已。作為清末首富,盛宣懷也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比如近代歷史上的第一家民用股份制企業、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第一個紅十字會、第一所高等師範學堂等,都出自他手。但就是這麼一位問鼎首富寶座的風雲人物,卻也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一直沒有兒子。盛宣懷一生有3位夫人,原配董氏誕下了3兒3女,但巧合的是夭折的3個孩子全都是兒子。第二位夫人刁氏只生了一個女兒。第三位夫人莊氏生2兒1女,也夭折了一個兒子。

唯一活下來的兒子,成了盛宣懷的命根子。當時他已經48歲,是名副其實的老來得子。對於這個兒子,盛宣懷給了他全部的父愛,甚至連名字都是特地請慈禧太后給起的「恩頤」。如果說普通的富二代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那盛恩頤就是攥著金山投胎的。為了讓他接受更好地教育,老父親盛宣懷花重金將他送到了西方去留學,什麼英國的倫敦大學、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盛恩頤都上了個遍。他一回國,老父親就讓他當了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的總經理併兼任津浦鐵路局局長。

盛恩頤的起點是許多人遙不可及的終點,可是他卻並不懂得何為「珍惜」。從小錦衣玉食的他只知道揮霍,哪裡會懂得創業守成的不易。1916年盛宣懷去世之後,年僅24歲的盛恩頤便繼承了父親留下的偌大家業。根據他友人的回憶:

盛老四白天睡大覺,到下午四五點鐘才起床。起床後一看有事要用錢,而家裡的現錢又不夠,怎麼辦呢?去銀行吧,街上的銀行已打烊了,那麼就只好拿出盛家的老辦法,反正家裡有的是古董玩意兒,隨便拿一件到當鋪里去當掉,換出錢來,到第二天天亮銀行開門,再派人去取錢,到當鋪把古董贖出來。

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盛恩頤又進口了第一輛奔馳車,並配備了「4444」的銀制車牌。每次出門,人們只要看見這個車牌,就知道是他盛老四出來浪了。沒了老爹管束的盛恩頤,經常「躲在煙榻上,一邊抽大煙一邊批文件。」而他最「傳奇」的敗家行為,當屬一次賭局。僅僅用了不到一夜的時間,盛家在上海灘北京路黃河路一帶的100多間鋪面,就讓他輸了個精光。盛恩頤並沒有一技之長,如果說有,那就是敗家。30年不到的時間,盛恩頤已經將盛家的家產敗了個精光。

所謂「富不過三代」,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偽命題。許多富人之家重視對子女的教育,財富流傳了遠不止三代。而到了盛恩頤這裡,卻連兩代都沒有富過。1958年,盛恩頤在公園門口偶遇了李鴻章之孫李厚甫,可是二人湊一起居然都買不起一張門票。同年,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盛老四孤獨地在一個門房裡悄悄地死去,連一分錢都沒有帶走,也沒有一分錢可以給他帶走。

更多精彩,盡在歷史百曉堂!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8kAL3QBURTf-Dn5WU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