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最後幾天,昊華能源選擇自曝家醜式「爆雷」,承認虛增利潤14億元。這將公司置於輿論漩渦的同時,也讓已經發行的40億元債券前景成疑。
2011年啟動的收購,8年後才發現其中有詐,這個事情是不是有點誇張?
在2019年的最後幾天,北京昊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華能源」,601101.SH)自己玩的這把「變臉」把戲,讓人防不勝防。
01
埋雷8年,一朝自爆
12月27日,昊華能源發布公告稱,經自查發現公司子公司京東方能源實際擁有巴彥淖井田4.5 億噸配置資源量,並非2015年收購時所披露的9.6億噸配置資源量。這構成了重大會計差錯,導致自2015年起合併口徑資產虛增約28億元,歸母凈利潤虛增約14億元。
在年底自曝家醜,昊華能源的這波操作讓人有些猝不及防。
小債了解到,此次「爆雷」的京東方能源當初併購時共分兩筆進行,其中第一筆早在2011年10月就已完成,距今達8年之久。2015年發生的併購為第二筆交易。
據昊華能源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在2015年收購北工投持有的京東方能源30%股權時,存在如下兩方面問題:
一是在收購30%股權公告中,披露配置給京東方能源位於巴彥淖井田的煤炭資源量為9.6億噸,與京東方能源實際擁有4.5億噸資源量不一致,2015年收購30%公告中資源量披露錯誤。
二是2015年收購京東方能源30%股權後,公司取得京東方能源控制權,將其納入公司合併報表時,按照9.6億噸的資源價值進行了帳務處理,因多計5.1億噸資源量,導致公司資產和權益虛增。
因為上述錯誤,導致昊華能源以9.6億噸煤炭資源配置量進行了相應的財務核算,使公司自2015年起合併口徑資產虛增約28億元、2015年當年歸母凈利潤虛增約14億元。
昊華能源表示,公司將根據調查進展和證據收集情況,啟動相關維權程序,向有關責任方追索損失,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然而,投資者似乎已經等不及了,目前已有人對公司啟動了索賠程序。
02
兩年白乾,評級咋辦?
8年前就開始啟動的併購,如今才發現進「坑」。如此財務水平,據小債了解,已遭到投資者公開質疑。而這樣的狀況,對公司已經發行的債券意味著什麼呢?
據企業預警通顯示,截止最新,昊華能源債券存量3隻,規模為40億元。其中,餘額為10億元的超短期債券「19京昊華SCP001」將於明年7月21日到期。
公開信息顯示,昊華能源成立於2002年,控股股東為京煤集團,主營業務為煤炭生產與銷售、甲醇的生產與銷售及鐵路專用線運輸。「京局潔」牌煤炭是其主打品牌。
從業績上看,昊華能源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為42.21億元,同比下滑3.07%;歸屬凈利潤為6.02億元,同比下滑33.87%。如果再往前看,2018年,其歸屬凈利潤為7.21億元。
不難看出,上文中涉及的虛增利潤14億元,相當於昊華能源最近兩年白乾了。
據小債了解,昊華能源於2019年4月底變更了信用評級機構,由原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變更為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評級」)。
在聯合評級隨後給出的信用等級公告中,昊華能源長期信用等級為AA+,「14昊華01」、「14昊華02」的債券信用等級也是AA+。
在聯合評級的評級公告中,此次「爆雷」的巴彥淖項目被給予了相當的重視。同時公告還指出,巴彥淖項目剩餘投資規模較大,「未來仍將面臨一定的資本支出壓力。」
公開信息顯示,巴彥淖項目總投資為56億元,截至2019年3月底累計投資9945萬元。
如今,巴彥淖項目猝然「爆雷」,是否會影響到昊華能源的信用評級,甚至對其債券發行、兌付等形成衝擊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