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圖文講解+同步練習 (可列印)

2020-07-05     小學生學習

原標題:4-6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圖文講解+同步練習 (可列印)

電子課本

知識點

一、生字組詞

淘táo(淘洗、淘米、淘氣)

牽qiān(牽掛)(牽制)(魂牽夢繞)

鵝 é(鵝掌、鵝蛋、鵝毛)

卵luǎn(鳥卵、雞卵、孵卵)

坑kēng(坑窪、水坑、泥坑)

窪wā(水窪、山窪、坑坑窪窪)

填tián(填寫、填平、義憤填膺)

莊zhuāng(莊稼、莊、莊嚴)

稼jià(莊稼、稼穡、莊稼漢)

俗sú(俗語、俗氣、庸俗)

躍yuè(躍進、飛躍、龍騰虎躍)

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

萄táo(葡萄、葡萄乾、葡萄架)

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

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

二、多音字

載zǎi( 三年五載)zài( 載客

假 jià(放假) jiǎ(假如)

三、近義詞

柔和—柔軟 風俗—習俗 滿意—滿足

澆灌—灌溉 招待—款待

四、反義詞

明亮—昏暗 坑坑窪窪—平平整整

五、理解詞語

洱海:名,在雲南。

淘洗:用器物盛顆粒狀的東西,加水攪動,或放在水裡簸動,使除去雜質。

運載:裝載和運送。

坑坑窪窪: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塊低一塊。

澆灌:澆水灌溉。

鍍亮:一種工藝,可以使金屬起到裝飾,耐磨的效果。

風俗: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汩汩: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閃閃爍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奇妙:稀奇巧妙(多用來形容令人感興趣的新奇事物)

六、詞語搭配

(高高)的點蒼山 (細細)的溪水

(灰白色)的鵝卵石 (新鮮)的花瓣

(月光閃閃)的溪岸 (月影團團)的果園

(美麗)的月亮 (閃閃爍爍)的小星星

七、詞語擴展

AABB式詞語:坑坑窪窪 閃閃爍爍

整整齊齊 圓圓滿滿 順順噹噹 簡簡單單

八、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和阿媽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寫走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九、句子解析

1.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選取了明月、點蒼山、大青樹、鄉間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一副山村月夜圖。寫出了著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媽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為我們創設了一個靜謐、美好、祥和的境界。

2.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鵝卵石間的無數個可愛的小水塘倒映著圓圓的月亮,月亮隨著微波輕輕搖晃的情景。

3.春天,我們種油菜,種蠶豆。我在豆田裡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了想像到從春天到秋天我和阿媽在地里勞動、玩耍的美景。這些細膩,形象生動的描寫,讓人在腦海中呈現的不僅僅是一路美麗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愛。

十、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媽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2.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

點蒼山、村頭、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橋、果園和菜地

3.「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有什麼作用?

這句話看似重複,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湧起融融的暖意。

4.文中不單單寫了「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的所見所聞,還加入了「我」回憶的內容,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走到溪邊,「我」想起了阿媽曾經在這裡洗衣裳,「我」曾經在這裡用樹葉做小船的情景;走到田埂上,「我」想到了種莊稼,找兔草、吹蒲公英等情景。這些美好的回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童年生活的無拘無束,表達了「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

十一、課文主題

本文描寫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了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十二、教材課後習題

1、阿媽牽著我「我」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你的頭腦中浮出了怎樣的畫面? 課文中還有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學交流。

提示: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裡,隨著溪水流動著,就像是「流著山草、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這裡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媽比作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著。這樣寫形象生動,寫出阿媽對我的種種啟示和引導,讓讀者更具體地了解我和阿媽走月亮的含義。

畫面圓圓的月亮正得意的放出柔和的光芒。幾朵灰色的薄薄的雲縈繞在柔和的月光下,奔騰了一天的小溪還不知疲倦的在流淌,晚風一吹,波光粼粼的小溪像一塊潔白的長玉,像一條綴滿寶石的綢帶。阿媽那圓圓的臉龐上,掛著慈祥溫和的笑容,溫暖的打手牽著我靜靜的往前走。

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畫面還有「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聲里銀光一閃…….從果園那邊飄來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還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頭上那片果園裡,這些好吃的果子掛滿枝頭。溝水汩汩,很滿意的響著。是啊,旁邊就是它澆灌過的田地。在這片地里我們種過油菜,種過蠶豆。我在豆田裡找過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飛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著頭,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這是一幅多麼優美的鄉村夜晚田間美景圖。

二、讀一讀,再從課文中找出其他優美生動的句子,抄寫下來。

1、呦,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2、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著頭,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3、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聲里銀光一閃…….

4、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5、阿媽溫暖的手拉著我,我嗅得見阿媽身上的氣息。走過月亮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

三、小練筆。

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說說「我」所見所聞,你還記得月下的某個情景嗎? 仿照著寫一寫。

圓圓的月亮放出柔和的月光。幾朵灰色的薄薄的雲縈繞在柔和的月光下,奔騰了一天的小河平息了。月兒倒映在河面上,晚風一吹,波光粼粼的像一塊潔白的長玉,像一條綴滿寶石的綢帶媽媽那圓圓的臉龐上,掛著慈祥溫和的笑容,靜靜的看著我在月光下玩耍。

仿寫:

鄉村的秋夜,靜謐,安詳。仔細聆聽,有秋蟲咿咿呀呀的鳴叫聲傳來,讓這原本就靜謐的夜晚顯得更加寧靜。走出家門,來到草地上。月光籠罩著整個草地,像是給草地穿上了無邊的輕柔的白色紗裙,月色讓草地顯得十分溫柔。站在草地上遠遠望去,村外的山在月光的籠罩下,整個山酷似一條迂迴的黑色的巨龍冒著仙氣,山上的小樹就是那條巨龍的鱗片,那條巨龍仿佛在漆黑的夜空下自由地飛翔,而且不被人們發現。沿著蜿蜒的小泥路前行,路旁有金燦燦的稻田。成熟的稻子,顆粒飽滿,沉甸甸的,隨風起舞,飄散著誘人的芳香。走進小樹林,細碎的月光撒在地上,映出斑駁又迷離的影子,一攤又一攤,攤攤都不盡相同,就像一幅幅色彩不一的水墨畫。月光就這樣靜靜地流淌著,傾瀉了一地。月朦朧,鳥朦朧。漸漸地月下的花草樹木也都像是被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輕紗般,如仙似幻。

圖文解讀

同步練習帶答案

電子課本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知識點

一、生字組詞

畝mǔ(一畝、半畝、兩畝地)

播bō(廣播、播放、直播間)

澆jiāo(澆水、澆灌、火上澆油)

吩fēn(吩咐、吩示、吩呶)

咐fù(囑咐、安咐)

亭tíng(涼亭、茅亭、亭亭玉立)

慕mù(羨慕、愛慕、慕名而來)

矮ǎi(高矮、矮小、矮矮實實)

二、多音字

空kòng(空地) kōng(空曠)

辟pì (開闢)bì (復辟)

便 pián(便宜)biàn(方便)

種zhǒng (種子)zhòng (種菜)

三、近義詞

可惜一惋惜 開闢一開拓 居然一竟然

吩咐一囑咐 便宜一低廉 可貴一寶貴

愛慕一傾慕 分辨一辨別 體面一好看

四、反義詞

便宜一昂貴 喜歡一討厭 愛慕一嫌棄

體面一寒酸 希望一失望

五、理解詞語

開闢:開闢,表示創造新事物、新天地、新事業等意思。

居然:就是「出乎人的預料,沒想到」的意思。

收穫:取得成熟的農作物。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囑咐。

愛慕:由於喜歡或敬重而願意接近。本文指桃子、石榴和蘋果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掛在枝頭,讓人一看見它們就產生喜愛之情。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或樣子)好看;美麗。

榨油:榨,壓出物體里的汁液,「榨油」就是榨取含油物體的油分。

六、詞語搭配

開闢(空地) 價錢(便宜) (鮮紅嫩綠)的果實

(高高)地掛在枝頭 (矮矮)地長在地上

(深深)地印在心上

七、句子解析

1.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是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愛慕之心」:心中產生喜愛、羨慕的感情。這裡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通過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的美麗,但它卻具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其中「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於表露,這種品格的確很可貴。不過父親只提出對桃子、石榴、蘋果的客觀印象,只是從外表方面將兩者做了比較,並沒有對其作評價,教學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蘋果推到另一個極端,作為反面例子來對待。在課文主導內容掌握後,可以允許學生有對事物的多種理解和評價。

2.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這句話,從表面看很簡單,但聯繫上文,學生會產生疑問:「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就不好?學生容易把兩者對立起來看。的確,桃子、石榴、蘋果並非只有讓人產生愛慕之心的外表,而實際沒有什麼用。以現代人的觀點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當然更好,愛美之心人人皆有。但外表美畢竟不能與內心美相提並論,更看重的當然應該是內心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麼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難,但如若仍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做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教學這句話時,教師要注意把握分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

3.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句話是作者在聽了父親對於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後受到的感悟。作者當時雖然年紀還小,但從父親對花生的評議中,也已經體會到了父親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卻沒有實際用處的人(並非針對桃子、石榴、蘋果等);而有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八、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本文寫了「我們」一家人從種花生到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

2.課文圍繞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作者課文圍繞落花生寫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和議花生四部分內容。

3.為什麼在父親眼裡,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這句話中的「不好看」 「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謙遜樸實、不計名利、不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這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4.最後一段對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麼作用?

第一句講過收穫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時間,把事情敘述完整。第二句寫出了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穫節上的收穫之大,也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5.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略寫?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材料?

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議花生」是詳寫,「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寫。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向讀者揭示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而不是為了談怎樣種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詳寫「議花生」部分。這樣安排詳略得當,使文章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課文主題

本文寫了「我們」一家人從種花生到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也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十、教材課後習題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前三項內容寫得簡略,最後一項內容寫得詳細。

2.從課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麼樣的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從課文中的對話,尤其是父的話「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這句話提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特點。(2)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小練筆

課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無聞作著貢獻的人,下面的事物讓你想到身邊的哪些人,試寫一段話。

石頭 竹子 梅花 蜜蜂 ……

1:由「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勞作的環衛 工人。「唰—唰——唰—」前方傳來掃地的聲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個又瘦又小的身影。她,就是我們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潔工。我從她身邊經過,只見她戴著手套,穿著單薄的衣服,不停地揮動著掃把,把枯枝敗葉、果皮紙屑掃進簸箕里 ……

2:老師雖然不像著名科學家那樣馳名中外,也不像電影明星那樣引人注目。他們普通而平凡,但他們擔負著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我們嘔心瀝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著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動和耐心播撒了愛的種子,使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個靜靜的深夜呵,老師還在燈下備課,批改作業。那作業本上的那一條條批語,那一個個紅勾不全都凝聚著老師心血嗎?他們把一批批學生送到各個工作崗位上,而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卻像火炬一樣燃燒著自己。老師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樑。在這裡讓我們再一次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您為我們無私地貢獻了一切,您愛我們,我們也愛您!

例3:因為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狂風暴雨,我總是能看見我們小區清潔工阿姨的身影。她總是彎著腰,手裡拿著掃帚不停地在小區里掃著。每次看到這情景,我就會對她產生一種敬意。說實話,我至今連她叫什麼都不知道。有人因為清潔工的職業、地位卑微而小看他們,又因為他們髒,一見到他們就四處迴避。可他們卻那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沒有清潔工,哪有我們這麼潔凈的家園呢。你在充分享受乾淨衛生帶來的舒適生活時,是否還記得他們。我們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以身作則,主動承擔起維護市容市貌的職責。雖然清潔工普普通通的,沒有做過任何驚天動地之舉,但卻令我深深敬佩!

圖文講解

同步練習帶答案

電子課本

知識點

一、生字組詞

zhuì(點綴、連綴、後綴)

yōu(幽雅、幽靜、幽美)

yǎ(雅致、雅觀、雅俗共賞)

àn(書案、教案、圖案)

zhuō(手拙、笨拙、拙見)

bó(淡薄、單薄、厚積薄發)

wǔ(嫵媚、嫵媚多姿)

mèi(明媚、媚俗、千嬌百媚)

hú(模糊、糊窗戶、稀里糊塗)

bāo(花苞、苞蕾、含苞待放)

jīn(衣襟、前襟、大襟)

huǎng(恍然、恍惚、 恍然大悟

yuàn(抱怨、怨恨、任勞任怨)

二、多音字

hú(糊塗)hù(糊弄)

擔dān(擔當)dàn(擔子)

薄báo(薄片)bó( 單薄)bò(薄荷)

三、近義詞

茂盛—茂密 格外 分外 仔細 認真

分辨—辨別 夢想—理想 確實—的確

四、反義詞

茂盛—稀疏 仔細—馬虎 笨拙—靈巧

平淡無味—有滋有味

五、理解詞語

朦朧:不清楚;模糊。

幽雅:幽靜而雅致。

參差:不整齊,不一致。

窺著: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瀟洒: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

嫵媚:姿態美好可愛。

愁怨:憂愁怨恨。

六、詞語拓展

描寫顏色的詞語

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

萬紫千紅、綠草如茵、黑白分明

五彩斑斕、花紅柳綠、絢麗多彩

奼紫嫣紅、青紅皂白、燈紅酒綠

七、句子解析

1.月光下白的瀟洒,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這段話主要寫了丁香花的顏色、氣味。在晚間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它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2.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

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表現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八、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主要寫描寫了城裡街道旁、宅院裡、城外校園裡、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

2.自讀課文,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的?賦予了丁香怎樣的情感?

作者從丁香的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顏色、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寫,賦予丁香靈動優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的情感。

3.默讀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寫了哪裡的丁香花?

作者寫了城裡、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4.古人對丁香寄寓著怎樣的情感?怎樣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詩句,引用它有什麼作用?

「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兩句詩中把花蕾叢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悵的代表,愁思的象徵。作者引用古詩句有利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優美。

5.什麼是丁香結?它有什麼象徵意義?作者為什麼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

「丁香結」的本義是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象徵意義是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九、課文主題

作者描寫了城裡街道旁、宅院裡、城外校園裡、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讚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後寫到丁香結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採取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

十、教材課後習題

朗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

作者先介紹丁香的生長環境(城裡街旁、宅院裡、城外校園等),然後從丁香的開形狀、顏色、氣味等三個方面來描寫丁香的。(形狀:星星般的小花;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顏色:月光下白的瀟洒,紫的朦朧;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香氣直透毫端)

讀句子,聯繫上下文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這裡的「積雪」指什麼?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積雪」指簇簇白花堆疊的丁香花。從下文中的「雪色」「香氣」等詞語可以看出來,雪是沒有味道的,「我」卻聞到了香氣,說明這並不是真的雪,而是盛開的簇簇白色的丁香花像極了團團白雪。

在細雨迷濛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了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雨中丁香具有怎樣的特點?想像一下這幅畫面,作者為什麼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具有嫵媚(姿態美好、可愛、吸引人)的特點。雨中的丁香呈現出與平時不樣的景象,給人一種夢幻、迷離、朦朧的感覺,讓人仿佛在欣賞一幅印象派的畫作,久久回味,妙不可言。在作者眼裡,丁香和微雨連在起,能創造出一種具有獨特韻味的美,所以這樣說。

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兒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洒,紫的朦朧。(找出描寫丁香的詞語,再仔細讀讀句子,說說: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 描寫丁香的詞語: 白的瀟洒,紫的朦朧。這樣寫表了作者對丁香的喜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作者因丁香而帶來的歡愉。

丁香結引發了「我」對人生怎樣的思考?結台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作者面對丁香,一反古人的情感,並不是一味地哀愁,更沒有產生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作者認為,人生中的問題永遠存在,是解不完的;正因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於平淡無味。當身處困境,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應該自暴自棄或怨天尤人,既然人生中的問題解決不完,何不樂觀豁達一些呢?再者,人生的意義或樂趣也許就是在不斷地解決人生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平順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快樂

圖文解讀

幾個重點題的理解

同步練習帶答案

聲明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等,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moIH3MBd4Bm1__YDp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