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六年陪娃樂高經驗,回答你最關心的兩個樂高問題

2019-12-16   東西兒童教育

這周推了《娃玩了7年樂高,參賽樂高機器人後才發現踩了個大坑 》一文,主要分享了逃逃在美國參賽樂高機器人的一些體驗和反思。


推出後,後台不少媽媽問到關於整個「樂高學習路徑」的問題,讓我想起我們平台的理工爸擔當,小半爸(對,就是每周五晚為我們分享「東西黑板報」,搜羅一周教育新聞大事的那位「小半爸」)之前寫過的一篇總結,很詳細,把從2歲到12歲,從零基礎到樂高機器人的學習路徑全部都清晰的列出來了,再次分享給大家。


兒子從1歲接觸樂高,6年多的時間,從磚塊積木,科技積木,玩到機器人積木,從在家裡自己玩,到興趣班跟老師學,再到現在,又回到家裡跟著教材和課程來學。


一路拼拼搭搭,大部分家庭在樂高上可能踩過的坑,我要不自己親歷親踩,要不都有所了解分析。


碼了一篇小長文,回答兩個大部分家長都會關心,但有點霧裡看花的問題,希望能對大家「理性樂高「有所幫助。


- 樂高這麼貴,為啥還這麼多孩子在學?

- 樂高這麼貴,怎麼省錢來學?



小知識


先說明一點,這裡的樂高泛指「搭建玩具」, 特指「LEGO」。


「LEGO」是丹麥語「leg godt」的合成,意思是「play well」(玩得好) ,至今已有70餘年的發展歷史。


樂高細分又可以分為樂高玩具和樂高教育套件,前者就是玩具 ,比如City系列,Creator系列;後者則是教具,廣泛地被培訓機構用於教學。在歐美,樂高教育(Lego Education)會進入當地的幼兒園中小學開課,從低齡娃的積木拼裝到高階的製作機器人,覆蓋3-16歲。

01

樂高這麼貴,

為啥還這麼多孩子在學?


樂高真的很!網上各種「入坑」攻略無一不在提醒家長們,此乃「貴坑」,非誠勿入!


樂高真的很!身邊的孩子要不在家擺弄各種樂高玩具,要不就是在上樂高的各種興趣班。現在要找一個完全沒接觸樂高的孩子,應該都不容易了。很多家長都感嘆:樂高簡直成了一種國民玩具,學樂高機器人,幾乎就成了家庭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上面這兩段話,各含一個關鍵詞:貴!火!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掰一下它們的緣由。


貴!

貴,學樂高絕對是一項「貴」族學習。


首先,樂高產品本身就貴,但凡一盒積木少則小几百,大則好幾千。你說貴,咱們省著用,換著法子一套多用,可不可以?可以,但這個做起來真有點難。


Why?學樂高一個很關鍵的好處就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很多的文章都會告訴你,樂高的搭建過程就是孩子拆、搭、裝、卸的反覆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孩子眼睛去觀察,手去擺弄,特別是那些小顆粒零件,玩久了,手指精細動作的能力肯定是被有效訓練和提高了的。


但動手這能力,搭建這事,不是全靠動手去練才出的來嗎?你不給娃時不時來盒套裝,他哪有練的。你說省著用,一套多用,到孩子這不靈啊。搭過的套裝,基本就是放著當裝飾了,你讓他拆了反覆裝,孩子那么小,沒了新鮮感,談什麼勤動手基本上就是痴人說夢了。


你說沒關係,我給孩子備上肉桶(樂高專業術語,就是基本顆粒件,可用於自由拼搭)。這個道理上也是對的,但孩子做不到啊。我們教孩子背詩常說的那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到了樂高這也是類似的道理,沒有基本套裝的大量練習,孩子能自由拼搭也就是又一夢而已。


如果加上還要去上個培訓班,每節課基本都是200大洋上下,整個費用還要上好大一截!


除了費用高,時間上的成本也不低。樂高絕對是耗時的學習。越是低齡段,越是耗時。看說明,擺零件,拼搭,糾錯,完了後收納,沒個兩三個鐘頭搞不定一個全套。所以自從兒子上學後,他每周的樂高時間就定在了周六晚,周日不上學,晚點也就晚點了(經常時間失控。。。)。另外和學鋼琴一樣,學樂高的初期,孩子很難自己搞定,一定是需要家長投入很多時間陪伴的。


所以啊,「貴」,妥妥就是學樂高的大缺點!


火!

樂高有「貴」這麼一明顯缺點,它怎麼還能「火」?


不奇怪,不奇怪!咱們中國家長對待孩子教育那叫一個願投入,敢投入!鋼琴貴不貴,多少家庭都把它當作了孩子音樂素質教育的標配,出國夏令營貴不貴,多少父母都把它作為孩子海外視野的必修課。樂高是貴,但因為樂高可說是唯一一項,孩子喜歡、家長肯定、教育政策助推的學習項目,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還是對它青睞有加。這點我比較有感觸,多講一下。


孩子覺得有趣、好玩。這點最關鍵!雖然現在樂高和機器人教育緊密聯繫在一起,但始終沒有丟掉做玩具的初衷,那就是給孩子帶來快樂,「Play Well」 讓孩子在玩耍中發揮創造力,在玩耍中學習並快樂成長。孩子們喜歡這種從無到有,從部件到成品的感覺,好玩的同時,也在每次作品完成後收穫自信。


不像別的一些學習項目,畫畫、音樂、運動,多多少少都有些孩子是被愛好了(奧數、英語這些就更不說了)。樂高,大部分孩子都是非常主動地參與,興趣大小肯定還是有區別,但基本至少不會排斥。所以不少家長遇到朋友孩子過生日,想不到買啥禮物,就把樂高當作一個安全的預設項(生活小竅門哦)。


家長肯定。樂高機器人教育和STEAM教育非常吻合。STEAM代表的:


科學(Science)

技術(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藝術(Arts)

數學(Mathematics)


全都在機器人教育中有所涉及。家長對這種跨學科能力的培養方式,認可度非常高。特別是Engineering和Arts的結合,別的學習項目,難有匹及。


教育政策推波助瀾。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出台,更好的促進教育機器人教學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和普及!隨著機器人課程逐漸地普及並走進中小學課堂,在北上廣越來越多學校已經把機器人納入小升初科技特長生、自主招生項中, 甚至部分小學還把搭建樂高當作幼升小面試考核。

就我陪兒子玩樂高這一路的觀察和體會,學習樂高對孩子能力的培養,除了那些標準的答案,比如培養動手能力、專注力、團隊協作以及後期的編程能力,我最認可樂高對孩子的幫助是:


1、培養創造力


一直以來,我們可能對創造力有些誤解。


想,不是創造力,從想到做,才是創造力!


當說到孩子有很多奇思妙想,會覺得這是創造力的表現,沒錯,想像力的確是創造力的基礎,但它並不等同於創造力。在想像力和創造力之間,有很重要的一步需要跨過去:讓idea落地,將想像變成具體可呈現的東西。


樂高的不同在於,相比我們小時候玩的泥巴,搭木積木,有很多更酷,更STEAM的呈現;相比畫畫,用圖紙勾勒未來的汽車、飛機、房子,有了更多觸手可及的實物感受;相比在電腦上編程,又多了更多工程、機械的全方位體驗。樂高的每一個項目,孩子都可以把它們當作一個從想像到創造的實踐過程。


就像前段時間樂高公司的一個team就按1:1比例拼出了一輛能跑(20km/h)的布加迪,我看了介紹文章,真的很佩服那些工程師敢想,敢做,以及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巨大創造力!


2、對品質和美感的信仰

樂高品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Lego never wrong(樂高是不會出錯的)! 記得之前有個美國朋友是個骨灰級的樂高粉絲,有一次他兒子拼樂高失敗了,懷疑是樂高的設計有問題,我的這個朋友直接告訴他兒子的就是這句話,Lego never wrong!


這句話是否絕對了?maybe,但這不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我看到的是這句話背後的信仰:樂高是對品質要求極其嚴苛的一個產品,基本杜絕了錯誤,它的零件公差,它的設計精度,保證了它的產品被全世界無數玩家搭建的時候,被相信是沒有偏差的。


另外,就是美感。前面說孩子玩樂高,學樂高很少是被動的。樂高作為一種積木,是有積木類玩具固有的拼搭趣味性,但積木類玩具也還有別的什麼磁力片,雪花片,但為什麼是樂高獨占鰲頭,我認為產品的極度美感應該是功不可沒的。


這種美感,在樂高的Architecture-建築系列和Technical-科技系列展現得尤為明顯,這兩個系列的模型,不要說孩子,很多大人一旦入了坑,也都照樣深陷其中。


影星王珞丹正在玩Architecture 建築系列產品


孩子如果從小接觸的是這樣高品質、有美感的產品,他內心的標準也應該是高的。


小結一下,樂高是貴,花錢花時間,但貴得有回報,也沒別的毛病,所以就越來越火!


02

樂高這麼貴,

怎麼省錢來學?


這個問題比較有挑戰。怎麼省錢?還得看要求是什麼。就跟說什麼東西便宜,其實要看性價比一樣。

接下來我的回答不求全,只從兩個最有實操意義的方面,來拋下磚。關鍵點其實就一個,學樂高既然貴,咱們就儘量少走彎路,少浪費!


不同的階段玩不同的樂高產品


最匹配的選擇,就是最經濟的選擇!


當我們為孩子選擇樂高產品的時候,年齡信息是個重要參考,另外更重要就是看對孩子樂高能力的觀察和判斷。既不要拔苗助長,過早讓孩子去學習複雜的拼搭;同時也不必教科書似的一個年齡一道坎,孩子如果明顯ready for下一個階段,大可跨階迎接更高的挑戰。


1、找感覺階段

參考年齡:(2歲以下)


低齡的寶寶,動手和腦力的發展不太適合做精細動作,加上骨骼和皮膚比較嬌嫩,適合樂高的Soft系列,讓他們感受搭建玩具大致是什麼一回事。


家長隨手搭一個小造型,娃們都會很感興趣,見的多了,自然會模仿,慢慢的,他也就開始動手拼搭了。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樂高Soft系列屬於軟積木,可以變形,材質很安全。這個階段孩子們需要參與的就是「看」和時不時的「動手動腳」。


推薦產品:


樂高Soft系列9020/45003 (註:Soft系列尺寸比較大,對拼搭和收納的空間要求比較高)



2、培養興趣階段

參考年齡:(2~5歲)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來說,他們需要培養的是手眼腦協調能力、手部精細動作操作能力以及初期的空間感培養。用大顆粒套裝來培養孩子對搭建的興趣,同時讓他們熟悉基本的積木類別、搭建原理都非常合適。


推薦產品:


樂高玩具系大顆粒:得寶-Duplo系列有各種場景,可根據男女寶喜好不同,選擇不同的套裝。比如,男寶系列(我兒子最痴迷的幾個):大農場-5649,警察局-5681, 動物園全家福-6156。


女寶系列:娃娃屋-10505,美人魚城堡-10515,灰姑娘的城堡-6154。



樂高教育系大顆粒:百變工程-45002,散件組合-9090,管道-9076,簡單機械-9656。



3、複雜搭建階段- 動力機械

參考年齡:(5~10歲)


當孩子的手有了一定力度,能看懂簡單的說明書的時候,小顆粒就需要出現了。這個階段年齡跨度比較大,可以讓孩子逐步熟悉三大方面的能力:


- 複雜搭建能力,相比大顆粒,小顆粒對孩子的觀察、收納、搭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 簡單的機械、電動知識,可以開始涉及工程力學原理,例如槓桿、齒輪變速、齒輪改變扭矩、蝸輪蝸杆、復合式槓桿。


- 創造力。小顆粒尺寸小,顆粒種類和顏色豐富,可以嘗試各種創意搭建的可能,充分發揮想像力。


因為在這個階段會接觸到輪子、齒輪、梁、栓、電機馬達、控制器等一堆器件,一些套裝裡面還配了有很新的機械和控制結構,比如差速器和遙控器;積木可以電動,甚至遙控,有的還可以發射子彈。你會發現,當積木擁有了動力,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高漲了不少。


推薦產品:


樂高玩具小顆粒:系列很多, 強力推薦幾類:1)城市系列-CITY;2) 創意百變組-CREATOR;3) 朋友系列- Friends; 4) 迪斯尼公主系列-Disney;5)建築系列-Architecture;6) 科技系列-TECHNIC(友情提醒:科技系列慎入,男娃基本一般進去就欲罷不能)



樂高教育系小顆粒: 科學與技術套裝-9686, 配套氣體動力套裝-9641和再生能源套裝-9688。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動力機械搭建涉及到大量的動手、觀察能力,還有背後的機械、物理原理,孩子需要紮實的練習。甚至可以選擇專業的配套教材+課程來進行系統訓練,咱們在最後會談到。


4、編程機器人階段

參考年齡:(10歲+)


當孩子熟悉了動力機械搭建,他們就可以挑戰用圖形化編程軟體,編寫程序實現對機器人的控制。樂高產品系列中,EV3是這個階段的首選。

到了這個階段,想讓娃學習下去,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大人深度協助,靠孩子自己基本是不可能的。要不去找個靠譜的專業老師,要不你本身就是程序猿,能夠親力親為進行指導。


推薦產品:

樂高EV3

小知識


EV3是2013年LEGO公司開發的第三代MINDSTORMS機器人,家長需要清楚31313是家庭版EV3,如果孩子以後考慮競賽或者樂高高階學習的話,我會推薦45544(教育版EV3),它有更多傳感器和玩法。另外,參加競賽的時候,競賽主題套裝是需要特別購置的。


在中國,如果你的孩子想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技術,或者參加競賽FLL、WRO競賽,只能用9898(教育版EV3中國版)。


上培訓班 VS在家玩樂高?


上培訓班 VS 在家玩樂高,前者家長省事,但需要付出不少交通時間和Money;後者則是家長用自己的時間、精力換Money。至於效果,取決於老師或者家長的水平,大機率來講,靠譜的老師效果更有保證,但找到靠譜的老師本身可能是個小機率事件(樂高教育發展太快,好老師流動非常頻繁),且較難控制。


家長特別是爸爸,如果有時間去琢磨一下應該都還是可以勝任指導的。不過要說明的是,培訓機構和在家裡玩樂高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培訓機構一般都是走的樂高教育那條線,而很多不太了解內情的家庭平時給孩子買買買的,往往是玩具那條產品線。


所以,在家學習,需要配備什麼樣的「裝備」,一定要搞清楚!


說回我家的情況,作為一個乾了10多年IT的理工男,平時有些空閒陪孩子,我自己的動手能力、機械原理認識包括編程能力,都是蠻OK的。


前兩年,工作比較忙,我的時間精力不夠,就把孩子送到樂高培訓班去學習。從去年開始,對機構的授課進度不太滿意,上課的時間消耗也覺得太大(來回三個小時),就把課停了,在家自己指導孩子玩。


後來,還和兒子幾個同學的家長一起串掇,弄了個Lego Workshop(樂高工作坊),帶著孩子們主攻動力組相關的機械搭建。下面的視頻是我兒子搭的彈射器,還自己設計了擊中目標的場景。


可以明顯感覺到,孩子們對玩動力機械是超有興趣,畢竟,動起來的積木是要炫酷太多。同時,這也是對孩子非常有挑戰的階段,對他們的動手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點和其他學習都一樣,挑戰大,要求高,收穫才大,獲取的喜悅也更高級。


我們當時選用的是「雷諾機械動力組積木套裝」,原因很簡單,性價比夠高,它具備了動力機械搭建所需的所有積木組件,滿滿一大箱差不多5kg左右,1000+的組件,比前面提到的動力搭建階段套裝里的「裝備」要全得多得多,價格還不到1/4


更方便的是,和家裡所有的樂高小顆粒完全兼容,這樣,之前敗回來的套裝也完全不浪費,孩子們也都是混著用,拼搭使用上沒有任何差別。


後來的故事,老讀者們肯定都了解,我把這個套裝推薦給逃媽,去年底還在咱們平台開過團。


而今年,我們和產品方「雷諾實驗室」一起為這套積木聯合開發了配套的教材+課程,這樣,即便沒有基礎,也不太了解樂高知識背景的家長,也完全可以勝任在家指導的角色。


所以,現在它不僅含積木,而是一個強大的積木+教材+課程套裝了,包括:


1070個科技&動力組件

6本紙質配套拼搭教程

3個階段,共137節視頻課程


這個套裝,我們平台這周正在開團,目前現貨已經售罄,我們追加了一批預售,下單後大約在周三後發貨。

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即可進入店鋪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