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大語文時代已經來臨

2019-07-15     豫見課堂

2019年秋季,全國中小學將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有人說,「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

在我看來,說「語文為王」,有點言過其實,但毫無疑問,語文學科的地位正在提高,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一、曾經,語文學科在語數英三大主科中的地位十分尷尬。

說語文不重要吧,考試的分值又和數學、英語一樣;說語文重要吧,人們對語文的重視度卻根本無法和數學、英語相比。

1.學生不願意把課餘時間過多地花在語文學科上。

很多學生表示,不會在語文學科上花費太多的課餘時間,他們課餘會先做數學和英語作業,對於語文學科的作業,尤其是一些閱讀思考的作業持應付的態度。有些學生喜歡閱讀語感較好,不怎麼努力確實能考出不錯的分數;有些學生憑藉小聰明和一些靈氣,不怎麼學語文甚至不做作業,成績也並不是很差。不少學生認為,語文學不學最後成績都差不多,把課餘時間用在數學英語上,分數會提升很快。

2.家長由於功利性和不夠專業的原因,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也不夠。

3.語文教師戲稱,語文學科是主科中的邊緣學科。

語文學科的知識點非常瑣碎繁多,考試畢竟只能考到其中的一部分,即便有漏洞,也不一定能考察到。另外,一些理解、思考、表達考查,需要學生進行內在的思維活動,也很難像理科那樣去訓練,或通過短期訓練就能得到明確的提升,考出高分很不容易。久而久之,家長和學生乾脆放棄,把課餘時間花在更容易短時間內提分的學科上。星期天放假,學生都蜂擁去上數學班、英語班,沒聽說去上語文班的。

二、部編版教材的使用,新課標的要求,必定會給今後的語文教學帶來新的變化。

1.部編版教材的統一使用,結束了語文歷史、政治學科教材三十年來的「一綱多本」時代。教材的變化背後是語文教學理念的革新。

部編版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明確表示:語文中高考的難度將會大幅度提高;對於不努力學語文、不能長期閱讀積累的學生,語文將成為最容易拉分的學科。

部編版教材突出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實用性,教材編排體系體現「教讀」「自讀」「課外導讀」,體現從課內到課外的延展和過渡、對師生學習習慣和能力培養的引導。

2.新課標提出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3.部編版教材和新課標對閱讀的重視度大大提高。

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古詩文篇目大幅度增加,對經典文化的重視也可見一斑。

4.相應的,語文考試的變化也在發生。

近幾年,中高考語文試卷的文字量、閱讀量在悄悄增加;題型也有了更多的變化。

名著的考查範圍變得更廣,考核從相對簡單的情節人物識記向分析對比鑑賞評價等主觀理解思考轉變。

文言文、古詩詞的考查量增加,理解表達的難度也在增加。

一些地方已經增加了中考語文的分值。如湖南長沙、山東濟南等地中考語文分值增加30分。

高考的區分度也將主要體現在語文學科上。

三、社會對「大語文」教育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反應。

1.社會對語文和經典文化的重視早現端倪,漸成氛圍。

從早年的「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到近年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經典詠流傳」、「見字如面」等語文節目的火爆,已經是語文學科地位提高的投射!

「城市書房」的持續建設投入使用、城鄉加大對圖書館的建設、社會對閱讀的宣傳和倡導,「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社會」的建設等等,都體現了社會對於提升公民文化素質所做的努力,這些,都與語文學科教育緊密相關。

2.各大校外培訓機構開始開闢語文培訓的新戰場。

商人是精明的,「有道精品課」、「學而思」等知名校外培訓機構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語文教育的變革潮流,紛紛開始布局語文學科培訓,展開對市場的爭奪。

3.年輕一代的家長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普遍重視。

「陪娃讀書」是年輕一代家長的普遍共識;遍地開花的「童書館」、「繪本館」等少兒閱讀店鋪生意紅火,這些,都體現了家長觀念的變化,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已經成為多數家長的共識。

隨著今年秋季部編版教材的全面使用,語文學科的重用性已經不言而喻。中小學生應該拋開功利心,充分認識到學好母語、用好語文的重要性,耐心閱讀、思考積累,扎紮實實地學好語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93bPGwB8g2yegNDP42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