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上映時,我曾說它"並不是一部我們傳統印象中,老套、刻板的假大空式主旋律電影;而是一部充滿細節、能夠引發觀眾內心中真切共鳴的作品"。
今年,它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上映,看完後一方面是發覺這句話可以再說一遍,另一方面又意識到,這部電影和去年的《祖國》所想要突出的主題與敘事風格上全然不同,其實有著另一種優勢。
圍繞"家鄉"這個主題,五組導演找到各自靈巧的切入點和不同的喜劇類型,並環環相串組合到一起,無疑更具可看性。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導演們拿手的都是喜劇片,"瘋狂系"黑色幽默的寧浩、"囧"系公路喜劇的徐崢、"唐探"系懸疑喜劇的陳思誠,以及"開心麻花"的閆非&彭大魔和鄧超&俞白眉這兩對喜劇導演組合。
如果說"家鄉"是每個故事發生的地理情境,那麼反觀每個故事成立的基點,我們又會發現每個導演都選擇以"情感觸發的騙局"作為劇情的驅動力,展開一段段令人啼笑皆非、荒誕而又溫暖的情節。
寧浩的《北京好人》里,"騙局"圍繞著醫保展開,再續了《祖國》里張北京的故事。此時的張北京已經退休在停車場做收費員,盤算著買輛新車跑專車生意。去年在徐磊的《平原上的夏洛克》里認識的張占義,這次成了張北京身患重病的表舅。
不知道有醫保、錯以為自己看不起病的表舅,成了"愛管閒事"的張北京豁出去也要幫助的對象,只能開展醫保卡"錯位使用"計劃,試圖以此救治表舅。當然,這個計劃執行起來,必定是滿地雞毛、漏洞百出。直到從城市回到農村、回到村委會,兩個一路稀里糊塗的男人才發現原來問題早就能迎刃而解。
可以說,表舅的出場,讓電影瞬間就充滿了市井味——即便身處城市空間,我們也能體味到特有的鄉土氣息。人物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碰撞出不可調和的反差,接著,這份反差不斷生成出冷幽默,並且十分輕巧地觸摸到了這個時代兩種地域空間的特性。
徐崢的《最後一課》里的"騙局",則是一場在雙重時空中打撈記憶碎片的嘗試。范偉扮演的范老師因腦梗塞誘發老年痴呆症,這種痴呆症甚至不是常規的,而是"記憶停留在了過去的一天"——1992年他在農村支教時的最後一課。范老師在患病後總是需要回憶那天的細節,惶惶不可終日。
影片剛開頭時將背景設置在瑞士聖加倫的勃克利大學、醫院,隨後將鏡頭扭轉向千島湖的文創小鎮望溪村。兩種全然不同的空間景觀,聯結起了范老師兩種不同的人生狀態和他心中對此的態度。在他心裡,移民後的生活並非精神的真正寄託,回顧一生,對他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那段支教的日子。
曾經的學生們聯手,為范老師還原28年前那間破舊不堪的教室,成為了他找尋自己記憶的途徑。這種方式讓人聯想到了《再見列寧》和《美麗人生》,都同樣以一種充滿夢幻色彩的調性訴說出歷史的今非昔比與新舊錯位。
徐崢很好地把握住了兩個時空之間可供聯繫的細節和不可逆轉的細節,兩種細節都精巧地擺了出來。尤其是復原那場暴雨所引發的鬧劇、孩子們的出戲這兩個段落,在引人發笑的同時,又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在感傷中。在范偉精湛的表演里,我們能感受到記憶失而復得的喜悅、發覺記憶與現實間的虛假時的剎那失魂,以及最終重拾記憶後強烈而又複雜的情感。
不得不說,這部短片在攝製與情感傳達上做得出色,曹郁的攝影和范偉的表演功不可沒。
除了上面提及的兩個短片外,其他三個短片同樣可圈可點。
陳思誠導演搭檔黃渤、王寶強、劉昊然的《天上掉下個UFO》,聯動"唐探"與《瘋狂的外星人》兩個IP,延續了他一貫的"懸疑喜劇"風格,只不過這次"偵探探案"成了"採訪調查",並且融入土味科幻元素。這個故事所聚焦的"騙局",就是給村子帶來旅遊效應的UFO事件,以及事件的背後藏著的一段跨越年代的愛情。
鄧超&俞白眉的《回鄉之路》,將故事的背景設置在了陝西,這是一場有關"身份"的"騙局"。在結局揭曉前,觀眾大概都會把鄧超飾演的喬樹林當成是一個愛做面子工程的"小人",卻不料最終迎來反轉設計,喬樹林人如其名,是帶領著村民防沙治沙的第一人。而他一路上做的那些面子工程,出發點正是想要家鄉更好的迫切心情。此前對這個角色產生的反向看法,都在頃刻間轉換成了敬意。
最後出場的《神筆馬亮》,引發戲劇衝突的根源是家庭關係。馬亮響應幹部下鄉建設美麗新農村的號召,想去農村擔任書記;但他又不得不面對懷孕的妻子希望他能去俄羅斯留學的期許乃至硬性要求。兩頭為難的他,只能在村裡呈現出自己在俄羅斯的假象。這個關於人生選擇的"騙局",格外浪漫,也格外溫情。
《我和我的家鄉》的這五場"騙局",每一場都是由親情、愛情、家鄉之情等不同的情感觸發而出。於是乎,"欺騙"這個通常作為貶義的行為,此時也全然扭轉為了令人驚喜或感動的正向行為。
想必,在每個觀眾心中都能看到這些故事中蘊含的不同的側重面,就像轉場時不斷疊合發出的"眾人的聲音"——對你來說,家鄉意味了什麼?而就我個人而言,最能代入的,還是作為一個典型的"城市無根者"的視角:我常年在一線城市生活,每年只有幾次能回到家鄉,那座平平無奇卻又充滿記憶的小鎮里。我其實總是會糾結,是要繼續留在這座沒有依靠的都市獨自生活,還是回家鄉生活。
從這個視角而言,這部電影給了我一個很明確的回答: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那麼焦慮,回頭看看,我們的背後永遠都是回得去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