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電圖判定房室傳導阻滯部位?|心電3分鐘

2019-08-16     醫脈通心內頻道

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發生於心房和心室之間的阻滯。心房到心室傳導路徑上任何部位的異常,均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後,除了和阻滯的程度相關外,也和阻滯發生的部位有關,因而了解房室傳導阻滯部位十分重要。該如何通過心電圖判定房室阻滯的部位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根據阻滯程度,房室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圖1 體表及腔內心電圖的基本測量(正常HV間期35~55 ms)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指每個P波後面均跟隨有QRS波,心電圖上表現為PR間期延長,阻滯部位可以在房室結,也可以在希浦系。

圖2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的診斷常依據以下特點:

PR間期的長度:PR間期>200 ms

當PR間期>300 ms,甚至>400 ms時,則高度提示阻滯部位為房室結

當一度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位於希浦系時,PR間期值很少超過280 ms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指部分P波不能傳導至心室,可分為二度I型和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此外,有一種特殊類型,P波交替下傳心室者,稱為2:1阻滯。連續2個以上P波不能下傳心室者,稱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常在房室結,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在希氏束。

圖3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

圖4 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

圖5 隱匿性PR間期延長

根據PR間期的穩定性判定阻滯部位:

PR間期不穩定:指PR間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大,使PR間期值變化較大。

PR間期穩定:指在各種不同情況時,PR間期值不變化或變化小,提示受其他因素影響小,多為希浦系阻滯。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三度房室阻滯(完全性房室阻滯)的特點是出現房室分離;也就是說P波與QRS波無關。因此PR間期多變,並且其變化無固定模式。另外,心房率快於QRS波頻率。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阻滯部位可在房室結,也可在希浦系。

圖6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見房室結逆傳,提示希浦系阻滯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除觀察逸搏性QRS波時限及心室率外,還要注意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是否伴有室房逆傳,一旦確認存在室房逆傳,則提示前傳阻滯部位為希浦系。資料表明,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室房逆傳時,其前傳阻滯的部位均為希浦系。

間歇性房室阻滯

間歇性房室阻滯比較獨特,因為其發生是間歇性的,具有不可預測性,且在不發生阻滯時其房室傳導和QRS波形態均正常,故診斷相對困難。在此類患者中,1∶1的房室傳導(偶爾2∶1房室阻滯)時會突然轉變為完全性房室阻滯。

間歇性房室阻滯的五個特徵:

突然出現於P波連續不下傳,且無逸搏出現

在房室結以下部位阻滯

可能機制是在房室結以下部位的4相阻滯

因為缺乏可靠的逸搏點,病情危重

因為是間歇阻滯,常規檢查不一定能發現,容易漏診

多種信息對阻滯部位的判定有重要意義:

運動或提高心率後的反應

房室傳導阻滯的出現時間(白天or夜間)

PR間期的長度(PR間期越長,房室結機率越高,希浦系機率越低)

PR間期的穩定性(PR間期越不穩定,房室結機率越高,希浦系機率越低)

是否為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2:1阻滯需要鑑別)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是否可見房室結逆傳

出現何種逸搏(寬QRS波室性逸搏心律,為希浦系阻滯)

結合病史,需注意隱匿性PR間期延長

小結

由於體表心電圖無創、技術簡單、方便實用,對房室傳導阻滯部位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因此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臨床醫生和心電圖醫生都應熟練掌握其診斷理念和心電圖標準,以便在臨床實踐中精準應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WZ_mmwBvvf6VcSZS8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