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每天都喊累,精力甚至還不如一些老年人,周末休息,到了上班的時候還是累,就像高強度健身一樣,工作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經常會精神恍惚、發獃。去醫院也檢查不出來什麼問題,就是渾身沒力氣、畏寒怕冷、容易出汗、唇色蒼白、食欲不振等症狀。是什麼原因導致易疲勞呢?其實,這些都是由於身體陽氣不足還有長期處在亞健康的生活狀態造成的。
如何緩解易疲勞的症狀?
中醫建議體質陽虛,多汗、少汗都可按艾合谷和復溜這兩個穴位治療,因為針灸,艾灸這些綠色療法具有雙向調節功能,多汗多與腎虛有關,復留穴對補腎很有效,每周灸3~4次。每次艾灸灸15分鐘左右。
此外還可以隔姜灸督脈。督脈在人體後背的正中線,總管一身陽氣,所以也有「陽脈之海」之稱。把老薑切成3毫米左右厚的大片,沿著督脈從頸部貼到臀部,然後擺上一個個小艾炷,從頭、尾、中間三個點燃艾柱,並讓它自然燃燒。這個辦法可以激發人體陽氣,促進陽在體內循環。陽氣足了,人就有精神,有力氣了。
總結
功效:艾負合谷和復溜穴可以緩解陽虛,艾負留脈,可以激發一身陽氣方法:艾負合谷,復溜穴每次15分鐘,每周3次。隔姜灸督脈,沿著督脈從頸部貼到臀部,從頭尾、中間三個地方點燃艾柱,井讓它自然燃燒。
小編提醒
陽氣是生命的原動力,女性更容易出現陽虛,陽虛體質者需要借自然界陽氣之助培補陽氣。首先,生活要有規律,儘量在晚11點之前入睡。晚上11點到午夜1點是一天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是睡眠的最好時間。其次,開展散步、慢跑之類的「慢運動」,可以讓全身的經絡、氣血、骨骼、肌肉動起來,有助於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此外,在飲食上,選擇能量較高的食物,如多吃一些羊肉、豬肚、雞肉、帶魚之類溫腎壯陽的食物,補五臟,添髓,強壯體質。切忌過多食用寒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