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大美寒亭入畫來...

2019-09-07     人民數字山東聯播

鳶都新城 畫鄉寒亭

— 寒 亭 —

寒亭歷史悠久

相傳為夏代寒浞建立

史稱古寒國

漢王莽改古國為亭

始稱寒亭

寒亭因此而得名

寒亭區是濰坊市四個行政區之一,也是濰坊風箏的發源地和全國三大木版年畫產地之一,轄濰坊經濟開發區、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和8個街道、405個村,面積628平方公里,總人口41.5萬。近年來,寒亭區先後榮獲中國年畫之鄉、中國風箏文化之鄉、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省級文明區等榮譽稱號。

寒亭區境內擁有寒浞冢、禹王台、魯家口文化遺址、金代一孔橋等多處古蹟以及距今約8000年濰坊地區最早的人類文化遺蹟—前埠下遺址。「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徐幹,清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鄭板橋,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足跡。

近年來,寒亭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後對境內白浪河、濰河、虞河、浞河、漲面河和峽山灌渠六條魅力景觀帶進行整治提升,建設濱河綠地、休閒遊園、慢行廊道、親水景觀,打造融自然與現代生活於一體的生態網絡空間。

北辰綠洲濕地公園、禹王生態濕地、漲湎河景觀帶、浞河景觀帶、白浪河萬畝林場、濰河堤頂公路相繼建成,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和山東省十佳休閒旅遊品牌,成為山東省「千里民俗旅遊線」上的重要一站。

柳毅山位於寒亭區朱里街道前朱里村外。當地世代傳說,此處因有唐人柳毅當年讀書的地方而得名。2011年濰縣版的「柳毅傳說」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嫦娥奔月」在寒亭流傳甚廣,並為不少史學家所關注和追溯。如今,在寒亭區寒亭街道仍有高廟(奔月台)、浞河、寒浞冢等遺存,以及東院、南營、倉上等與古寒(浞)國相印證的村落名稱。

濰縣蘿蔔是山東省著名蘿蔔優良品種,俗稱高腳青或濰縣青蘿蔔,因原產于山東濰縣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濰縣蘿蔔皮色深綠,肉質翠綠,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具有濃郁獨特的地方風味和鮮明的地域特點,是享譽國內外的名特優地方品種。

涼爭冰雪甜爭蜜,翡翠籠含冷焰紅。固堤街道是山東省大棚優質西瓜主要生產基地,遠近聞名,素有「濰縣西瓜紅到皮」的美譽 ,生產出的西瓜口感好,色澤正,含糖高,上市時間長,在海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隨著高鐵新片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新松(濰坊)智慧園、濰坊總部基地等一批重大平台、高端項目的落戶,以及首個國家農業綜試區——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寒亭區正日益成為濰坊市的城市新門戶、產業新高地和生態新空間。

「演藝+教育+旅遊」的三位一體文旅產業正在布局,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等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優勢逐步放大。

於家大院坐落在寒亭城區浞河東岸,是寒亭于氏家族的祖宅。於家大院雖歷經300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仍能從殘留的院落中看出當年的宏偉氣勢和大戶人家的風采。

禹王台位於高里街道禹王台村,因村西南角有一高大土台,相傳乃大禹治水時所築,台上建有禹王廟,土台即被稱為「禹王台」,村以台名。

作為「世界風箏都中之都」、「中國年畫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風箏文化之鄉」,寒亭早已聲名鵲起、聞名遐邇。憑藉獨特的旅遊資源和文化魅力,寒亭正在成為中外遊客心儀的旅遊目的地。

一起為美麗的寒亭點贊吧!

畫鄉寒亭歡迎你~

來源:畫鄉寒亭

編輯 一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40hD20BJleJMoPMXS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