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蔡京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了一個字卻破了北宋的國運,這是為何?(圖)

2020-05-31     文裁縫

原標題:書法家蔡京的作品倍受追捧,但寫了一個字卻破了北宋的國運,這是為何?(圖)

北宋的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這蘇,是指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蔡是蔡襄。

按說,「蘇、黃、米、蔡」,蘇排第一,即蘇東坡的成就應該是最高的。但蘇東坡卻認為自己遠比不上蔡襄,說蔡襄「行書第一」。因為蘇東坡這句話,《宋史》就說:「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蔡襄死後沒多久,又出現了另一個姓蔡的大書法家——北宋末年的著名巨奸蔡京。

蔡京和蔡襄都是仙遊人,但蔡襄家在仙游楓亭鄉東篘村,而蔡京家卻是仙游東鎮蔡篘村,兩家素無瓜葛,並不同宗。

蔡京出道之初,為了自抬身價,到處吹噓自己是蔡襄的族弟。實際上,單就書法論,蔡京沒有必要用蔡襄的名氣來炒作自己,因為,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比蔡襄高多了!排名在蔡襄之上的米芾,初見蔡京的字,就拍案叫絕,自嘆不如。

蔡京很快就「淹沒」了蔡襄在書法上的名氣,人們再稱「蘇、黃、米、蔡」的時候,「蔡」變成了指蔡京而不是指蔡襄。一時間,世稱「天下號能書無出其右」。

紹聖年間,蔡京任代理戶部尚書,有兩個下級官吏非常恭敬地侍奉他。某天,天氣炎熱,這兩個傢伙找來兩柄白團紙扇,一左一右為蔡京扇風。

蔡京內心感激,無以為報,就要過了扇子,信手在扇面題上了幾句詩。

有了這幾句詩,扇子立時升值。這兩個傢伙把扇子賣給了一位親王,各得了兩萬錢。兩萬錢,在當時是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可以說,這兩個傢伙是幸運的,賺大發了。但蔡京更幸運,更加賺大發了。

因為,買這兩把扇子的親王,就是後來的風流天子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家,因字結緣,認識了蔡京,對蔡京的書法崇拜得不得了。登上帝位後,他使勁兒地重用蔡京,任蔡京為相。

蔡京有才無德,進入北宋政府中樞後,大力打擊異己,營私結黨,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宋徽宗即位之初,鑒於朝內黨爭嚴重,曾選年號為建中靖國,暗示自己要致力於平息黨爭。

但經蔡京這一胡搞亂搞,朝政更亂了。通常,朝政越亂,皇帝就越喜歡改年號。建中靖國的年號僅用了一年,宋徽宗就坐不住了,改年號為崇寧。話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名叫庫狄乾的人發明了一種名叫「穿錘」的寫法,寫「崇」字的時候,一筆寫到底,「山」字的一豎穿破下面的寶蓋,一豎到底,然後一個小彎,成了「示」字的豎鉤。

蔡京是書法大家,當然知道有這樣的寫法。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來顯示自己的博學,他當堂提筆書寫「崇寧」二字,把「崇」字一筆寫到底。

這一新穎寫法,博得了朝堂上的一片叫好聲。

可是,沒幾年,北宋宗室離亂,宋徽宗父子被金人俘虜,北宋王朝宣告滅亡。

人們回頭再想,覺得事情壞就壞在了蔡京「穿錘」寫「崇」字這一環節上。

可不是?蔡京一筆下來,就用「山」字的一豎把「宗」給破了,宗室給破了,國家可不就得滅亡?

於是,大家都唾罵蔡京是個掃帚星,寫字寫壞了北宋國運。

這還不算,數百年後,大明崇禎皇帝即位,當時的內閣提出了四個年號,分別是「干聖」「興福」「咸嘉」「崇禎」,讓崇禎挑。

崇禎皇帝好死不死,一眼就相中了「崇禎」二字。後來,大明王朝滅亡,崇禎身死煤山。人們就說,崇禎年號和宋徽宗的崇寧年號接近,不祥啊,「宗」已經被「山」破了,無怪乎帝位被金人的後裔清人取代了。

實際上,北宋和大明的滅亡,主要是政治上的舉措不當,非關年號,更非關蔡京寫的「崇」字。要知道,大清國建立時用的年號就是崇德啊!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宋史》,京東滿100減50,噹噹套裝5折搶購,天貓套裝3.9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05Ba3IBd4Bm1__YE3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