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是95年?96年?還是97年,爸爸牽著我的手走過南門口黃興路五一文那塊子,路過一家肯德基,貌似那時候肯德基在長沙寥寥無幾,剛剛開始興起,如同前幾年的星巴克一樣洋氣,我其實心裡想吃好多次了,爸爸也從來都不是那種我要什麼就給什麼的人,極少照顧我心情,但是那次他竟然走進去買了一個漢堡包給我,我這一輩子都忘記不了那種心情,真的好開心,好幸福,漢堡包的味道完全不記得了,但不管爸爸離我多遠,97年離我多遠,只要想起那個漢堡包,心裡就有餘溫。
(媽蛋啊寫著寫著眼淚都掉出來了,工作時間請不要帶私人情緒好麼)
/ /
其實今天是要提一部名字叫《回到過去擁抱你》的電影,看了預告片,裡面男主奇幻地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邊用五毛特效的聲音回覆:我是時間,請問你要去哪一年?
如果能回到過去,你選擇去哪一年?
我很想回到小時候,吃個飯還可以端著走,去別人家夾兩筷子菜的時候。
[故事長沙]自媒體的主創馬桶哥說過這樣的話:以前家裡面積很小,但是家的外延很大,你走到外面幾條街了還是覺得這是家,現在家裡的面積很大,但是家的外延很小,你出門就不是家了。
//
這番話真的把我的心扎痛了。
於是我到處搜索老長沙的記憶,照片的意義就在於此啊,和電影一樣,都是我們曾經生活的樣子,是我們父母的痕跡,朦朧的回憶里,它們沒有任何瑕疵。
讓我們坐上時光穿梭機回到過去。
2000年的又一村,樓上有舞廳,《還珠格格》正熱,小學生的我還在樂隊伴奏下臨場發揮唱了一首《雨蝶》,那是爸爸工作的地方,舞廳對於現在的叔叔阿姨們,應該是屬於他們「肯德基」。
90年代的公交車。我最喜歡踩在那個中間的轉盤上,感覺就像在遊樂園裡面一樣好玩。
再就是後來的2路,沒坐過2路的肯定沒去過市中心哈哈。
長沙原來也是有雙層巴士的,我坐過!我還記得那天我迷路了,小學生一枚,小小的我,不知道回家了,想哭,一個好心的姐姐告訴我怎麼走,我還記得我迷路和坐雙層巴士的地方就是在定王台新華書店附近。啊,就是圖片這附近。
80年代長沙過年的家庭。
90年代在火車站前用「大哥大」打電話的美女。
90年代的火柴盒子,屬於那個年代的表情包。
90年代蔡鍔北路興漢門的三吉齋餅屋。
90年代烈士公園合影的夫婦,那髮型那太空外套真潮。
1996年,長沙解放路農行辦事處,好熱鬧,是免費發錢麼哈哈哈哈。等等,哇~銀行哥哥姐姐好美。
90年代的珠算比賽,現在可還有?
96年元旦,五一廣場上的一對新人,他們是去參加集體婚禮的,好先鋒啊~
96年阿波羅商業城門口。那個時候大哥大都沒普及,都是公用電話,你走在路上走著走著,call機響了,就會看到一排字,要你回電話給哪個哪個。好貴呢,都是按分鐘計費,但是長沙人們無論是接電話還是打電話都是專心致志,沒那麼多別的干擾,不想打完全可以不回,藉口就是沒看到公用電話。
90年代街頭股民,大家都推著單車聽股神講解哈哈。
90年代,下河街口子上的農民工,「拖板車」這三個字你可聽過?
1985年2月2日的五一文照相器材專櫃,得幸去過五一文好多次,因為它再也不復存在了。
長沙的第一批彩照,1943年的蔡鍔路,感覺那時候的馬路比現在的寬好多啊哈哈。
不知道是哪一年的賀龍體育館。這張照片應該很多人看過了,我小學一年級在賀龍玩耍的時候那三個拱門還在吶!順便說個重口的,那時候的賀龍體育館可以隨便進出,廁所的座椅都令我印象深刻,不說也罷
。
長沙的80後孩子,現在你的孩子都比照片里的你大很多了吧。
青少年宮的遊樂天地。
82年7月的袁家嶺,友誼商店還在建設中。
風靡一時的長沙演。老長沙一定見過父母娭毑diadia抽這個~
我娭毑那時候喜歡抽芙蓉,
現在的長沙人大多是芙蓉王,但芙蓉後你還見過麼?
80年代末的黃興路,現在已經是王府井百貨。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長沙小學,老師們的合影,據說是後來的樹木嶺小學。
這春遊伙食也太誘人了吧,小朋友曉得想啊(我錯了你們應該是我大哥大姐)。
72年10月1日長沙一橋通車,原來一橋歷史也不悠久嘛~
91年1月,二橋建成通車。
81年的中山路新華電影院門口,最前面的電影是《第二次握手》。這單車的陣容,怕是車位難求啊,不曉得那個時候有咩有「憑電影票免費停車4小時」這樣的概念呢哈哈哈哈哈(新幹線是的,歡迎來停哈)。
這是哪個年代的清水塘,我仿佛聽到老電影里的那種雄壯威武的配樂和敞亮的人物配音了。
100年前的銀星電影院,是我們電影院行業的前輩中的前輩啊~這裡替新幹線叫一聲「祖師爺」了。
這一組公交車和公交月票的照片,真好看(雖然兩者之間時差不短)。這就是我最想穿越的老長沙模樣,那個年代爸爸和媽媽肯定還是小年輕。
75年的長沙市21中。
86年的北辰三角洲都是梯田啊我崽。
86年的五一廣場。
不知道哪一年的長沙動物園。我懂事後就沒去過動物園,完全沒記憶,不知道現在它還存在不~
90年亞運會的長沙,火炬傳遞中。對,就是《銀河補習班》片頭的那個火炬,不知道那年有沒有誰的爸爸是火炬手呢嘿嘿~
不知道哪一年的烈士公園,2個美女騎單車的照片,特別像p上去的哈哈。
78年10月的沿江風光帶,乍一看和現在區別不大啊。
小時候娭毑總是說「tao屋裡」,我想應該就是「堂屋」,這大概就是馬桶哥說的「家裡面積很小,但外延很大」的樣子。
溁灣鎮的老巷子。長沙人應該要曉得,第一個字讀音是yíng。
2000年的五一廣場。
90年代初的天心閣。一家人的合影。
再見了,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