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道理時需要父母端正心態

2019-07-29     智慧伴你一生

長久以來一直發現父母總喜歡跟孩子說教,從人生大道理講到生活小細節。我相信也肯定孩子成長中需要父母的教導,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嘮叨不斷地希望孩子從自己的長篇道理中,學習如何安身立命、做人處世,得到的結果往往是效果不加,甚至孩子會反其道而行之,令父母傷心。

並非父母不能講道理,但得運用恰當,包括時機、地點等。最重要的是心態問題,如果父母始終抱著我比你懂得多、比你有智慧等由上而下的教訓孩子心理,反而會使孩子不願接受,甚至抗拒父母所說的道理,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未受到尊重。

當父母提出不少自己孩子的問題和處理方式時,十之八九都是用說服、提醒、告誡的方式,很少有人用平等溝通的心態和方法。因而,小編常建議父母對待孩子宜多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少用「訓之以理」。這也許是父母原本說的太多的一個反向的建議,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不該說理、不該教是非。

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時,不妨先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當孩子分享之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孩子自然會明白其中的道理。這種做法就好比一個杯子盛滿了水是很難加進新水的,只有把裡面的水先倒出來再繼續裝滿水。

對於孩子求知解惑的理性問題,當然是可以講道理的,如孩子對學問知識提出的「為什麼」,教導孩子處理事物的方法等。但是,對於孩子有情緒涉入、感到心理困擾的行為,父母應當耐住性子去和孩子解釋其中的不好之處。

盼望父母想一想以下這一句話,「進入孩子的心中,用他的眼睛去看他的世界。」想通了便去試試看,假以時日便會發覺親子的心理距離更近了。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我刪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歡我的作品的話,請關注我吧!為您提供優質的育兒知識,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或困惑,請私信我,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幫到作為父母的您們,您們的育兒之路有我相伴。感謝您的閱讀,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esyRWwB8g2yegND_i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