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了事,您該如何懲罰呢?

2019-10-20     智慧伴你一生

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您要及時給予制止或者警戒,讓孩子引起注意和警惕,從而避免錯誤行為的重複發生。

很多父母的行為,往往較為極端,就是把對孩子的懲罰當成了體罰,這樣做,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說,運用懲罰教育是要講究策略的。

懲罰要迅速、及時

現在的小朋友有許多「偷盜」行為,這種現象大都是好奇心理引起的,比如別的小朋友玩的東西,他也想有,於是就可能拿來玩玩;家裡有好吃的,自己會控制不住,會偷偷拿來吃,甚至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統統吃掉了。其實,孩子大都經不起誘惑,他們的經歷還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因此在占有欲的驅使下,他就會開動小腦筋,想起小辦法。

一旦發生這種現象,您的懲罰一定要及時果斷,馬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採取一些懲罰措施,比如責令孩子歸還,一周不准吃零食等等,目的就是讓孩子產生震撼作用。如果說,過了一段時間,再跟孩子談論此事,再去講道理,孩子忘得也差不多了,很可能,孩子嬉皮笑臉,跟沒事一樣。說實話,這時候,您再怎麼動粗動怒,只能說一點效果也沒有。

懲罰要順其自然

有的小朋友壞毛病很多,比如睡懶覺、不會穿衣服,甚至偏食等,大人要掌握基本要領,不能一味地打罵,因為這些生活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這裡面有父母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打和罵,孩子也不一定會馬上變個樣,所以父母完全可以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出錯,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說,順其自然。比如說孩子睡懶覺,可以有意識地讓他遲到幾次,這樣孩子自己就著急了,比您一遍一遍叫他起床,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孩子願意吃肉,父母可以有意識地不炒肉,孩子不願意吃別的飯不要緊,父母的心要狠一點,過一天,小編想連豆腐他也會吃得很香。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父母在減少溺愛的同時,一定要給孩子進行適當的懲罰教育,剛柔結合,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吸取教訓,從而改正錯誤,完善自己,以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長。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我刪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歡我的作品的話,請關注我吧!為您提供優質的育兒知識,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或困惑,請私信我,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幫到作為父母的您們,您們的育兒之路有我相伴。感謝您的閱讀,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MQV6m0BMH2_cNUgTl_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