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01.
扶弟魔分兩種,一種主動型,一種被動型。
主動的扶弟魔是被自己的三觀所綁架,過不了自己內心的那一關。所以,婚後根本無法做到「專心」經營自己的婚姻,而是時刻操心這娘家的生活。
被動型則是被娘家親人或者其他七大姑八大姨的口水所綁架。她們婚後活得很糾結,一邊想要以自己的婚姻為主,另一方面被來自娘家的指責折磨。
其實,婚姻本就是人生的另一趟旅程。從一開始就應該認真對待,既然踏上這趟旅程,就不應該再三心二意,猶豫不決。
那些在娘家跟婆家之間前怕狼後怕虎的女人,註定婚姻很難幸福。
無論男女,既然已成年且成婚,就應該以自己眼下的婚姻為主,其次再去適當地回饋幫扶有養育之恩的原生家庭。
不少人覺得人活著應該報恩,特別是養育之恩。這是很好的想法,但不管不顧豁出一切去報恩的行為,可不是報恩,更像是贖罪。
李琪嫁給老公朱威的時候娘家要了10萬彩禮。現在聽起來不算多,但擱到十年前,十萬彩禮已經屬於天價彩禮。
02.
李琪小時候家裡條件還好,但在她十歲那年,弟弟出生後,一切都變了。
由於超生,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被人拉走。一家四口東躲西藏地生活了好幾年。
她還記得,弟弟3歲之後才上戶口。當時上戶口查的還不算太嚴,託了關係塞了錢,弟弟這才擺脫「黑孩」的標籤。
弟弟比她小8歲,當時李琪剛讀小學二年級。母親突然生了弟弟,家裡被「壞人」徹底搬空。放學回家,看見奶奶坐門檻上哭,爸爸不知去向。
後來才知道,因為超生被抓了典型。
從那天起,李琪的生活就變了,上學被同學嘲笑,而且當季開學的學費都湊不夠。
事情的發展完全可預見,李琪初中沒讀完就輟學。那個時候輟學的丫頭們根本不可能留在家裡吃閒飯。
外出打工掙錢攢嫁妝是她們的必經之路。
年僅15歲的李琪謊報了年齡跟著大人們出去打工。她聰明伶俐,幹活手又快,每個月工資都要比一起幹活的姐姐們高出三五百。
在普遍工資一千多的大環境下,她能多拿幾百塊著實不容易。這些錢,每個月都按母親的安排,寄回家「存著」。
小時候時間過得很慢,慢到太陽升起後要在天上盤旋很長很長時間,長大後時間走得很快,快到一眨眼一抬頭就已經日落西山。
03.
三年很快過去了。李琪不記得自己攢下了多少嫁妝錢,但她確實該出嫁了。家裡給她介紹了相親對象。
十年前,不上學的女孩子們16歲或者17歲都要相親找婆家。李琪18歲才被安排相親,其實父母有私心。畢竟下面有個剛10歲的兒子,正是調皮搗蛋,花錢的時候。
十年前的農村,有兒子的家庭從孩子13歲左右就要開始準備翻蓋房子。但是李家自從超生被罰款又折騰幾年之後一直沒有緩過勁兒。
貧窮會使人的貪婪格外明顯。
這場相親,完全是長輩替她做的決定。好在她沒有自己的感情也沒有喜歡的人,看朱威也還行,所以沒有反駁便嫁給了他。
朱家對李琪那是一百個滿意,姑娘一看就麻利能幹,並且身高長相都屬中上等。
訂婚的時候,李家張口要了10萬彩禮,當時當地普遍彩禮三五萬左右,也有六萬六的數額,但很少。十萬真是聞所未聞。
要這麼高的彩禮,李家自然有自己的說法,無非是姑娘捧在手心裡長大,能吃苦正賺錢,出去打工三年就攢下了六七萬。當然這裡面有吹的成分。
要是朱家嫌彩禮高了,那就讓李琪再在娘家留兩年再嫁。當地的風俗,訂了婚之後就是親戚,無論什麼時候辦事,逢年過節男方必定要雞魚肉蛋加送禮,捧著女方。
思來想去後,朱家出了10萬彩禮,並且要求次月就辦婚事。雖然李琪還不到登記年齡,但在當地,只要辦了婚宴,遠親近鄰老少爺們見證就算合法了。
就這樣,娘家拿了10萬塊錢,就把閨女推給了朱家,且沒有嫁妝。
04.
婚後的李琪並沒有感覺到生活有太大的變化,依舊出去打工,唯一不同的是,工資再也不用交給娘家媽,而是讓老公朱威保管。
朱威大了李琪4歲,心智自然成熟不少。他雖然清楚自己老婆是花錢「買」的,但打心眼裡卻心疼的緊。李琪上交給他的錢,他都單獨存起來,準備等她「長大」後再還給她。
在李琪「長大」的同時,她的弟弟也長大了。
過日子就沒有不缺錢的家,李家缺錢的日子壓根沒有斷過。礙於收了10萬彩禮還沒給嫁妝的事,一連5年都沒有向嫁出去的李琪張嘴。
23歲那年,李琪生下兒子。娘家借著機會打了一副細細的銀手鐲送孩子。緊接著便是開口借錢。
面對親人的感情牌,百分之八十的人招架不住。李琪又是個心軟的人,這一借便一發不可收拾。朱威雖然心裡不滿,但出於心疼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開始後悔不該一時衝動把財政大權交由妻子掌管。正在苦惱的時候,趕上一個遠房親戚在外面做生意掙了錢。
創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成功的人只會出來說自己光鮮亮麗的那一面,至於做老闆要頂著多大的壓力誰都不會提。
朱偉一合計,不如跟妻子商量一下,拿兩個人這些年存的錢做生意。畢竟孩子出生後朱琪不再適合外出打工。他也不想一家三口常年分居。
說干就干,朱偉投上了所有的錢,在自家鎮上開了個小超市。
做生意要比種地打工都累,每天起早貪黑,生怕一不小心進了假貨。整整熬了一年多,超市才算有了起色。
05.
風風火火乾了四年,超市生意已經穩定。朱威成了十里八村嘴裡的「大老闆」,李琪的生活也開始惹人羨慕。
這個時候,李琪的弟弟已經20歲了。讀了個中不溜的大學,還交了女朋友。
作為姐夫的朱威,平時沒少接濟小舅子。小舅子談朋友的零花錢基本上都從他這拿。本以為他會知恩。卻沒想到他卻一直認為理所當然。
小舅子戀愛談了才半年,對方就要求他買房,說提前三年買房,一畢業就能結婚。畢竟很多開發商都是兩三年後才交房。
這個事情一提出來朱威就覺得可笑,還打趣說:「現在的小姑娘都怎麼了,結個婚要這要那。我當年娶你姐的時候,琪琪可是什麼條件都沒提。」
這句話本是玩笑話,卻被小舅子當著丈母娘的面接了話茬:「姐夫,當初我姐跟著你可沒少吃苦。你現在是大老闆,有錢就該幫幫我,我買房子還差30萬。」
冷不丁地來了這一句,除了朱威,在場的其他人絲毫沒有驚訝。他將目光投向妻子,卻見她正沒心沒肺笑盈盈地看著弟弟。
一氣之下,朱威說:「你說的不假,你姐跟我這十年確實沒少吃苦。弟弟,買房子這個事得靠自己。我不光有錢還有債呢,你要不要?」
說完這句話後,小舅子氣得扭頭走了。丈母娘也馬上陰沉著臉。回到家後,李琪問老公:「你怎麼能那麼說?往後我可怎麼回娘家。」
朱威嘆口氣說:「我知道你的難處,但咱們也要過日子呀。30萬可不是小數目。你不用擔心往後回去被親戚說,只要你回去我都跟著,看誰敢胡說!」
果然,每次朱威都跟著妻子回娘家。日子久了時候,之前的怨氣竟然消了,丈母娘不僅不提錢,還會好吃好喝堆著笑臉招待。
06.
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在相處過程中都會相互試探。一方不停地讓步,另一方便會得寸進尺。
無論是友情還是親情,彼此心裡都應該有把尺,來測量彼此之間的距離。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親人之間親的體現應該是不分彼此。卻不知道親人之間的尊重,便是保持距離。
太多婚前是「大孝子」的男人,在婚後成了「媽寶男」。更多婚前「最好的姐姐」在婚後成了「扶弟魔」。
這些標籤之所以截然不同,都是因為評判者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所導致。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扮演很多角色。想要人生美滿,就不能太追求「完美」。每個角色都做到八十分就挺好。
很久之後你會發現,記憶里的美好總是隻字片言,卻從來沒有太多關於金錢。
情感不應該用來綁架,而應該用來回味。
今日話題:面對親人的情感綁架該怎麼辦?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SaEvW4BMH2_cNUghu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