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有時候會忍不住問自己,人生的奔波究竟是為了什麼?
或許有的人為了夢想,有的人為了遠方,但並非所有的人都有具體的願望。太多人耗盡一生都沒能弄明白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自己想要的又是什麼。
有人說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簡單而直接,卻充滿憂傷。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不得不隨波逐流。成長就是妥協的過程,慢慢看清世界看清自己,逐漸麻木而後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
人生走到最後就會慢慢發現這一生最不缺的就是回憶里的遺憾。年輕的時候認為來日方長,中年之時忙著掙脫現狀,待到退休之後才慢慢發現生活的真相。
很多人的人生是從退休之後開始的,沒了學業和工作的壓力,不用委屈自己去做並不熱愛的事情,大把的時間只屬於自己。
這個時候才能逐漸看懂曾經的假象。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氣盛,鮮衣怒馬是少年。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每個人在年輕時難免要犯的錯。
《道德經》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在恰當的時間裡真正認清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多,人心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當年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處世之時也開始畏首畏足。
客觀地評價自己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帶著感情色彩去生活,想要自己別太主觀,就要時刻保持清醒,給自己定位之前也先了解一下自身的真實能力。
人到退休之後就會明白,離開平台自己真的算不得什麼,能力的展示需要場地,一個人身上出現光環,除了自身能力不虛之外,還少不了舞台的襯托和觀眾的配合。
智者早就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沒有人真心崇拜你
說一個讓人沮喪的現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心崇拜你。
一個人無論多麼光彩照人也終有暗淡的那一天,世界從來都不屬於某個人或某個階段,它的輪轉讓萬物跟著改變。
這就猶如粉絲追星一樣,有些熱情追著追著就淡了散了。
愛不會消失,愛只會轉移。追星的人追的從來都不是具體的人,而是自己心中的妄想和執念。
喜歡或許說不出理由,但那不代表原因不存在。具體的是人生,抽象的是情感。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崇拜是最純粹的感情,不摻雜任何利益甚至堅不可摧,可隨著時光的變遷,曾經的熱愛慢慢消散,當時間將真相展現出來的時候,才發現曾經所迷戀的也不過是普通和平淡。
人到退休之後就會發現,那些曾經追隨自己的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和重心,當生活環境發生改變,曾經被圍繞著的也會逐漸被邊緣化。
世界上沒有永遠,組成人生的從來都是短暫的碎片。
靠得太近的關係很危險
人與人之間,關係越好越需要保持距離。當彼此之間的距離無限縮小的時候,隨之而來的不是甜蜜而是窒息。
小時候以為兩個人的關係好就要好到穿同一條褲子,成長之後則發現所有靠得太近的關係都很危險。
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產生美的是陌生和距離,離得越近的人越能看清彼此身上的缺陷。
人無完人,即便是被自己崇拜的那一個人身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缺點,只不過在特定的時間裡濃烈的情感會化作一片樹葉,將你的眼睛遮起來。
能蓋住的是問題,我們可以視而不見也可以裝作喜歡,但問題就在那裡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更不會突然改變。
保持距離是自我保護也是理智的約束,沒有人能在生活的波瀾里全身而退。
鼎力相助不一定被感恩
俗話說:「升米恩,斗米仇。」這世上並非所有的鼎力相助都會被感恩。
若你將幫扶養成習慣,恰巧對方又對此感到理所當然,那麼所有的鼎力相助都不會被感恩,甚至還會在某一天突然化作怨恨。
退休之後就會明白,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若是凡事硬要分個是非曲直,那麼社會就會容不下他,各種非難隨之而來令人百口莫辯。
聰明的只懂得圓通處世,對於別人的遭遇既不會視而不見也不會鼎力相助。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提供一定的幫助,拿捏好度,就是最好的輸出。
或許會有人說,此舉頗有心機不實在。可縱觀古今就會發現,做人太實在不僅無法真正幫到別人,甚至在特定的環境下連自身都難保全。
人生中有太多事情需要早明白,明白方得安穩自在。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偶遇作者很輕鬆。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態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鬆,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