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是一年。
人生其實並不長,幾十年不過在須臾之間,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里有的人活出了自我,有的人卻備受煎熬。
做人就要活得通透,看清身邊的關係,看透自己的內心,在顧全大局的時候也儘量不讓自己受委屈。
很多人身在職場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做自己,畢竟生活就在那裡,無論內心深處與同事領導之間的感情如何,都要保證面子上過得去。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人們在職的時候對待同事親如手足,離職之後絕大多數成為陌路。
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拉近並維護感情的莫過於常見面,有的人會選擇約在外面,還有的人直接約在家裡,於是「串門」成了關係親密的體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喜好的圈子,退休之後大可不必再被面子牽制,儘量別再去以下「四個人」家裡串門。
表面關係的前同事
同事關係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字面意思:共同做事的關係。事情做完了,關係也就斷了。
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太多表面的同事關係,這種既算不上朋友又不是陌生人的關係常常會令人感到尷尬。
甚至有些時候要用對朋友的態度對待,卻無法像信任朋友一樣信任對方。
通常情況下,同事關係都很淺,在那些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日子裡,不得不盡最大的努力去維持表面禮貌的交集。
這種關係一旦分開,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彼此的八卦對象,畢竟曾經靠得很近,難免會互相了解到對方的生活。分開之後沒了表面的關係,曾經相處的痕跡難免成為茶餘飯後的調劑。
不要妄想同表面關係的同時做朋友,到最終後悔的只會是自己。
做人要明白,表面的關係儘量少走動,更沒有必要去串門。與人相處掌握不好度,只會遭人嫌棄。
曾經跟隨的老部下
人生在世,無論身處何地都不可能擁有絕對的平等。
人,生來就註定要被分為三六九等。並且在這些等級當中還存在小階層,放在職場上就是領導和部下的關係。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領導和部下的關係真的很好,畢竟我們眼中所看到的就是這樣。而事實上,那些好,只是表面上的好。
領導和部下雖然能夠在工作上配合得天衣無縫,但在感情上卻不一定就真的認可對方,因為有規章制度和職位高低在,所以彼此間無論如何都會給對方留有面子。
退休之後,儘量不要到曾經跟隨自己的老部下家裡串門,曾經的情分已經成為過去,當身份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身份之後,相處模式難免也會發生改變。
不想感受人情的落差,就儘量不要在退休之後再頻繁接觸曾經的部下。尤其是對方的身份地位已經有所提升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勢利眼的親戚
人老了之後,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突然之間時間一抓一大把,多少會有些不適應。
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想要走親戚,親情的美好還留在記憶中,難免會對串親戚這件事情充滿憧憬。
而事實上,人心多寒涼,人情多淡薄。親戚終究只是親戚,這份關係看似像家人,實則又不是一家人。
如若碰巧對方又是勢利眼的親戚,那麼退休之後去串門,註定會被冷落。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關於親戚關係曾寫了這麼一段話:「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這兩個字,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退休之後,別再天真地認為曾經那些堆滿笑臉往前貼的勢利眼親戚依舊歡迎你,不串門才是對這段感情最大的保護。
虛情假意的朋友
很多人會在退休之後突然發現自己並沒有朋友。曾經那些稱兄道弟的人再也沒了往日的熱情,甚至還有些人乾脆繞著你走。
人走茶涼在職場上太常見,畢竟當一段關係從一開始就是利用關係的時候,如果有一天失去了利用價值,那麼這份關係只能作廢。
做人要耳聰目明,不要同什麼人都交朋友,有時候你將對方當朋友對待,對方卻只將你當冤大頭。
退休和落魄皆能看清身邊的人,真心待你的人無論身居何位是何種身份,都不會將對你的熱情減少半分。
而那些虛情假意的「朋友」總會在你身份地位的光環消失之後第一時間翻臉不認人。
不要到虛情假意的朋友家串門,留下時間去做有價值的事,去見值得相見的人。
任何一段關係,如果彼此間只剩表面的客套,那麼串門就是對寶貴生命的消耗。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偶遇作者很輕鬆。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態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鬆,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