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過年偷偷回家的視頻讓人淚崩:回家是最美的禮物

一張聚焦於生活里的智慧、溫暖的桌子

桌子的私家音樂- 家來自桌子的生活觀00:0006:05


1


前幾天搭地鐵的時候,在地鐵上看到了許多提著行李箱的學生,我才意識到,又快過年了。


年前被大家提起來次數最多的兩個字,一定是「回家」,只是提起來思緒就會被拉到遠方的兩個字。

昨天刷抖音的時候,看到一個「偷偷回家時父母的反應」的熱搜話題,在裡面隨手點開一個視頻卻濕了眼眶:



視頻里的母親看到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兒子,一瞬間被驚喜占滿的臉龐,和像孩子一樣高興地跳腳樣子,那是一個母親對於自己日思夜想的期盼得到滿足最真實的反應,讓桌子隔著螢幕鼻子突然酸了一下。


還有微博上偷偷回家時家人反應的熱搜,裡面許許多多人的故事看得讓我感動不已。



過年回家,這四個字里藏著無數的情緒,是希望,是期盼,是欣喜,是思念。

在每年的春運里,遠方的人跨越山海,出現在每一種可能的交通工具上,晝夜兼程,風雨無阻的朝著家的方向前進。


在他們各個年齡段的不同面孔上,都帶著同一種表情:對於回家的期盼。





為什麼我們對過年回家這回事,有這麼深的執念呢?


2


回答上面這個問題之前,想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早年間在網上看過一段春運期間在火車站的採訪視頻,採訪對象是一位在橫店當了6年群演的大叔。


他每天輾轉在各個劇組,吃著簡單的盒飯,在許許多多的角色里演著不同的人生,一點一點把工資攢到了目標,然後準備回家繼續他的人生。

記者問他,或許再堅持幾年就能等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天,為什麼現在決定回家了呢?


鏡頭裡的他拎著為家人準備的大包小包禮物,笑的一臉踏實。


他說,我待過幾百個劇組,演過幾百個不同的人生,醫生、軍官、工人,我最喜歡的還是父親,現在的夢想就是做一個最好的父親。

這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呢,我們在外面有無數的身份,是員工是老闆,是形形色色的人,但回了家,我們只是父母的孩子,或是孩子的父母。

我們之前在後台徵集了一次關於回家的故事,有幾個格外想和你們分享一下:


@璇子 20歲,在北京讀書2年,四川人




剛考到北京來的時候,學校里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


在學校里,我聽不到熟悉的鄉音,每個同學似乎都是來自各個省份一線城市的精英。


鄉村出身的我,在他們面前總覺得有些許自卑,同時也感到非常迷茫,自己到底是為什麼在努力呢?

去年因為沒買到票回家,爸媽為了能與我團圓,帶著家鄉的腊味輾轉來到了我的學校。


看到爸媽提著行李在校門口微笑著向我揮手的時候,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寒窗苦讀考到這裡,是為了讓自己和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碗 26歲,北漂5年, 江西人




畢業剛到北京的時候,一個人孤立無援。在一個平台上做主播,每天對著或下流,或詆毀的評論和彈幕強顏歡笑。


每次回家的時候爸爸都會在門口接過我手裡的東西,說一句「等你好久啦。」,而我絕口不提在外面的壓力。


後來有一天,一個叫「小碗最棒」的人進了我的直播間,連著給我刷了很多禮物,還有很多鼓勵的話。


之後才知道,那是我爸爸。


我不知道從來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他是怎麼到處請教別人學著下了APP,也不知道他那幾句短短的話打字打了多久。


只知道了我不是孤立無援的,我明明就有最堅強的後盾。


那往後每一天,我都在等「小碗最棒」,然後對著螢幕說一句「我等你好久啦」。


@阿亮 28歲,北漂3年, 貴州人




來北京送外賣三年了,其實真的很累。


但每天晚上跟家裡人視頻,我看著兒子每天長大一點,學著說話叫我爸爸,我透著螢幕摸摸他的臉,那一刻我只想再努力一點,我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他。


我總是想,少回去一次省一次路費,兒子就能多買幾個玩具,幾件新衣服,就能多給他的未來攢下一點。


但我真的好想他,想他是不是又長大了一點,是不是又會說新的詞了,是不是也像我想念他一樣想我。


快過年了,買了最便宜的票,帶著一整年的期盼,路上的苦就一點都不覺得了。


@珉珉 32歲,北漂8年, 湖南人




離開家整整十年,從一開始為了生活不能回去,到現在想回卻回不去。


尤其是有了女兒之後,她三歲,我只見她的次數屈指可數,我們中間隔了一千公里,讓我也體會了一把我的媽媽是怎樣思念和擔心我。


在公司熬了幾年總算熬到了現在的位置,我不能丟下一切回老家。


我想在女兒長大前,給她創造一個最好的成長環境,讓她不必受我當年獨自闖蕩單打獨鬥的苦。


但我也想多回去看看我的孩子,也讓父母看看他們的孩子,更想放下所有壓力,去享受家庭給我的慰藉。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故事裡的人是你,也是我。

我們努力把自己放在城市人的皮囊之下的,其實是一顆滿懷鄉愁的心。


過年回家,是撫慰一整年最好的良藥,是卸下所有偽裝和壓力的唯一機會。




3


春節臨近,在一部分遊子滿懷欣喜踏上歸途的時候,也有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守在了遠方。


或許是因為回家的路費讓人捉襟見肘,或許是離家多年,早就回不去家,所以留在了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桌子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早些年我在外工作的時候,有一年因為實在太忙,一直忘了訂過年回家的車票,於是那年我沒能趕在過年之前回到家裡。

除夕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坐在出租屋裡,把被子裹得很緊,春晚演的是什麼節目,外面的煙花有多燦爛奪目,我都完全不想關心。


我把手機開了又關,關了又開,一直看著時間,只想趕在零點鐘聲敲起的瞬間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問聲新年好。

當電話接通,我聽到母親熟悉又溫暖的鄉音的時候,眼淚直接就掉下來了。


一瞬間,我開始想念許多東西,家裡簡陋卻溫馨的廚房,桌上那盤冒著熱氣的白餃子,圍坐在火爐邊上看著節目放聲大笑的親戚們......

如果真要計數的話,過年不回家的理由可以有無數種,但是,回家的理由卻只有一個。

回家,就是最美的禮物。




他們在臨近年關的每一個晚上,都盼望著你能夠風塵僕僕地走進家門,放下手裡笨重的行李箱,取下裹得嚴嚴實實的圍巾,大聲地笑著說:「我回來啦!」

他們會守在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旁邊,默契地不動筷子,等待著你提著大包小包,叩開那扇闊別已久的家門,然後在小孩兒們討要紅包的簇擁中慢慢入席。

他們在看到電視上播報惡劣天氣影響交通的新聞之後,會立刻給你打一個電話,一句句「你到哪兒了?」、「什麼時候到家?」的背後,藏著的是他們不加掩飾的期盼。

他們總會在你不知道的時間和地點期待你,因為對他們來說,你的歸來,就是最美好的新年禮物,所以,不要讓他們等太久。

這個世界上有人懂你的歸心似箭。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願每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都能早日歸家,與家人一起團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R1Lo28B8wMrh2Lime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