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醫經驗語錄李可

2020-04-16     經方學堂


中醫書友會 文/李可 | 編輯/小熊

編者按:李可老中醫,1930年生,2013年2月7日在山西病逝,享年83歲。李老擅用中醫方法治療危急重症,被稱為「中醫ICU」。他一生救人無數,這是他晚年醫話的總結。他說:我快入土了,別讓這些好東西失傳了。

特別提醒:本文提及之處方用藥,僅供中醫專業人員學習參考,中醫強調辨證論治,請勿擅自試方。



1 中醫有一句話俗語叫:氣為血之帥。氣和血的關係是什麼?他們絕對不是半斤八兩,氣血平衡,這個血能不能夠在血管裡面運行暢通、流動、運轉、把營養輸送到五臟的各個部位,就靠氣在推動它,領導它。


  假如沒有氣的領導,氣弱了就會出血。 當然這是比較清楚的例子,如果出現大出血,就有生命危險了,古人有一個對付的方法"已亡之血難以驟生,未亡之氣所當急固",就是說要趕快恢復陽氣的統帥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陰和陽的關係就是氣和血的關係。


2 牙齦出血怎麼治?就是給他補氣,比如用當歸補血湯,只有兩樣藥:黃芪與當歸,當歸是黃芪的一半。


3 有一個女大學生,月經期間,她沖了一個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塊,天氣特別熱,晚上睡覺的時候空調開的很大,結果從第二天開始,她就閉經了,月經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止痛藥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她找我來看這個病,我給她用溫經散寒的方法,很快就好了。


4 有一位同志問,膽總管結石怎麼治療?這個東西沒有現成的辦法,這個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陰虛還是偏陽虛,是氣虛還是其它方面的問題。用大葉金錢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另外用魚腦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如果這個病人非常的虛弱,一幅藥之內不能軟化,那肯定是陽虛,就把這個偏方加到四逆湯裡面去用。


5 有人身上的濕氣很重,一到夏天就發一些很癢的小包。這個東西濕氣很重,到夏天的時候陽氣就發。陽氣外發的過程,體內積存的那些垃圾,由內向外發是一個好事,不要管它,如果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另外,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參來代替洋參,完全不能。這種人在任何時候不要吃西洋參,有害無益。


6 現在治肝炎,開始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一段時間後,各項指標都達到正常,過後又會反彈。因為寒涼傷了病人陽氣,將來康復起來更困難。什麼是清熱解毒?有熱毒你才清解。中醫課一開始就強調"天人合一"、"辨證論治"的觀點。


  醫生要辨證,陰病用陽藥,就算不好,也沒有大錯。


7 我治100多例抑鬱症,基本就是四逆湯,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說有笑了。很奇怪,得病的很多是大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環境壓力比較大。


  我還計劃將這個方子,試用於運動神經元疾病(這是個頑症,不但外國人治不了,我們也治不了),這個方子加等量制馬錢子粉,看看會不會對起到一定的效果。


8 人的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內經》講:頭為諸陽之匯。陽氣就匯合在這個地方。


  高血壓,為什麼長時間治療不好呢,就是因為濁陰,(它)竊踞了陽氣的位置。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和過去講所謂"肝陽上亢"什麼的,不是一回事。


  血壓為什麼高?實際上就是機體有阻滯。機體是非常奧妙的,因為有阻滯,需要更高的壓力,才能夠供養末端,這是個物理原理。


  一般的藥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醫的方法要終身服藥,因為末端不斷向機體發放指令,我這邊不夠吃了,趕快給我送吃的,這個指令始終存在,所以藥要不停地用,你高一點兒我就給你壓下來,使機體末端始終處於缺血的狀態。用了麻桂以後,出了一身的汗,這個病就好了。


9 我們有好幾千年沒有空調的狀態,生活的非常好。自從空調出現以後,陰寒之氣頻頻進入體內。比如今天我從空調房出去了,外邊是一團火,然後再進入有空調的環境,馬上就發冷,感覺穿一件衣服都不夠。就這樣反覆的把寒氣一層一層的壓在體內,容易造成很多病。


10 南方人不得熱症的生活習慣問題。因為在南方几乎只有夏天,沒有什麼春、秋、冬。由於空氣熱,特別喜歡吃生冷的東西,他們常年的生活習慣就是喝冷飲,喝冰鎮過的汽水、果汁,沖冷水澡或者在睡覺的時候空調開的很大,睡著以後就受病了。為什麼南方人沒有熱症?而且大部分是屬於陰證、寒證、濕證?這些是主要原因。


  南方搞中醫的人啊,誤以為他們處在南方,處在最熱的地方,就應該補充一些涼的東西,其實是進一步傷害了陽氣。


11 我覺得現在我們國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湯"作為保健的東西,《傷寒論》裡面,最能夠對陽氣提供幫助的就是"四逆湯",少量的長期服用,這樣可以消除你長期積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內生的一些個寒邪;可以調整你的元陽,使其不受損傷;可以延年益壽。而且這個方子花不了幾個錢。尤其像一些陽虛引起的症狀性高血壓,都可以吃"金匱腎氣"丸,有一段時間就過來了。


  有那麼一個階段,是邪正相爭,你不要老查血壓,要問她有什麼感覺。很多現在認為的不治之症啊,其實都可以治好,像高血壓這一類,以及糖尿病和糖尿病引發的腎病、冠心病,其實是一回事。


  就是因為陽氣不夠,陽氣應該周流全身,通過陽氣的升降,來調節人體,使人的整體不受侵犯。這就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謂的正氣,就是渾元之氣,就是脾氣和腎氣加起來那個元陽,你把陽氣保護好就啥病也沒有了。


12 大城市中的人,起居節奏不太好,有些違反了我們民族古代傳下來養生的要領、原則和方法。比如睡的非常晚,過夜生活,整個生活都要集中在晚上十二點以後,一弄弄到天亮才睡覺。人和自然界是同一步調,當太陽落山以後,在10點鐘以前就應該入睡。陰陽顛倒,人的生活就不能和大自然同步了!那個時間正是人們膽經開始造血、清除體內垃圾的這麼一個時間。錯誤的生活理念,錯誤的生活習慣;


  現代人的疾病總體情況都是這樣,包括外國。我也看了好多外國人,都是這樣。 所以我說這個陽虛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陰虛的百不見一。有些中醫開方子的時候,思維也掉進了一個錯誤的圈子裡,那就是滋陰降火,結果越降越糟,雪上加霜。而我所見的這些病沒有一例不需要扶陽的。


13 陽氣是先天腎氣,後天脾胃之氣結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氣!很難分清哪個是中氣哪個是先氣。腎氣又稱元陽,命門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動力。一個健康人,他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有病,但是他臉色一般是一種蒼白灰暗的,不是非常紅潤。我們在各個機關、團體,特別是在飯店,看到的工作人員,長期在那種環境下生活,很多小青年兒的臉色非常不好看,但是並沒有發病。陽氣損傷的後果非常嚴重!


14 古人有個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鍋,腎氣為釜底之火,腎氣就是腎陽,就是鍋下的火,鍋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食物和水,火力不夠,這個水和食物怎麼樣才能熟得了?所以到最關鍵的時候,要照顧鍋底之火。保護少陰經的元陽,元氣不要走散。


15 過去認為中醫的治療手段是"一針,二灸,三服藥",因為針灸那個東西,幾乎不需要花錢,就能解決好多問題,高明的針灸大夫,可以通治百病,只要他判斷準確,紮上幾支針,把上下、表里調一調,這個病就好了。而且針灸也是急救方面的重要手段,在這方面針灸比那些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快得多。一旦你穩住,先讓這個人有命,然後再服藥,就能把他救回來。


16 孫思邈自己中風以後,完全不能動,他就口述一個方子,讓徒弟幫他磨成粉,做成"煮散",什麼叫「煮散」?就是一副中藥,打成粉,分成若干個包,一天幾包,放到水裡邊煮開了,然後連湯帶藥喝下去。這個比湯劑稍微慢一點,但是比丸劑又快。


  孫思邈一天吃四服,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時候他自己起床了,這證明"大小續命湯"在治療中風範圍的病是絕對久經考驗的。


17 其實中醫本來就有一整套的急救的方法。你說《傷寒論》是怎麼來的,那就是在大型瘟疫當中總結的成功經驗,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方法……


  這些都講得非常清楚, 但為啥後來中醫能掌握這些方法的人很少了?就是從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帝國主義看中了這個大市場,要讓他們的醫藥來占領這個市場。這是個大買賣,發大財的事兒啊。在這種境況下,中醫的生命力就逐漸被消磨,最後……


18 中醫絕對不會從什麼動物實驗中得出什麼高招來,那完全是徒勞,完全沒有用!活著的人,不但和那些個小動物不同,而且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模式。絕對不可能像西醫的那種,研究一種藥,大家都能吃,中醫沒有這個。


19 他們用鎮肝息風的辦法,沒有治癒一例中風病人(笑),一個都沒有。急性的他們也救不過來。你像我們主張治療急性中風,昏迷不醒就是用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一大堆的劇毒藥,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可以毒死一百頭牛的這種東西啊,喝進去就好了。(笑)


  現在的藥理學啊,主要就是西醫的藥理學,一味藥要想使用,先得把這個藥裡面含有哪些化學成分,這個化學成分經過研究主要針對哪些病,要搞清楚了,才能把它拿來用。


  中醫現在用藥也要考慮這個啊,你不考慮不行啊,藥典就是法典,一旦超過藥典的規定劑量了,那不是犯法嗎?


  所以中醫問題需要改動的太多了,那幾乎就是一場革命!


20 所謂的古中醫學其實都是漢朝以前的中醫學。漢唐以後由於好些人誤解裡面的主要觀點,所以中醫走向了歧路。近現代的、西化以後的中醫,有好多錯誤的看法。


  我們古代的中醫,為什麼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為什麼古代中醫大病小病都看,而且最擅長治療急症?這是由於歷史原因發生斷層,沒有傳承下來,我是很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碰出來的,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方法穩妥可靠。


21 2004年在南寧的時候,劉力紅帶著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來,單純嘗附子。看看到底人體對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麼反應,看看會不會像現在科學成分講的附子有沒有那麼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嘗附子的過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


  我們這代人用附子都有親身經歷,我們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嘗藥。而且2005年以後凡是大劑量長期服用附子的病人,我讓他們每個月做生化檢查,看看有沒有肝腎損害。檢查結果全部沒有,而且長期的血尿,尿蛋白,經過長期溫陽,這些東西都沒有了。 (非專業人士請勿擅自試藥)


22 那麼中醫復興的路在什麼地方?我說不是現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而是東方。


  中醫生命的靈魂是中華文化智慧的結晶,走易經與內經結合(而絕對不是中西醫結合)。


  重視傷寒雜病論,醫聖張仲景創立六經辨證一整套的理法方藥,統病於六經之內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醫學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23 如果中國不很快成立一個能自主的中醫部,大刀闊斧重新收拾中醫這個爛攤子,那中醫就沒的救了,只能是一天不如一天。


  體制方面的最大弊病是對中醫的認識被割裂了,也就是全盤西化--外國人怎麼做了我們也怎麼做,可是外國人做那是西醫的東西啊,你把它框在中醫身上 那完全不適用啊!我們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去向短短几百年的西方國家靠近。如果他是真理,那當然我們可以靠近,他完全是右的東西,我們還非要框到他們的框子裡,去研究我們的中醫,實際上這個路子的最後結果就是消滅中醫,只能是這麼一個結果。


  民間可能還有堅持中醫的人,從正規大學裡面系統培養出來的一代人,不敢期待嘍。因為現在完全是按照西方的模式來辦中醫學校啊,理論和臨床都分開--講課的就是教授,哇啦哇啦,講就行了,你給他個病人他也不會看;臨床呢,又是另外一套。西醫是這樣教育的,但是中醫用這個方法那絕對失敗!


24 現在把脈很多就是個樣兒,看上去是看脈呢,其實腦袋不知道想啥呢。然後他問你,你怎麼回事,你說了半天,他把那個脈早忘記了是啥了。所以判斷脈的時候啊,要讀彭子益脈法,很有特殊啟發作用。他那個方法特殊,病人坐在對面,兩個手平放,這六部脈,心、肝、腎、肺、脾、命門,哪一路脈獨特,就是那個地方有病。


  有一個將軍去找梁秀清看病,其實也不是看病,本來是計劃砸他那個牌子。這個將軍進去以後,梁秀清一般不許病人講話,他就看脈,看了半天以後啊,他說你這個背部太陽經第幾個穴位那個部位啊,有一個異常的東西,不是你本來應該有的,這個將軍就驚呆了,說我那是個彈片,正好在那個肺和心的中間。


  人體的脈象啊,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一個循行的路線,循行到哪一個部位不通的時候,他那個脈象就會出現很突然的變化,他就能抓住那個東西,就給你斷定了,告訴你,你哪個地方有病。


  這個方法失傳了,沒有人能知道。


特別提醒:本文提及之處方用藥,僅供中醫專業人員學習參考,中醫強調辨證論治,請勿擅自試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fXHjnEBiuFnsJQVxT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