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vs央視:誰才是「上鏡臉」終極考驗?頭大臉平的普通人真的上鏡必死嗎?

2020-09-27     美即是正義

原標題:1818vs央視:誰才是「上鏡臉」終極考驗?頭大臉平的普通人真的上鏡必死嗎?

素人也能憑顏值上熱搜嗎?

還真可以!

比如這周, 1818黃金眼挖掘的小張就憑一張帥臉上了好幾次熱搜:

他跟物業起糾紛,網友評論:看封面就知道是物業的錯,因為帥哥不會有錯

有句說句,小張的顏值確實出挑,在沒有精修的1818紀實鏡頭+浴室死亡燈光下,依然看得出帥:

側臉和半側臉都很不錯

但聞風而動的網友考古時卻發現,他的 自拍效果差好多——甚至還不如1818里的實拍!

不能說不好看,但真的也沒有很帥

不僅如此,大家後來發現,小張的職業是淘寶主播,又考古到了他的工作場景——也 不如1818帥

身高是夠的,但這麼看腿確實不長

為什麼明明是 死亡鏡頭+打光+沒特別找角度,小張反而在1818里顯得特別帥

有人說是因為動態與靜態差異——由於 凍臉效應,人普遍動態比靜態好看,這就是為什麼視頻往往優於照片。

對比下小張的動態,確實比上面的靜態要出彩不少,笑容和牙齒好可愛:

一開始也不太行

但更大的差異肯定來自於 鏡頭

有些人生活中好看,有些人上鏡好看,這點大家都知道。

但即使同在鏡頭下,有些人硬照美無敵,有些人則在 央視型照妖鏡下反而美得出眾——本周喜提熱搜的央視主持王冰冰就是個典型例子。

很甜,直男們紛紛星星眼

普遍觀點認為,能撐住1818或央視照妖鏡級鏡頭,一定是因為 硬體過人,沒有精修圖後期添水分——王冰冰被盛讚,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這種觀念。

但講道理, 上央視好看和硬體出眾之間,真的可以畫等號嗎?

一個明顯的反例是楊紫,由於 頭身比在演藝圈較虐,紫妹上鏡合影經常是吃虧的:

跟趙麗穎那張你們看煩了,這張跟關曉彤的也……

但豆瓣網友發現,在央視鏡頭下,她反而顯得 很恰好很耐看

狀態很好

而更有意思的是,這種好看甚至不怕比較——

跟其他女明星對比上央視的效果,楊紫反而顯得 最女主最舒服

相比之下,別的反而不太對勁

也不止是楊紫,之前看元宵晚會時,就有不少讀者反饋,說李沁上央視比平常美好多:

單這張來說,覺得不輸娜扎誒!

為什麼有些人自拍好看,有些人硬照無敵,而有些人反而在照妖鏡鏡頭下熠熠發光?

要上鏡好看,需要哪些長相特徵?明星和普通人的顏值究竟差在哪,又差多少?

普通人想 像明星一樣出眾,著力點應在哪裡?

要回答以上問題,就一定要看今天這篇推送啦!

01

上鏡好看一定要頭身比優秀?

怎樣的人上鏡好看?明星比普通人優秀在哪?

老讀者一定會第一時間反應「 頭身比」。

上鏡不像接觸真人,我們對高矮大小的感知往往需要通過比例達成——換句話說, 上鏡看得是視覺效果而非實際硬體,而視覺效果往往依賴比例

最直觀的例子,明星未必比普通人更高,但在 大比例(如頭身比、頭肩比)上往往顯著優於普通人。

跟粉絲合影時,明星和素人差異很明顯

明星之所以為「星」,不僅要求顏值更高,更要求一種「 星味」,一種 區別於素人的第一感覺

頭身比優越雖然並不必然指向美貌(俞飛鴻頭身比不如呂燕),但往往指向「出眾感」,有利於塑造星味。

吳磊和男主持人,不看臉只看大比例都是兩種畫風

而做明星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的同事們普遍擁有出眾的比例,只要自己比例稍遜,就很容易被「艷壓」——普通人的出眾可能只是明星的及格線。

沈月和李沁其實單看都不錯,但合影就……

公平點講,「感覺上被艷壓」和「硬體全輸」真不是一回事——

任何明星站模特旁邊都要吃虧,但這顯然 不代表後者美貌度碾壓前者

高圓圓美貌度絕對在線啊

打個比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你通過速度能贏,不代表你力量技巧等方面全方位碾壓——一單還一單。

優秀的頭身比當然有助於上鏡好看,特別是合照效果:

整體感覺矮一截比例也不好,可能都不會留意到細節

但本時代上鏡審美對於頭身比的執念,一定程度上是自我加強的:

先是因為想要驚艷想要星味,偏好頭身比更好的人,而當 大環境如此之後,正常大小的頭部和骨架就容易顯得格格不入——頭身比由此顯得愈發重要。

楊紫本身算不上大骨架,但在肖戰旁邊確實顯得偏壯

但這是否代表,優秀的頭身比是上鏡好看的必要條件呢?

其實也未必。

簡單例子,上一輩演員中,頭身比差的大有人在,但 大家都那樣,和諧度比較高,也不會覺得問題很大。

俞飛鴻焦恩俊同框,效果也挺好

脫離特定氛圍場景,即使單論上鏡效果,也 並非臉越小越好看

蔡徐坤臉真·超小,但這張反而顯得有點小得過分

前面說 「頭身比重要」,是針對全身照、合照、同框,其實跟上鏡好看程度並不必然等同

以沈月為例,不看合照只看單人,其實她整體效果並不差。

當然不屬於很出眾很有星味的那種

鏡頭切到肩膀或臉部時,即使是央視照妖鏡,效果也相當不錯:

所以大比例差不能上鏡嗎?真的也未必

甚至,即使在合照時,比例對整體效果的影響也並不那麼絕對——

前面說過,大比例是通過「出眾感」來製造贏面的。 側過身子弱化頭肩比,用笑容營造視覺焦點,頭身比虐未必等於輸光輸盡。

這張我覺得沈月沒輸,雖然頭身比還是虐

對於審美標準,很多人都是不假思索的接受,但其實,如果要做時代審美的主人而非奴隸,就一定要意識到一點——

任何審美觀或者標準都並非絕對,有其理由,也有固定的配適範圍——用大家更熟悉的表達, 特定審美標準配適特定氛圍

簡單例子,大家現在都覺得頭身比優越是美貌必然條件,但其實這一要求也是有原因和配適氛圍的。

上一代明星多為影星,賞心悅目又貼合角色即可,硬體限制並不太多,因而更能百花齊放。

更多是合家老少都能欣賞的端正型

而這時代的明星,商業價值往往與硬照和時尚造型效果掛鉤,這其實在倒逼明星在硬體上向 小頭寬肩的模特靠攏。

要穿衣好看,要頭小要身材比例優越,不然就只能「接地氣」,較難有時尚感。

電視劇女王一般很難兼得時尚感,因為電視劇要求的審美是大眾感親和感,孫儷和趙薇大比例都一般

而要硬照出彩,需要 頭小臉小四肢修長,纖瘦顯出輪廓質感。

不然擺個Pose都顯得手腳哪都短,很難有仙氣

胖一點未必真的就丑很多,但氣質上容易 ,沒有時尚環境要求的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 出塵感

典型例子四字,稍微胖一點,氣質就從叛逆少年變成家好月圓棒小伙:

髮型也要背鍋

而要懟臉大圖好看,需要 五官精緻,所以現在的明星五官比起上一代普遍更精緻。

唐國強當年被稱為奶油小生,但今天,不以精緻著稱的范丞丞都比他精緻

簡而言之,我們目前認為理所當然的審美標準,比如 頭身比、輪廓鮮明、五官精緻等,其實都是有其配適範圍的。

這些硬體,匹配的是 精修、硬照、參加活動全身照好看,對應需要時尚感和高冷感的氛圍,綜合起來,讓整體更有 星味,更區別於素人。

但換到央視, 鏡頭上往往使用現實感強的半身,所配適的審美也就發生了變化。

楊紫顯然更符合這種氛圍要求的硬體

由於角度和打光現實,「央視審美」其實蠻 接近日常的,需要 端正、舒服、乾淨、耐看

不端正在硬照里有時可以構成一種奇異的表現力(比如舒淇的寬眼距),但在央視氛圍中,絕對是 端正者勝——端正甚至比美貌更重要。

李沁未必美貌贏過唐嫣,但以這張效果是好看很多

包括蔡徐坤,雖然臉很小,但是因為臉較V且頭型略平,如果光線髮型不對就很像三角不端正——要端正了在央視鏡頭才好看, 光臉小沒用

左邊髮型不給力,而且光線顯得臉過V,反而減分

這種半身照,由於看不清五官細節,所以五官精緻的人未必有加分,上面AB就吃虧在這點。

而現實感的打光和角度,讓我們無形中把應用場景從「夢幻明星」換成「面對面日常」, 濃妝、過度濃艷的五官、過於瘦削的面頰都是減分項——

羅雲熙這臉頰這麼看實在是太瘦了,五官也有點過大的感覺

在這種氛圍要求下, 圓潤一點健康一點反而更耐看,紫妹恰好符合這個標準:

她在央視鏡頭下真的不錯

說到這,相信你多少能get到「每種鏡頭/氛圍都有其偏好的長相硬體」,由此我們再來看開頭的小張。

作為模特,小張的 大比例當然是不差的,頭明顯偏小,肩膀也夠寬:

所以能做主播啊……這年頭好看真的很難被埋沒

但如果按明星標準去卡,他的大比例也明顯有短板, 全身比例顯得腿短

如果是這兩張,估計很難上熱搜

1818鏡頭固然是更現實更未經美化的,但並不代表著對他沒有加成。

由於採訪需要,受訪者多為半身——這恰好是他的 優勢角度和範圍

看得出頭小、脖子長、肩寬,看不出腿不長

從這意義來講,小張帥是真帥,但1818鏡頭也是 真放大了他的優點,而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1818鏡頭減損了他的帥氣,所以本人還要更帥。

當然,他還有另一個優點是立體,這點也長期被作為上鏡好看必備——

02

上鏡一定要立體嗎?能整嗎?

大家可能都看過那種見過明星真人的爆料帖,有明星被說比照片好看很多,也有美貌明星被說完全不起眼——但基本的共識是,明星真人都 很瘦、臉很小、很立體

比如鄭希怡李維嘉吳昕,在演藝圈中都不算特高鼻。

上鏡效果也還好

但從大家更熟悉的自拍角度看,這仨的鼻子都遠遠高於普通人,包括 輪廓整體的立體程度

臉的縱深夠,眉骨眼窩也都很鮮明

還有之前說過的老梗,高圓圓鼻子在演藝圈只是偏高,但合照可見,鼻子比路人男生都高。

但平常也不會特別覺得她鼻子很高

看完前面的分析,不難理解,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是環境氛圍所要求的。

一則,現在的 審美偏好搶鏡和氣場,立體輪廓顯然顯得更艷麗更有氣場

甄嬛雖然臉大,但輪廓結構清晰,一看就是主子

二則,鏡頭是把三維壓到二維,會一定程度上 削弱立體感——本人立體度是8,上鏡可能只有5,所以本人要非常立體,上鏡才可能剛好。

典型例子居老師,看側面合影他鼻子絕對是偏高的。

加上眼窩深,其實整個立體度很夠了

但上鏡效果只看正面,沒有光線輔助,其實看起來相當平,正面幾乎看不出眼窩有多深邃,鼻子看著也不算高。

不是說正面效果差,但比起側面,確實感覺平了不少

包括熱巴,她高鼻子幾乎是共識了,但在特定光線和角度下,鼻子甚至會顯得扁。

鏡頭會削弱立體度

回到開頭說的小張,為什麼簡妮我說1818鏡頭反而加成了他的顏值呢?

首先,首訪角度是 側面,很好地 凸顯了他優越的鼻子,這光線雖然很詭異,但側光反而讓他 輪廓鮮明的優點放大了:

這兩張真的很帥

但換到 正面,就能看出他鼻子雖高但鼻型不算太精緻, 鼻翼有點寬,正面顯扁,反而看著臉平。

如果採訪都這個角度,可能就不會紅上熱搜

他之後的自拍其實也是這個問題,多為正面,沒太強調側面立體度優勢,自然很難驚艷。

靈魂發問:男人的自拍是不是都是左邊那個樣子

但只要找對角度,然後跟1818一樣呈現一種不經意的側顏,整體顏值又蹭蹭地向上漲:

感覺右邊更帥些,因為右邊的不經意感更強

類似的還有另一位1818男團成員,愛妻號小劉:

講真這個身材很可以啊!

類似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臉骨飽滿、眼窩深、鼻子高,1818鏡頭剛好凸顯了這些優點。

是骨相帥哥沒錯了,就是顴骨略微有點點凸出。

但換到正面,不難看出他鼻子其實有點短,五官精緻程度也不算太高,氣質上有點憨,也不是當下審美偏好的精緻型——正面其實比較吃虧。

老婆好漂亮!可以說金童玉女讓路人恰檸檬的一對了

總結一下, 輪廓立體確實是有助於上鏡好看的—— 側顏加分,正面也不至於顯得太平。

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所以立體的輪廓能整嗎?

這裡必須cue另一位1818男團成員,整容的小陳:

局部效果,眉眼那裡還是挺立體的

公平點說,比起整容前,他的立體度肉眼可見的提升了,上鏡效果也比之前好不少。

雖然自拍不太客觀,但前後也都是自拍對比吧

但要說他after的狀態,就很立體很上鏡,那也真的不是——

老讀者應該知道, 人的立體程度其實是大骨架+細節,大骨架很大程度上靠天註定,後天能修正的更多是細節

有人天生一張平薄臉,即使加上眉骨鼻子等細節, 整體感覺依然是偏扁的,即使不討論是否違和,立體度跟上面飽滿型的小劉小張沒法比。

這個男生就很典型,平薄臉+高鼻子,但不少角度還是能get到臉平

而能成為 明星中的骨相帥哥美女,立體度往往是絕對過關的,無論後天有沒有調整, 先天大骨架基本沒有方向性問題

簡單例子,說起臉偏平輪廓感不足,吳亦凡的臉型其實跟上面這個小陳有點相似。

但如果都拿紀實鏡頭對比,會發現整個骨架差很多:

能get到嗎?

雖然臉都很小,但吳亦凡的臉骨感覺是 往前長所以窄,整體窄小但立體。

這小兄弟的感覺則是 往兩邊長但沒長多少所以窄,整體骨骼發育程度低,雖然小但顯得 很平撐不起來——這就是大骨架上的差異。

特別平薄的臉型其實很挑角度,上鏡好看的立體需要大骨架+細節,多放兩張帥氣的小吳:

本身骨架中等立體,加上優越的眉骨鼻子,就立體且協調了

但這當然不代表 平臉就一定不上鏡,或者上鏡就一定不好看——典型例子周冬雨。

鏡頭角度,可見她臉幾乎談不上什麼輪廓感,眼窩、鼻子、顴骨都沒什麼起伏感的。

立體度跟楊冪對比很鮮明

但比起用濃妝加強立體度(加強了能跟天賦優越選手比嗎?不能),她很聰明地選擇了 借力打力,利用本身平輪廓顯柔和親切的優點, 加強甜美與親和度

是不立體,但還是好看

開頭出現的王冰冰更是翹楚了——

看早期更容易看出初始硬體,可見臉平,輪廓不算立體。

右邊的側臉感覺被刀削過一樣平,起伏感很低,正面也偏寬,眼距寬加重平寬感

如果單用時代審美或上鏡審美去框她,很容易得出她應該來個眉骨鼻子鼻基底三件套,最好再配合割雙眼皮,提升一下五官精緻度。

但恕我直言,不考慮鏡頭真人差異,這張臉純硬體也就是個大學班花水平, 立體度精緻度不僅欠奉,而且很難大幅度提高

撐死級花,校花估計都有點夠嗆

但即使是相對不起眼的早期,也可看出姑娘 天生的優勢:下垂笑眼非常親和,笑容也十分甜美。

比起跟自己的先天輪廓過不去,她後期著力點主要在 膚色與精緻度——

劉海讓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五官,原來五官顯得太小太淡(來源:抖音@央視新聞)

在保留平臉帶來的親和感基礎上,為了緩解小而不精緻的五官帶來的平淡感,她了 加強了膚色,並大膽運 用顏色讓整體更「搶眼」

小五官真的需要顏色和自然地強化五官

通過髮型和妝容細節提升精緻度,讓整體更洋氣,從而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個四不像的其他人——思路很值得表揚。

不過有一說一,她側面臉骨也還不錯(來源:b站@追風聯盟)

當然,王冰冰會做這樣的選擇,一定程度上也因為她面對的更多是央視鏡頭,而非明星的紅毯精修鏡頭。

如果 看重自然感和舒服感,其實並不適合對先天輪廓進行逆天改命式的重塑,無論是通過整容還是妝容——

明星的妝容往往是匹配特定光線和後期的,濃重的鼻影側影反而顯得人很精緻立體。

精修圖完全不覺得髒

但央視這種 日常感打光和鏡頭下,濃妝其實是違和的(同理日常生活),更有甚者,妝太濃時反而讓人只注意到妝濃,而 弱化了本身的美貌

這兩張,我就看這倆鼻影了

從這點來說,不難想像,靠濃妝大幅增加立體度的明星,上央視或類似紀實鏡頭經常會減分:

這張AB真不如旁邊兩個看著舒服(來源:抖音@春晚)

而比起濃妝顯尷尬,上這種鏡頭一定要 尊重本身硬體和端正乾淨的審美,寧願平一點,也不要顯得妝大於人。

宋祖兒靠天生立體度撐,歐陽娜娜和宋軼都沒有過分加強立體度,整體效果就還好 (來源:抖音@春晚

不僅如此,女明星要求的搶鏡和艷麗,其實需要 更緊湊的五官比例

但這種長相特徵雖然有助於「搶眼」,但與端正舒服背道而馳——央視鏡頭下,這類長相反而容易顯得 侷促和過艷,從而顯得不夠舒服。

這還是加了濾鏡了,就感覺那么小一張臉要擠這麼多五官和輪廓,實在太擠了不舒展的感覺

由此,很難說上央視丑很多的明星,一定是硬體有水分——雖然「照妖鏡」的形容很有點這個意思。

與其說是硬體不行被打回原形,不如說這類人往往沒有意識到 央視鏡頭所配適的是另一套標準,沒及時調整妝容和狀態,自然效果不好。

張天愛這妝精修挺好看,紀實效果就emmm

所以你說,上鏡需要立體嗎?立體確實大機率更好看些,但在央視等紀實感鏡頭下,其實 輪廓立體並不是必選項

天生不立體,也 未必需要整容才能上鏡好看(整容也未必能根本性改變),借力打力永遠比逆天改命要來的容易,普通人和明星所需要應對的場合不同,其實真沒必要照搬明星的審美標準——咱又不走紅毯嘛!

這期聊了頭身比和立體兩個上鏡標準,如果大家對這個話題有興趣,下期繼續聊(其實更重要的)骨肉皮相與上鏡,素人與明星顏值差異等等——

想看記得點「 在看」加速咯!下期見!

想看更多關於上鏡好看分析?

鏡子or相機哪個裡才是真實樣貌,不上鏡什麼樣 / 什麼人會上鏡臉胖10斤

明星和路人顏值有壁壘嗎?

—怎麼畫出上鏡臉?

—如何用氛圍加成美貌

商業合作/轉載申請,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eTS0nQBURTf-Dn50o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