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遠古社會,我國先民就存在著一種幼稚的夢魂觀念,以為做夢是靈魂離身而外游,而靈魂外游又為鬼魂所指使。[1]古今中外無數的思想家、心理學家、文學家對夢進行了多次探討、闡釋和表現。在明清兩代的文學作品中,寫夢的作品更是俯拾即是,如「臨川四夢」、《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等。作為清初世情小說的代表之作,《醒世姻緣傳》的「幻夢寫作」運用較多,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小說一百回中共記錄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個夢境,且從內容上來看,多數為鬼神託夢。
如此大量地寫作相類之夢,這在明清小說乃至小說史上都不多見,這一寫法的寫作效果如何?為此,我們有必要針對「幻夢寫作」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探討。
一、幫助作者實現了其宣揚因果業報等的寫作願望
《醒世姻緣傳》以冤讎相報為出發點、寫出了一人兩世的兩種姻緣故事。前二十二回以晁大舍為中心寫出了前世姻緣,二十二回後以轉託的狄希陳為中心寫了今世姻緣。統觀全文,可知,今世姻緣是前世姻緣之業果。
從全本小說的內容來看,作者有著很重的前世今生果報觀念。宣揚因果報應觀念、懲惡揚善,是作者的一個重要寫作動機。所謂「寫作動機」,指的是激發人們去寫作的原因。其具體表現為引發並維持人們寫作行為的願望、目的、意向、打算、衝動等。[2]先不論作者的這一思想先進與否,「幻夢寫作」無疑對作者宣揚因果報應這一寫作願望的實現起了很大作用。
在第三回中,晁大舍打獵射死狐仙,其公公兩次深夜託夢,知會他所打殺狐仙的來歷並提醒他躲避狐仙的報復。在寫夢的同時,作者同時還寫了珍哥夢醒之後頭疼難忍,公公家堂顯聖等來印證所夢非假。在第二十回中,晁大舍因與唐氏私通而被唐氏丈夫小鴉兒殺害,託夢晁夫人。此處,表面看來是晁大舍咎由自取而被小鴉兒正法,實則是狐仙借小鴉兒之手對其進行的報復,這從晁夫人夢中晁大舍的「狐精領了小鴨兒殺得我好苦。」這句話可以明顯看出。第四十四回,狐仙托生之薛素姐在嫁於晁大舍托生之狄希陳的前夕,夢見被換心,從此脾氣暴躁,開始了對狄希陳的折磨報復。第一百回狄希陳夢見自己和薛素姐怨恨消除,並被發落完畢。至此,狐仙與晁大舍的這條全文核心冤報鏈條線索寫作完成。
從前文的敘述中,可以發現,對於晁大舍和狐仙的因果報應鏈條寫作來說,作者幾乎把所有重大轉折都用夢來闡釋或者強化,並在寫夢的同時,有意運用了一些技巧,使讀者相信作者所寫的幻夢是真實發生的事實。但夢終究是夢,和現實相比,終究難以讓人完全信服,這就給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造成了一種似夢非夢、似真非真的撲朔迷離之感,同時在更深層面上,似乎也營造出了一種人生如夢的恍惚之感。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宣揚了作者的因果相報思想,另一方面也使全文有了如夢如幻的神異莫測之感。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幻夢寫作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作者有力地實現了其宣揚因果業報等的寫作願望。
二、豐富了全本小說的寫作藝術技巧
《醒世姻緣傳》作為一部優秀的世情小說,其寫作藝術成就頗高。而其中多次出現的「幻夢寫作」也以其獨有的特點,為全本小說寫作藝術技巧的豐富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 「幻夢寫作」強化了全文的結構
《醒世姻緣傳》的基本結構是雙線平行,在「果報」的觀念下演繹「惡報」和「善報」的故事。在具體操作中,「惡報」發展成為主線,而且主題轉換成為妻子對丈夫的凌虐;「善報」萎縮成為副線。在主線和副線之外有許多軼事和一些獨立的議論。[3] 作者大量的幻夢寫作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這種雙線平行結構。上文所述的幾乎貫穿全文的晁大舍與狐仙之間的因果報應鏈條,即使不看全文,單看這一連串的「幻夢」也可輕鬆理清。當然,在幻夢之外,作者也用了大量筆墨去演繹這個因果鏈條。故而,幻夢寫作在結構方面的最主要作用便是強化了這一線索,使其更為凸顯。
(二) 「幻夢寫作」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在第九回中,計氏被晁大舍與珍哥逼得懸樑自殺,向父親及兄長同時託夢,一方面強化了計氏屈死這一事實,同時也表現了計氏死不瞑目,誓要父兄為其報仇的心愿。通過這個夢的寫作,使得計老頭明白女兒是被逼致死,從而輕易識破晁大舍的謊言,並引出了後文計老頭與晁大舍的官司糾葛。在第三十回中,計氏因無法找到替身不能投胎,兩次託夢求晁夫人超度,以使其重新托生。計氏作為兩世姻緣的重要角色,她無法托生,再世姻緣自是無法進行。計氏只有通過託夢,得到晁夫人的超度之後,才能再世為人。唯有如此,小說也才能繼續進行下去。所以在此處看來,計氏託夢對小說情節順利發展意義重大。「幻夢」寫作使得全本小說的情節發展自然順暢,少了許多突兀之感,同時也豐富了文章的情節,使得整本小說更具張力。
(三) 「幻夢寫作」設置了懸念,同時也對後文的情節發展做了鋪墊
在第三十回中,計氏得晁夫人度脫之後,再次入夢,告訴晁夫人她的托生去向及來世業報情況。從此夢來看,可以大概了解晁大舍等人來世的情況,但是具體狐精和計氏將會如何凌虐晁大舍的轉生,還是不得而知,此夢可算是設了一個懸念。同時,此夢的發生也為後文的再世姻緣做了鋪墊,使得再世姻緣自然進行,毫無突兀之感。
第四十四回,原本溫婉賢淑的薛素姐,在嫁給狄希陳的前夜,忽然夢見自己被換心,從此變成惡婦,此夢使得人物性格的極端轉變十分自然,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懸念:薛素姐被換心之後到底變成何種悍婦?又會如何虐待狄希陳?這無形之中便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使得後文的情節更具吸引力。
三、迎合了讀者口味
從表面看來,任何寫作都是作者在那裡匠心獨運,但它並非作者單純的自我表現,而是在與潛在讀者交流。[4]《醒世姻緣傳》是一部世情小說,它面對的讀者是廣大市民,所以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就必須考慮廣大市民的接受心態、接受習慣、接受能力,採取相應的寫作策略。
由於中國古代人體科學和心理學的發展一直相當緩慢,整個古代社會,人們一直視夢為難解之謎。占夢術的流行,更加強了夢的神秘性和迷惑性。這也就更加刺激了人們尋夢、釋夢、探究夢的獵奇心。[5]在明清時期,占夢、祈夢之風更為盛行,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夢書如《斷夢秘書》、《夢占元解》等,同時也湧現出了大量的占夢理論家如劉基等。《醒世姻緣傳》通過「幻夢寫作」這一世人容易接受的寫法,表達了他的「善惡有報」的思想,從而警醒世人向善。
世情小說因是作者的獨立創作,不像歷史小說那樣在出世之初就因前人的「說書活動」而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和讀者基礎,所以,它想要吸引到潛在讀者,就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很顯然,《醒世姻緣傳》中的「幻夢寫作」是其一大亮點,是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的一大動力。文中大量的「幻夢寫作」迎合了當時市民階層的需要,從而促進了《醒世姻緣傳》自出世以來的暢銷。
四、「幻夢寫作」的不利影響
《醒世姻緣傳》的「幻夢寫作」確實為全本小說增色不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缺憾和弊端。
首先,作者寫的「夢」過多,給人以冗繁之感,難免會給讀者造成審美疲勞。 且書中寫的大多數是鬼魂託夢,不夠有新意。
其次,作者多次用夢提前泄露即將發生之事,這樣寫作,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像前文所說,設置懸念,並為後文的情節做鋪墊。另一方面,也難免給讀者造成重複之感。如第三十回,計氏託夢告訴晁夫人自己來世將要做狄希陳的妾,而狐精會做他的妻子,以報前世之業。提前泄露「天機」。使得後文的情節發展變得理所當然,小說情節曲折緊張度也大打折扣。
再次,作者多次進行「幻夢寫作」,宣揚了鬼神觀念、因果報應等的封建迷信思想,思想價值較低。
最後,全書以夢作結,狄希陳夢入神界,潛心誦念解冤神咒,冤業盡釋,給人以極不真實的虎頭蛇尾之感。作者最後也終究沒能找到一條解決婚姻家庭等問題的合理方法,而是把目光完全轉向了因果報應、佛經和鬼神,這不能不說是全書的一大缺憾。
綜上所述,《醒世姻緣傳》中的「幻夢寫作」幫助作者實現了宣揚因果報應的寫作願望;豐富了該小說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藝術;迎合了讀者口味。同時也存在著繁冗、重複、思想價值較低等的缺點。但是總的看來,「幻夢寫作」對《醒世姻緣傳》的影響程度積極大於消極。
注釋:
[1] 姚偉鈞:《神秘的占夢:夢文化散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頁。
[2] 陳果安、何純、王定:《寫作學基礎》,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 133頁。
[3] 段江麗:《〈醒世姻緣傳〉研究》,嶽麓書社 2003年版,第 209頁。
[4] 陳果安、何純、王定:《寫作學基礎》,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頁。
[5] 路英:《中國夢文化》,中國三峽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