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真相:只有考進前1%,才能考入985大學

2019-09-21     天學網

有這樣一個段子流傳在民間:在北京,400分就可以上清北,而在某某省,考500分都只能去搬磚。

這裡的某某可以替換為任何一個地區的名字,因為相似的內容已經在大半個中國流傳多年。

段子畢竟是段子,在北京400分上不了清北,別的地方五百分也不會混的那麼差,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分省閱卷,分省錄取,導致每個省的家長都認為自己是吃虧的一方。

江蘇、浙江的考生抱怨題難,山東的考生抱怨分高,河南的考生抱怨錄取名額少。一個個「比慘大會」之下,總是以沒有結論的爭辯告終。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個好大學,最好是985工程類的大學,985大學有39所,這幾乎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了。

那麼是考上這樣一個好大學有多難呢?

只有成為前1%,才能考上985

不少的人會認為一般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的學生名校的錄取率是最高的,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在2018年的全國各省市985大學錄取率中,天津985院校的錄取率最高,為5.81%。

其次才是上海、北京,錄取率分別是5.33%和4.29%。除了這些一線的大城市之外,吉林省、青海、寧夏、遼寧以及湖北等省市,985高校的錄取率也是排在很靠前的位置,都保持在2%-3%左右。

第12名以後,幾乎都是高考大省了,然後錄取率都是1%左右,不得不說,考上985,就得考進1%。

錄取率較低的是安徽、河南、江蘇、貴州以及山西等省市,不得不說這5個真是也是比較「可憐」的,高考人數眾多,高達好幾十萬,但是錄取率卻是最低的。

對於縣城高中來說,考入名校更難

我們來看幾位網友的說法:

網友一:

好學校比如省示範高中,能上985的不超10%,如果一般性高中,告訴你,如果不考年級前幾名,基本沒戲。在十年前,縣中的狀元能上很好的985學校,但現在,許多縣狀元普通211學校都考不上,因為從小升初開始,一批批尖子生都被附近城市裡的好初中,好高中,一茬茬地招走了,好的老師,也被更好的中學挖走了。

網友二:

難,很難,我是山東農村的,高考兩年,都沒考上985-211。真心說太難了,簡單說幾點,家庭經濟因素,學校師資力量,個人眼光等等,反正就是。農村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在學習上,差一大截。父母對孩子也是不同的,農村孩子的父母,由於知識文化普遍都不是很高,對孩子在學習上缺乏合理有效的教育。我說的是學習上。城市父母眼界比較高,接觸範圍也比較光,這方面有點優勢。再者就是學校教育,我敢這樣說,山東的城市教育和縣城鄉鎮農村教育差別有10--15年。

網友三:

城市孩子考上985,農村孩子考不上985,不是沒有原因的。應該是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吧,我的曆數小學初中高中同學,能在本科階段考進985-211的,貌似只有一個,初中三年級部第一。高中省重點。但是話說回來,本科考985-211的研究生還不不算太難得。什麼時候農村生活習慣和經濟能力思維習慣與城市一樣水平的時候,應該不算太難了。

現在考名牌大學,誰還靠裸分啊!

在2019年的高考中,江蘇蘇州的一位女孩彭越因成為「蘇州唯一一名憑裸分上清華的考生」而一舉成名。如今,能夠裸分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那是真強。

有媒體報道稱,在2018年高考中,清北因各種自招、綜合評價、專項計劃而獲得降分的考生達到6100人,而當年清北總招生計劃是6700人。也就是說僅有10%左右的學生,是憑藉裸分進入清北的。

除了清北,其他的985名校,近年來的各種自招政策、專項計劃,也讓裸分考入的學生比例在下降。

尤其是現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能夠體現個性化的招生渠道被高校玩得越來越溜,家長和學生們也開始越來越關注。

自主招生玩的是個性和特長,也就是俗稱的「素質教育」。有玩競賽的,有玩科技發明的,也有玩才藝的,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金錢和機會堆砌出來的。窮人的孩子,怕是玩不起的。

有調查數據顯示,名牌重點大學中,農村生源越來越少,已有多所985大學的農村生源比例低於15%了,而這其中還不乏一些「假農村」的。

比如15年前後推出的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出發點很好,但實際上最後很多通過這個計劃的學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貧困地區的農村學生。他們只不過是戶口在農村,但從出生起,就和城裡人一樣。

一是缺乏開展「素質教育」的金錢,二是缺乏教育的師資力量,那些能帶競賽的老師,早就被有錢的學校挖走了。

對於欠發達地區的學生以及寒門學子來說,想考裸分上名校,真的是越來越難了。

「能否考上大學」和「考上什麼大學」差異巨大

從985/211錄取率來看,高考錄取率高漲的情況下,想上985/211卻越來越難,連上本科都不容易。對很多同學來說,為的不僅是上大學,更是為了上公辦、上熱門、上想去的專業,而如願上心儀的大學,則是比「上大學」難太多了。

上什麼大學決定大學的學費。公民辦學費差別就很大,重點大學的學費一般一年在6000元左右,而如果是民辦或獨立院校,學費可能隨隨便便就是好幾萬。

上什麼大學影響了大部分人的就業。很多企業招聘都把985/211當做一個門檻,不是的話可能連讓面試官看到簡歷的機會都沒有。而985/211也只是一個入門,個人也要足夠優秀,才有可能找到自己心儀和適合的工作。

除此以外,還有師資力量、宿舍環境、學習氛圍、科研環境等等都會因為不同學校而存在差別。所以,上大學也許不難,但想上985/211或公辦大學,卻仍舊很難。

每年各校的招生計劃就這麼多。你可以拼的就只有高考分數。高考成績越高,選擇越多,加油吧,少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PEXWW0BJleJMoPMCA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