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墩兒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永遠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至少不要輸在了起跑線上。
讓人頭疼的是,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條,現在的孩子剛剛出生幾個月就要上早教課,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紀便開始上英語課,還沒到上小學的年紀就要提前開始幼小銜接課……
面對不便宜的各種學費,家長表示,只要孩子能「提早起步」、「贏過同齡」,那麼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可是,超前的學習真的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嗎?
琳琳去年秋天剛剛成為一名小學生,為了能夠贏在小學的起跑線上,琳琳媽媽提前一年便開始做準備,為琳琳換了一所教小學課程的幼兒園。
琳琳的媽媽聽說從那畢業的孩子,在小學入學考試的時候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琳琳自然在媽媽的安排下,順利完成了幼小銜接的課程,在小學入學考試時還考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琳琳媽媽為女兒感到非常驕傲,也覺得讓孩子學習超前課程真是選對了。
可是,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琳琳的學習成績一路下滑,從上學期期末考試到下學期期末考試,各科成績從90多分跌落到80多分,成為了全班排名靠後的學生。
琳琳媽媽將責任推給老師,認為是老師沒有教好,並因此與老師大吵一架。
當老師反問到這個問題時,琳琳媽媽才恍然大悟,老師說:「是不是讓孩子提前學習了一年級課程?孩子認為自己什麼都會了,上課自然就不會認真聽了。」琳琳的媽媽聽到老師這麼說之後,後悔不已。
1.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熱情
當孩子提前學習了課程之後,孩子最初的表現一定是可以考高分的。
在小學課堂上,當老師真正講到相關知識的時候,孩子認為自己都已經學過了,上課便沒有必要認真聽講了,學習習慣因此被破壞,學習熱情完全被懶散、自負所取代。
2.死記硬背、無法真正掌握知識
由於當初學習超前知識的時候,孩子年齡太小,無法理解記憶,只能死記硬背,知識學習的並不紮實,同樣一個知識點,可能剛剛入學的時候可以對答如流,可是半年以後或許就該忘得一乾二淨了。
就這樣,看似超前的學習不但沒有幫助孩子真正贏在起點上,反而帶來了不好的結果。
可是,很多家長又覺得很委屈,希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怎麼會反而起到反作用呢?
其實,讓孩子接受早教並沒有錯,只要選對時間和課程,還是可以幫助孩子真正學習到知識的。
對孩子的教育,不可以「揠苗助長」,也不能「因噎廢食」,適合孩子的早教就是在他們應該學習的年紀,及時為他們提供那個年齡應該接受的教育。
在正規公辦幼兒園中,老師更注重孩子組織紀律性的培養,以便於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校園生活。
無論在孩子成長的什麼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應該保持冷靜、理性、適時、適度的原則。
很多時候,強行要求孩子記住的文化課程,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滿意效果。
1.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幫助孩子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是他們學習掌握一切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這也是很多上過超前「早教」課程孩子缺少的習慣,他們在短時間內需要接收並牢記大量知識,自然沒有時間去思考記憶。
而當同學們都在課堂上聽老師認真講解的時候,這些孩子又認為自己已經掌握所有內容,更不會跟著老師來學習。
長此以往,勤于思考就被「死記硬背」代替,當提前學習的課程全部「消耗」完之後,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已經被破壞,再想重新培養更是難上加難。
2.保持熱情
學生學習知識,不僅要認真、嚴謹、刻苦,還要保持一份熱情。這裡提到的「熱情」就是指興趣和積極性。
當孩子對於學習知識有渴求和探索的興致,他們才會主動接收相關信息,才會主動積極地探索未知。
那麼便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孩子取得好成績。
在接受超前「早教」的孩子中,有很多人因為短時強行記憶,而讓自己疲憊不堪,每天死記硬背過多知識,嚴重打擊了孩子學習的熱情,在與其他同學一同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那些已經學習過一遍的知識,又失去了該有的吸引力。所以,孩子們自然談不上任何學習的熱情了。
當學習變成無聊的記憶、背誦和應付考試,孩子的學習習慣將受到摧毀性打擊。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不需要時刻高度緊張地幫助孩子「衝鋒」,在合適的年齡儘量紮實地掌握相應知識,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這便是最好的教育。
舉例來說,為什么小學課程要從教會孩子拼音、生字、算數等基本知識開始?
因為教育學家通過科學論證得出結論,小學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腦力和智力發育,正好適合接收這些知識。少則不夠、多則無益。
或許有家長會對此提問「那些三歲便能識千字神童不都是父母提前教育造就的嗎?」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在千萬人中是可能有一兩個智力超群的人存在的,但請不要在自家孩子身上做實驗,一旦實驗失敗,可能會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造成傷害。
今日互動:各位家長對「超前早教」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分享
————————
在育兒生活中,有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胖墩兒奶爸都願意為您出招,旨在為寶寶的生長提供一臂之力。
我是胖墩兒奶爸,一位願意分享自己育兒知識的奶爸。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