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信科技「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變革」主題沙龍圓滿落幕

2019-09-30     鳳凰科技圈

在智能化成為時代潮流的背景下,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模式正經歷著重大變革。如何科學應對人民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增加與社會普遍迴避心理健康問題的矛盾,有效破解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

9月27日,由連信科技與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衛生健康平台、杭州市健康城市建設指導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智能時代與文化習慣:社會心理健康服務的模式變革"主題沙龍在連連大廈舉行,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校、知名企業的50餘名嘉賓出席,共同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出謀劃策。

隨著社會壓力的劇增,國民身心健康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健康城市評價標準體系。然而,目前的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模式還存在一些弊端,如一些機構仍然採取點對點的分散式服務模式,缺乏隱私保護;行業缺少信息化管理手段,無法形成系統的心理健康管理體系等。

針對上述問題,嘉賓們從"AI機器人的出現降低心理疾病的產生"、"推進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建設"、"推進老年人心理研究"、"建議對AI心理機器人進行特殊人群分類"、"如何解決民眾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需要與民眾普遍迴避心理健康的矛盾"、"優質心理服務資源稀缺"、"心理健康數據私密安全性與體系化管理"等方面暢所欲言,對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服務機構與學校、醫院、政府部門的協同聯繫,藉助行業大數據,提前採取措施預防特定人群心理疾病的發生提出針對性的想法和建議。

其中,浙江省政府參事、省衛健委巡視員、浙江省預防醫學會會長葉真就"AI機器人的出現降低心理疾病的產生"議題深入展開。他表示,現階段人民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增加與普遍迴避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矛盾。在民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缺乏清晰地認識,與之對應心理專業人士資源短缺的困境下,AI心理機器人通過易於接受的方式,在解決公眾大部分的情緒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同樣,對於"推進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建設"有著獨到見解的浙江省教育廳原副廳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分會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李魯認為,社會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中國屬性,是依據中國國情提出的。結合長期的跟蹤調查和弱勢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李魯指出,為儘早將心理問題這一社會隱患清除,應從教育、社區不同方面逐步深入,穩步展開對兒童和孤寡老人的心理健康建設工作。

作為沙龍發起單位之一,連信科技負責人在沙龍上分享了連信科技的核心產品——全國首個心理機器人Psybot以及連信科技在心理學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成果。

Psybot旨在為民眾提供系統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務,通過普及教育,提升民眾心理認知,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整體和諧穩定。同時,連信科技通過信息智能化手段,建立了具備"預測系統、預警系統、畫像系統"的心理健康管理體系,使得政企事業單位能很好地對員工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數字信息化系統管理,為推進相關舉措提供堅實支撐。

沙龍最後,連信科技CEO徐濤表示:連信科技始終以普惠公益為目標,致力於人工智慧心理健康服務能夠惠及全社會。未來,連信科技將不斷培育開發新的社會心理服務力量,加強社會心理服務能力建設,並免費扶持一批醫院、學校、街道、社區,關注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問題,讓每個人通過AI智能機器人,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iVSkG0BMH2_cNUgJX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