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的市場思維不可少

2020-05-07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圖書是一種商品,是一種附加精神價值的會對讀者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產生影響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就擁有商品的屬性,就需要交易,而交易就離不開市場。編輯作為圖書產品內容重要的生產者之一,就要為圖書產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負責。所出版的圖書要滿足讀者的根本需求,幫助讀者解決問題,受到讀者的歡迎,發行的數量達到編輯的預期,才能產生好的經濟效益。為了更好體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需要編輯在圖書出版的全過程中,體現出編輯的市場思維。

圖書編輯在選題策劃階段的市場思維

選題策劃是一本圖書產品生產的根本,選題立意是產生一個選題首先要思考的問題,良好的選題立意才可能給圖書產品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否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是圖書能否出版的前提條件;反之,如果未經編輯嚴格把關,產生負面影響,就會給出版單位帶來嚴重的影響,也會對編輯的圖書出版生涯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不注重社會效益也就無經濟效益可談了。

選題策劃階段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篩選作者。篩選和選擇作者時,編輯首先要全面了解作者的社會背景、工作背景、公眾影響力和思想傾向性。這個工作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讓編輯工作少走彎路。試想一個思想上本身就有嚴重缺陷和問題的作者,一個在公眾中具有不好影響的作者能創作出具有好的社會效益的圖書產品嗎?這樣的圖書出版後,會不會有被召回的風險?這樣的圖書產品,會有讀者買單嗎?

篩選作者時還有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比較和挖掘作者的潛在營銷資源。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有類似的背景和影響力的作者,編輯要綜合考慮作者的營銷資源,要考慮作者是否可以很好地配合出版社的營銷工作。將作者的背景、影響力、作者本身的營銷資源與出版社的營銷資源相結合,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選題策劃階段做足這些工作,是編輯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是圖書產品順利出版的前提,是達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前提。

在選題策劃階段,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對市場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分析和研究市場時,編輯要研究市場上同類型圖書的出版現狀,包括總體規模、出版時間、體例風格、近年來新書品種、市場銷售情況、圖書的優缺點等。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和作者共同策劃出一個產銷對路的好產品。了解出版現狀和總體規模,可以讓編輯在選題上進行合理取捨;了解出版時間和近年來的新書品種,可以讓編輯安排合理的出版時間,了解同類圖書的體例風格,可以讓編輯協同作者策劃出使讀者更容易接受的表現形式;了解市場銷售情況,可以讓編輯對策劃的圖書產品有一個合理的銷售預期。

圖書編輯在審讀加工環節的市場思維

在作者交稿以後,書稿就要進入審讀環節。初審階段通常需要做的就是審讀作品的政治性、思想性,對書稿的體例、格式、大綱、內容、呈現形式、內容結構是否完整、是否達到了選題策劃階段的目標等進行審查。初審階段,編輯要再次注重對書稿的立意和社會效益的審查。如果有此類問題,編輯需要將問題標註清楚,反饋作者進行修改。

初審完成,編輯就要進入書稿的加工環節。書稿的加工中,編輯需要對書稿進行逐字逐句的審讀,對書稿的圖片及附加的多媒體資源進行詳細的審讀。這個過程通常耗時最長,這個階段也更容易讓編輯與書稿、作者產生共鳴,更容易發現書稿的特點,更容易理解書稿的主旨和內涵,以及書稿中的一些精彩的語句或段落。加工過程中,編輯需要將這些與作者的共鳴、精彩的語句和段落標記、記錄、摘抄,以便於在後期的營銷宣傳中採用。另外,加工過程中還需要對書稿的目錄進行市場化調整與改造,使目錄和大綱的語言表現形式更好地展現內容主旨、符合讀者的需求、獲得讀者的好感,這樣可以避免目錄、大綱甚至書名的同質化。

圖書編輯在裝幀設計過程中的市場思維

裝幀設計包括圖書的內文版式設計、封面設計、裝幀形式等。裝幀設計是圖書產品的外在氣質的表現形式。在目前圖書產品以賣方為主導的市場環境下,裝幀設計顯得異常重要,好的裝幀設計可以對圖書的銷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相反,失敗了的裝幀設計會讓市場表現大打折扣。

那麼,編輯在工作中,在裝幀設計方面,要具備以下幾方面市場思維:一要注意讀者群的年齡。在內文裝幀設計方面,如果是少兒、青少年或老年讀者,文字的字號就應該偏大,行間距也可稍微偏大,以保護讀者的眼睛或考慮讀者的視力因素。封面設計方面,少兒類圖書適合色彩豐富,年齡較大的讀者就不適合過於花哨,不適合色彩太豐富。學齡前孩子閱讀的圖書,儘量考慮精裝,紙張也應適當偏厚,同時,書角可以設計為圓角,以儘量保護孩子。印刷儘可能採用綠色印刷。二要分析主要銷售渠道。編輯要清楚自己圖書的主要銷售渠道是以網上書店為主還是實體書店為主。對於以網上書店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圖書來說,在封面設計時,避免書名文字太小,通常情況下會讓書名設計得更醒目,更易於辨識。三要注意圖書的設計特點。編輯要研究同類圖書的裝幀設計優缺點,根據作品的讀者對象,結合主要銷售渠道,吸收同類圖書優點綜合考慮,讓圖書的氣質提升。

圖書編輯在輔助營銷宣傳方面的市場思維

「酒香也怕巷子深」,圖書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營銷宣傳也必不可少。特別是對於一些的重要的、編輯和發行部門的銷售預期比較高的圖書,編輯部門的重點產品,或者規模比較大的套系類圖書,都要做好營銷宣傳工作。營銷工作雖然由市場部門、發行部門主導,但對圖書和作者更為了解的編輯提出合理的建議至關重要。要做好這些工作,就需要編輯具有好的市場思維。

實際工作中,筆者建議編輯在市場思維方面不能忽視以下幾點:1.挖掘書稿本身的特色和亮點。通過對書稿的審讀,編輯比市場部人員和發行人員更為了解圖書本身的亮點。這就需要編輯將這些亮點整理並反饋給市場發行部,從而設計出更好的營銷方案。2.結合作者的影響力、特點和營銷資源。編輯更了解作者,編輯需要將作者的粉絲量、分布地區及粉絲聚集點等信息反饋給市場部。如果作者演講能力強,氣質好,語言表現力強,親和力強,那麼就適合做發布會、線上和線下的圖書分享或微課堂等。3.自媒體時代的社群營銷。讀者對象或購買者以青少年為主的圖書產品更適合做社群營銷。

為了達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編輯作為圖書這種特殊商品的重要生產者之一,在選題策劃、審讀加工、裝幀設計和輔助市場營銷宣傳的全過程,將市場思維方式或手段貫穿其中必不可少。這將有助於編輯把兩個效益最大化,提高出版效率,提升圖書產品的競爭力,讓圖書產品的價值得到最大體現,讓作者、讀者和出版單位實現共贏。

(作者單位:中國鐵道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DsE7XEBiuFnsJQVOW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