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袁舒婕)為了迎接「4·23」世界讀書日,4月16日,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舉辦第三期線上「紅沙發」公益分享會,主講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聞春秋》雜誌主編周蔚華就「重新理解當代中國出版業」進行了主題演講。
周蔚華圍繞新世紀以來出版業態、出版結構、出版板塊的新變化,以及當代出版功能的新變化等幾方面進行了分享。周蔚華認為,在出版業態方面,當代中國出版形成了新工匠出版、機械化印刷出版、數字化出版三元並存的出版業態,數字化出版逐步占據主導地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AR、VR、5G與可視化出版更是廣泛應用,人們待在家裡就能在網上逛博物館等。新的出版生產力不斷進行革命性變革,新的出版形態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在出版結構方面,周蔚華認為當代中國出版在出版屬性、產品結構、市場結構等方面發生了積極變化,產業屬性凸顯、新興出版崛起、產品結構優化、市場結構多元。
在出版板塊方面,周蔚華認為過去的大眾出版、教育出版、專業出版三大板塊理論已經不能解釋當前中國出版業的現狀,需要用主題出版、大型出版工程、教育出版、專業與學術出版、大眾出版五大板塊理論來對當代中國出版業進行分析概括。
全民閱讀「紅沙發」系列訪談是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的一大品牌活動。疫情期間,「紅沙發」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圍繞行業關注的熱點或痛點,每期邀請業內外專家做主題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D9NiXEBfwtFQPkd_n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