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大數據「鐵腳板」賦能雙網融合

2020-03-20     朔城區法院

近日,由社區網格長、社區民警和專職網格員組成的警網聯動核查小組在崑山各個社區開展摸排走訪。3月1日以來,江蘇崑山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濾網」「清格」攻堅行動。公安機關作為「主力軍」,以派出所為基石,依託「大數據」和「雙網融合」工作機制,全力打造疫情防控安全過濾網。

「『濾網』『清格』行動既是『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在崑山的一次具體落地,也是豐富完善『城市大腦』資料庫的關鍵一招。通過這一特殊時期的全市性攻堅行動,再次印證了黨委政府主導下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性,也有力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理念、手段和模式轉變,必將成為崑山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生動樣本』。」蘇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崑山市副市長、公安局長魏傑表示。

「大數據」提供科技支撐

「同心派出所,這裡有三個重點疫情地區返昆人員需要核查……」「周莊派出所,你們轄區的企業新出現了兩個『蘇城碼』紅碼人員,具體信息已通過『鹿城賦能』警務防控系統下發,請迅速安排民警前往核實。」一條條指令從崑山市公安局指揮中心下發,屬地派出所、社區迅速開展工作。

「濾網」「清格」攻堅行動包括,為期15天的重點地區在昆人員核查,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基礎信息全量採集,通過集中攻堅實現疫情風險排查率、房屋核查率、人口信息採集率「三個100%」的目標。

在攻堅行動中,市公安局大數據專班依託科技優勢,對已落實過核查管控的人員底庫數據、存量數據進行全面清洗,為精準指令防控、減輕基層負擔發揮支撐作用。

市公安局大數據疫情防控專班,各類警務要素和人員相關信息情況在電子大屏上聚合呈現,民警運用大數據對返昆人員進行梳理研判與趨勢分析,給基層網格提供預警指令,安排力量上門核查;對基層網格反饋數據,依託智能數據平台進行二次核實,提高數據可靠性。

「通過這樣的數據處置閉環,真正將大數據作為疫情防控的大引擎,助推疫情防控工作實現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賦能鹿城平安,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大數據疫情防控專班工作人員張丹陽說。

「警格+網格」助力精準防控

在金華村警務室內,張浦派出所社區巡防隊副隊長楊生華與警務、綜治網格員對將需核查的「濾網」名單與現有數據進行比對,篩選出已核查和未核查人員信息,對未核查到的人員按網格分配到人,通過電話聯繫和上門核實相結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準確性。

「『警格』『網格』的融合與覆蓋,讓疫情防控更為有效。」楊生華說。

在「濾網」「清格」攻堅行動中,包含網格長、社區民警、網格員的警網聯動工作小組形成合力,下沉村社區,形成工作合力,一次上門,就可以同時完成重點人員核查、人房信息採集、疫情信息錄入等工作。同時,所有數據和風險都將第一時間推送至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市綜治網格化平台,為大數據分析、開展精準治理提供支撐。

3月10日下午,千燈派出所民警張玉清收到一條「蘇城碼」紅碼核查指令,第一時間帶領警網聯動工作小組成員趕赴王某住處。經仔細詢問,得知王某因探親回老家過年,後於近期返回千燈,由於來自重點疫情地區,王某的「蘇城碼」顯示為紅色。根據規定,王某將進行居家隔離觀察14天。當天晚上,張玉清在系統里反饋了相關情況。

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按照「一個網格對應一個工作組」要求,全市近3400名社區民警、協管員、網格長和專職網格員,已組建「三合一」核查小組1577個,並與黨員幹部、輔警、志願者、物業人員等防疫一線人員共同凝聚起眾志成城的攻堅力量。

「鐵腳板」確保不留死角

「我這蟹塘離鎮區這麼遠,你們還特意跑過來,真是辛苦了。」「應該的,疫情防控不是小事,我們必須每家每戶都清查到位,我這邊有一些情況要了解一下……」十分鐘後,巴城派出所社區巡防隊副隊長潘俊完成了對蟹農老季的相關核查,開始往下個蟹塘走去。

這段時間,潘俊的微信步數每天都超過兩萬步,但在微信運動的排名中卻有不少同事排在他的前面。

在「濾網」「清格」攻堅行動中,社區民警發揮出「人頭熟、情況明」的優勢,以全覆蓋、無死角要求,緊盯最基層、抓牢最末端,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

「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放過。」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吳淞江派出所社區民警吳張磊總是以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數日前,他根據指令核查轄區暫住人員張某的信息,但上門時發現張某並不在暫住地,吳張磊迅速開展工作,直至當天深夜,才聯繫到對方,核查完相關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o6o_3ABiuFnsJQVmP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