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封眼」入ICU,竟是齲齒惹的禍?

2020-11-10     醫知袋鼠

原標題:5歲女孩「封眼」入ICU,竟是齲齒惹的禍?

很多父母認為,牙齒齲壞並不是什麼大事,只要不疼就不用管,反正寶寶遲早要換牙的。

這種想法,可真是大錯特錯!

要知道,小齲齒暗藏大危險,不是我們想的疼一會兒那麼簡單,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前幾天,就刷到一條報道:

家住五常市5歲女孩宿夢(化名),右上後牙疼痛20多天後,出現右側臉部腫脹,右眼紅腫「封眼」,隨時有引起顱內感染並危及生命的可能,經確診為「牙源性蜂窩組織炎」,其病根兒不過是右側的一顆齲齒。

經過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口腔內科、眼科等多學科會診,手術拔除齲壞牙齒殘根,並進行病灶刮治術等綜合治療,患兒轉危為安。

看完這條新聞,大家是不是也是心中一驚?原來這些年,真是「小瞧」齲齒了。

其實,兒童齲齒的患病率比我們想的要高很多,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平均齲齒數為4.24顆。

乳牙齲壞放任不管,不僅會直接影響到恆牙的發育和萌出,還可能因為牙源性的感染細菌在靜脈中上行,進入顱腦,直接危及患兒生命。

那麼,日常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護寶寶的小牙齒呢?

一、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有的家長認為寶寶剛長牙,不用做好口腔衛生,等牙長齊了再刷也不遲。

其實,即使寶寶乳牙還未萌出,也建議從2 個月大開始,每天用乾淨的紗布輕輕清潔牙齦。

當第一顆小乳牙萌出後,可以用指套牙刷做好清潔,1歲半左右時就可以使用嬰兒牙刷了。

總之,刷牙越早重視越好,要讓孩子從小養成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的習慣,飯後及時用牙線清理牙縫並漱口,以免殘留在牙齒間隙的食物殘渣對牙齒造成腐蝕。

二、注意飲食習慣

網上有這樣一個案例:

2歲的小孩,乳牙幾乎全部「爛光」了。

原來家人為保證他有充足營養,一歲以前每晚給他喝兩頓夜奶。因為孩子不愛吃水果等硬的食物,家人在他一歲後每天變花樣榨果汁給他喝。

該咀嚼的時候不咀嚼,喝奶和果汁後不及時刷牙,這樣的飲食和衛生習慣,牙齒不出問題才怪。

不少人覺得,只要不讓孩子吃糖,就會遠離蛀牙。

但是,我們要知道「糖」不僅存在於糖果中,果汁、飲料、蛋糕等食物中所含的糖也不能忽視;一定儘量控制寶寶吃甜食的頻率,並在吃完後及時清潔牙齒。

此外,如果食物過於鬆軟、精細,孩子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乳牙牙根就不會得到充分的刺激,與牙槽骨緊密相連,不易脫落。

換牙期乳牙遲遲「不下崗」,恆牙又萌出,就會出現「雙排牙」 現象。

而雙排牙,不僅僅會影響顏值,還可能影響孩子的咀嚼功能、頜骨發育,誘發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炎症。

三、定期做好檢查

家長得重視帶寶寶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這件事,這樣可以及時掌握寶寶的口腔情況,做好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中華口腔醫學會建議,兒童每3個月到半年應該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為了打好牙齒保衛戰,建議從1歲開始定期帶寶寶去看牙醫。

3歲以上的寶寶如果乳牙已經全部萌出,可以進行窩溝封閉和全口塗氟,這樣可以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

袋鼠麻麻有話說:

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不僅給顏值加分,還會為寶寶發育帶來積極影響,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娃的口腔健康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lHFsXUBjdFTv4tAwl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