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大塊耳屎,不掏乾淨不罷休!你是這樣的「強迫症」媽媽嗎?

2022-05-18     醫知袋鼠

原標題:寶寶有大塊耳屎,不掏乾淨不罷休!你是這樣的「強迫症」媽媽嗎?

最近,在一個群里看到家長們討論關於「耳屎」的問題:

寶寶兩歲多,說耳朵癢,還把耳朵扣破了。我用手電筒看他耳朵,天啊,裡面被耳屎塞滿了,於是自己就用小棉棒給他掏一下,不知道碰到哪裡,突然大哭,嚇得我趕緊停手了,後來帶到醫院,兩側都挖出了巨型耳屎!

我們家娃3歲開始,每年都是去醫院清理的。因為在家自己清理不出來,而且她說疼,就乾脆都去醫院弄了,第一次還擔心她會哭,沒想到孩子很配合,還很開心的說聽到了大海的聲音……

有誰和我一樣,就喜歡給別人掏耳屎,上學的時候全班幾乎被我掏了個遍,有一次把一個同學的耳耵用挖耳勺掏出來了,黑黑的一大團超爽,現在自己有了寶寶,也總是躍躍欲試想給他挖,但每次都被老公攔住說太危險了……

我是一位強迫症的媽媽,在我閨女2歲多的時候沒忍住掏了她的耳屎,結果晚上就喊耳朵疼,去檢查醫生說中耳炎,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反正再也不敢自己動手了……

相信生活中,一定有不少這樣「手癢」的媽媽,不清理乾淨誓不罷休。

但其實,耳屎也是「寶」,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具有濕潤耳道、殺菌的功能,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阻礙灰塵、飛蟲等異物進入耳朵,當周圍有很大的噪音時,還能減少對耳朵的刺激,保護聽力。

此外,它還有預防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假如寶寶在洗澡時,不小心水流進耳中,耳屎就可以發揮「水來土掩」的作用,防止髒水的侵襲,也會避免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一般而言,只要寶寶耳朵不痛不癢、聽力不受影響,耳屎無需人工清除。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噴嚏等情況下,自動被排出。

如果掏耳朵不小心,或者孩子亂動等,很容易出現意外,輕則造成鼓膜穿孔、耳道感染等,重則聽力減退甚至失聰。

或許有的人說:棉簽很軟,總可以了吧?

棉簽頭部偏大,用它掏耳朵反而容易幫倒忙,把耳屎推向更深處,不易自然排出,時間久了,很容易形成栓塞。

如果經常掏耳朵,刺激外耳道皮膚,人體會自動以為分泌的「耵聹」不足,不能起到對耳朵的保護作用,反而會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積嚴重。

有的家長可能問:難道有耳屎也不用管嗎?

這就要分情況處理了。

有的寶寶耳屎分泌得快,長時間不清理可能會堵住耳朵,輕則影響聽力,重則發生感染。

所以當寶寶有下面幾個表現時,家長要引起重視!

1.低齡不會說話的寶寶可能有這樣的表現:

對聲音不是很敏感,尤其是柔和的聲音;

總是揉耳朵或者揪耳朵、揪頭髮,又哭又鬧;

從耳朵里掉出一些跟平時不一樣的耳屎。

2.會說話的大寶寶可能會這樣表達:

總說自己耳朵疼;

感覺耳朵堵,總想用手摳;

突然一邊或兩邊耳朵聽不清,過一會又恢復了,這種情況反反覆復。

這些表現說明寶寶很可能是耳屎堆積太多,造成了堵塞,媽媽一定不要自己動手給寶寶掏。深處的清潔,要及時去醫院,交給耳鼻喉科的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醫生會用窺耳鏡檢查寶寶的耳內情況,確診為耳屎堵塞後,再根據耳屎的具體情況針對性治療。

袋鼠麻麻有話說:

原來,挖耳屎也有這麼多門道。作為家長,千萬不能隨便給孩子掏耳朵哦!

如果耳內有異物,或者耵聹分泌過多,一定要帶寶寶及時就醫,不要心存僥倖擅自「搗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62c29bbe63f55e927e1560cbf2b34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