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翻泡麵燙傷,家長「神補刀」,隔屏疼!這4大錯誤千萬別再犯

2022-08-19     醫知袋鼠

原標題:孩子打翻泡麵燙傷,家長「神補刀」,隔屏疼!這4大錯誤千萬別再犯

前不久,看到一則報道:

一名1歲多的寶寶伸手將家人剛用開水泡的泡麵打翻,泡麵和熱湯一下全部倒在他身上。家人手忙腳亂忙給孩子脫衣服、塗醬油、塗牙膏。見孩子的皮膚一摸就起來,破損嚴重後,才想起送醫。

看到圖片,真是心疼孩子,隔著螢幕都覺得疼。

之前我們多次介紹關於燙傷的相關知識,今天要再次囉嗦一遍!

有調查顯示,燒燙傷是小兒受傷死亡五大原因之一,死亡率僅次於溺水和車禍。

兒童皮膚較成人薄,接觸溫度不高的熱液也可導致燙傷;如60℃ 熱水只需3秒,即可造成燙傷, 49℃的熱水10分鐘,就會導致嚴重損傷。

此外,由於兒童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燙傷後皮膚滲出量大,容易發生脫水等。

所以,一旦被燒燙傷,孩子的病情會比成人危重。越小的孩子,危險越大。

而情急之下,家長的「神補刀」,也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加重病情!

那麼,哪些做法是錯誤的呢?

錯誤1:往傷處亂塗亂抹

生活中,很多人燙傷後用所謂的「偏方」,比如上文提到家長,在孩子燙傷後塗醬油、塗牙膏。

有的人用「老鼠油」!

21年11月,河南省兒童醫院主管藥師張淼告訴記者,他們接診了一個男童,因為家長聽信偏方,用老鼠熬油塗抹在孩子皮膚上治燙傷,最後導致感染,孩子進了重症監護室。

還有的敷貓毛!

這裡再次提醒大家:

往傷處塗牙膏,會使皮膚熱氣無處散發,只能往皮下組織深處擴散,加重病情;

塗醬油,會使皮膚著色,影響醫生對傷口的判斷,此外,醬油中含鹽,會使創面細胞脫水收縮,加重損傷甚至引起嚴重的感染;

熬制的老鼠油,簡直離譜,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還沒有經過無菌處理,容易引起感染;

敷貓毛,想像「美猴王」一樣酷嗎?貓毛上的細菌會污染燙傷創面,可造成傷口感染和潰爛。

錯誤2:生拉硬扯脫衣服

如果衣物與創面粘連,千萬不能撕拉!否則,會撕裂燒傷後形成的水泡,增加感染風險。如果衣服不好脫,可將創面周圍的衣物剪去。

錯誤3:敷冰塊

有的家長想,既然燙傷了,那就「以寒治熱」,用冰塊冷敷。然而,在皮膚表皮已被燙傷損害的情況下,冰塊會凍傷皮膚,進一步加重損傷。

錯誤4:挑水皰

燙傷後,容易起水皰,有的人就自行挑破了,這是錯誤的做法。

一般,燙傷後出現水皰,體積不大無需挑破,挑破了反而容易繼發感染。如果水皰直徑大於1cm,建議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如果不幸燙傷,該如何正確應對?

燙傷根據嚴重程度可以分為三類:Ⅰ度、Ⅱ度和Ⅲ度。

一般,當發生Ⅰ、Ⅱ度燙傷時,家長記住「沖、脫、泡、蓋、送」5字口訣,可以進行緊急處理後就醫。

5字急救法一般適用於創面不大、程度相對較輕的燙傷。如果情況嚴重,如局部成灰色、紅褐色,甚至變黑髮焦,或者是燙傷的面積比較大,最好還是儘快送醫院或者撥打急救電話,讓專業醫務人員處理。

袋鼠麻麻有話說:

養娃是「打怪升級」,當父母的也要多學習才行,別因無知、盲信偏方害了孩子!以上分享,也希望能給各位家長敲響警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9737ec008401aafadc53ed15ce30c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