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有三十多年學習和臨床經驗的中醫大夫,我常常出去學習,而今天要說的「龜息大法」,就是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意間學到的。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仙風道骨、腳下生風的道家高人在山裡練功,打眼看起來這個人60來歲的樣子,很清瘦,很輕巧,很和善。
圖片不是本人
我走上前去問,我說:「老師,請問您今年高壽?」他說102歲,我嚇了一跳,這個模樣哪裡像102呢,我根本就不相信。
後來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一些媒體界的朋友,媒體界的朋友就去採訪了,順藤摸瓜來到這個老人的家鄉河南,把這個老人的戶口本拿出來一看,那一年,它的確102歲了。
我後來讓中間人去找他,讓他給那個老者說一下,我說我想學,學會了我再給別人教。
他說:「可以,但是我有個條件,你跟我學可以,但是要進山十年。」
我說:「我哪有十年的時間,我得講課,沒時間。」後來,我就和這個中間媒體人說,你給那個老師說一下,我和其他學習的人不一樣。
我給人群當中一群民營企業的老闆講課呢,他們長期以來工作壓力很大,從健康的角度來講,對他們醫療和保健的照顧也是比較少。
我問他:跟你十年幹什麼呢?他說,前三年開荒,中間三年做飯,再練基本功,等8、9年過去後再給你教。
後來,我和朋友說你給老者說一說,說我是特例,我如果學會了我給民營企業家講,對一群人的幫助就大,對所有人的幫助也大。
張老師竟然答應了,說:「好好好,那我就給他教一下。」他就把這個時間縮短了,縮短得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原來說要學十年,結果幾分鐘就給我講透了,當時我就跟他練,一練我就有了感覺。
張老師說:「生命在於運動,但這個運和動不一樣,動指的是四肢動,像游泳、打球、競技,真正的運動的運,指的是人的內臟要動起來。」
一個人為什麼容易衰老?為什麼容易亞健康?為什麼容易發生疾病?就是身體體內的能量下降了,能量下降是因為內臟能力衰退,為什麼內臟能力衰退?就是因為他不會練內臟。
動是練四肢,運是練內臟,我以前對這個了解的很少。
老師就說:你練一下,用單純的腦部思維指揮心臟,讓心臟能夠快起來。我就想讓心臟快起來,但是心臟不聽我的。
他說你讓腸子抖一抖,胃動一動,我們沒辦法用意念驅使內臟動。所以,內臟其實不是由我們自己指揮的。
人的功能有高等功能,也有低等功能,胳膊、眼睛、嘴巴、鼻子是低等功能,真正和生命相連的叫高等功能。
呼吸、心跳、消化等等,這些就屬於生命的高等功能,高等功能就應該歸自然來管。
在茫滄的宇宙中,有一個信號發射源,信號發射過來,我們每個人就是信號接收的終端,接受來自宇宙自然里的東西。
所以,心臟里「咚噠咚噠」是這樣的,就是包括我們的胃腸,消化,生殖系統,包括女性的例假,不是它們聽你的,你讓它來就來,你讓停也停不了。
在我們人體的軀幹圖中,有一層肌肉把我們的肌肉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叫做胸腔,胸腔里有心臟和肺,下半里有肝、膽、脾、胃這些。
人以前是四肢爬行的,直立起來後心臟往下掉,所以把胸部和腹部分開的肌肉叫做膈肌,膈肌上托下拉,就讓我們的臟器維持原位不動。
本來我們內臟動不了,但是通過一個方法可以把膈肌動起來,如果讓膈肌動起來,我們的臟器就動起來了。
老師告訴我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我一學,我整個五臟六腑就動起來了,它就叫做順腹式深呼吸,也叫龜息大法。
深呼吸有兩種,一種是逆腹式深呼吸,就是呼氣的時候把肚子吸回來;還有一種叫做順腹式深呼吸,吸氣的時候把肚子鼓起來。
要讓把胸腹隔開的那層肌肉動作大,要讓五臟六腑動起來,就要做順腹式深呼吸,原理只有五個字,就是吸氣鼓肚子。
方法:吸氣的時候肚子鼓起來,呼氣的時候肚子收回去,一吸一呼之間,膈肌在上下動。
次數:每天可以練3—5次,每次30下,大人和孩子都適合練。
要點:吸氣肚子鼓起來,膈肌的動度大,一吸氣膈肌下降,一呼氣膈肌上升,膈肌上下動起來,把我們的五臟六腑帶動起來。
我們沒辦法用意念帶動五臟六腑,但是,可以通過順腹式深呼吸使它動起來,這就是龜息大法的玄機。
老師說:你先練。我一練吸氣鼓肚子,就感到體內有一股能量,練了倆個星期。
我給全國各地的聽眾講,完了之後別人反饋,很少有人說沒有效果,絕大多數人一練以後效果都非常好,整個內臟的能量都往上走了。
那位老師最後還講了一個道理:烏龜和小白兔比起來,小白兔愛動,運動量大;烏龜不愛動,為什麼烏龜活的時間長,就是烏龜雖然不動,但是連接胸腹的膈肌在動,在呼吸。
像站樁,打坐,瑜伽,八段錦,六字訣,易精經,這些傳統功法練到極致,練到最後時都引導,主張人練呼吸,呼吸越長越好。
每個人想要獲得健康,就應該從現在開始練呼吸,練順腹式呼吸,而且呼吸的時候吸氣肚子鼓起來,把這個方法叫做龜息大法。
文字整理:張小仙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百度圖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PS. 本文版權歸我們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禁止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