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時爭議排擠不斷,六年後逆襲團內人氣top:不向偏見妥協

2019-10-30     Dispatch

從「上映前三天突然撤檔」到「上映前三天緊急定檔」,《少年的你》在遲到了一千多天後,就這樣猝不及防地上映了。


豆瓣、知乎評分均超過8.5,上映5天票房即破7億,這是作為「頂級流量」易烊千璽首次觸電交出的成績單。

我們都不是第一次知道他,但在這兩個多小時里,我們卻從小北的視角里又一次重新認識了19歲的易烊千璽。


在易烊千璽出生前,父母就對他寄予了絕對的厚望:一定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而不平庸的第一步,就是給他取了一個「四個字」的名字。

從五歲開始,媽媽就帶著他去學魔術、變臉、葫蘆絲、手風琴、架子鼓、書法,還有各種舞蹈。光是報特長班也不夠,媽媽不僅會陪著他往返於三點一線之間,甚至有時會跟著一起上課,這樣回到家後也能繼續指導他。

也許聽上去有些「嚴格」,但易烊千璽能夠在這種讓人難以喘息的日程表里堅持十餘年,或許也與潛意識裡受到媽媽這樣以自身帶頭的教育方式的激勵有關。


那個年紀的小男孩往往不會排斥接觸新鮮事物,哪怕只有三分鐘熱度。而那些能夠堅持下來的事也都烙在了骨子裡,他學起東西來總是比別人更快,5歲時第一次去學舞蹈,上了三個月的課後就捧回了全國大賽的獎盃。而8歲時他發現最頭疼的事情是找不到舞蹈老師,因為「很多老師跳得沒他好」。


但凡看到網上有報名信息,媽媽就會帶著他四處參加比賽、試鏡。易烊千璽10歲就出演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鐵梨花》,只不過由於當時年紀小、戲份少,只拍了一個多小時,他自己沒有太深刻的印象或感受,也很快就被淹沒在後來的所有經歷中了。


2009年,易烊千璽加入新小虎隊「飛炫少年」組合,做了兩年乖乖虎後退隊,隨後又在2013年加入了TFBOYS,而這個前綴伴隨他至今。


還沒出道前,他第一次上台,聽到粉絲們大喊著他的名字,緊張驚訝之餘,他的內心也有過成就感,但當時的他還不知道這會成為未來幾年的生活常態。

而組合在2014年初大紅,不友好的聲音也接踵而至,無論隊內隊外,易烊千璽所承受的詆毀、質疑似乎都更為猛烈。


能扛住這般全網黑的人,往往也會有著更強大的生命力。易烊千璽在之後的幾年裡證明了,過早給一個人下定義,甚至是直接否認一個人的未來,都是錯誤的。


最開始的易烊千璽小小瘦瘦的,頂著厚重的鍋蓋頭,不怎麼愛笑,很少說話,上台或上課還是會習慣性地「往後躲」,至少在當時,他的確不是第一眼就能吸引全場焦點的存在。

但歲月就是一把雕刻刀,男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只需要一瞬間,或者一件事。而鏡頭需要一張稜角分明的臉,也需要一雙「有故事」的眼睛。


2018年,高中幾乎沒有正常上過課的易烊千璽,在備考57天後,憑藉雙料第一的成績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從《思美人》、《熱血同行》再到《長安十二時辰》,他的演技越來越成熟,而口碑的真正爆發還是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


「眼神」是曹盾(《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曾國祥(《少年的你》導演)在提到易烊千璽時的高頻詞彙。在這些閱人無數的導演心裡,易烊千璽身上有著超乎年齡的氣場。


不過,曾國祥坦言,在第一次和他交流的過程中,能否飾演好小北這個角色,這句話在導演、監製、易烊千璽的心裡都是以問號結尾的。易烊千璽生來就不是小北,而小北原來可能也不屬於易烊千璽。

回憶17年第一次見面時,曾國祥仍覺得他「沒長開」、「不太適合小北」,直到半年後無意看到他的一組時尚硬照,發現這個小朋友的變化大到和之前判若兩人,因此他才再次與易烊千璽見面,然後敲定了小北這個角色。

但進組後,他沒能立刻找到小北的狀態,仍是以易烊千璽的身份待了將近十來天。而且當時還沒有接受正式的演技學習,所以那時候他更多還是依靠「內心」去尋找真正的小北。


其實以前演戲也是如此,拿到劇本後,他自己揣摩一下角色,找一找感覺,就直接開拍了。可能是在上了中戲以後,他才意識到,「感覺很重要,但不能僅僅依靠感覺。


因為憑感覺是一件不可控的事,「運氣好」的時候,他在監視器上的確能收穫出乎意料的成片效果,但更多時候,則會發現自己沒有演出預期中的效果。


所以這次的拍攝整個過程中都是時而順利、時而卡殼,但整個團隊的專業和敬業也實實在在地感染到了他,經過導演手把手耐心的調整,再加上他本身的天賦和聰穎,他才覺得自己離小北越來越近,最終融為了一體。


在一次映後見面會中,到場的一位編劇毫不吝嗇地表示了對易烊千璽的肯定,「你不是偶像,你就是演員。

當時的易烊千璽的確是感動、欣喜的。但這句話在熱搜上發酵後,重點似乎又偏離變成了關於偶像和演員的對立討論。

實際上,他很早就表示,兩者都是他熱愛和尊重的身份。曾國祥感慨尤甚,易烊千璽對工作的認真有目共睹,因為他知道流量這個詞代表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喜愛,也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意味著多大的影響力,這份責任感讓曾國祥都「肅然起敬」。


而這位風頭正勁的少年偶像其實於去年才剛剛辦完一場成人禮,但18歲本身對於他來說本來並沒有太多吸引力,唯一不同的是他終於可以去學車、獨自去旅行。

他總是想用一種不太常規的方式接觸這個世界,在沒有人認識他的環境里,心裡真正的易烊千璽就會跑出來,像個普通孩子一樣。反之又會快速切回自我保護的模式,在身邊人眼裡,這是一種讓人心疼的成熟。


他是慢熱的,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拍《少年的你》時易烊千璽也常常找房頂坐著,他說自己更喜歡一個人待著,任由自己放空發獃。沉默寡言,是很多人在接觸易烊千璽後的第一印象。

就連在街舞節目中也很少直接拉票,因為他覺得最有力的拉票方式就是拿出作品,讓對方「無話可說」。

除非遇到他特別感興趣的話題,平時的易烊千璽更是惜字如金,但這種寡言不會讓人反感,因為在相處過程中,千言萬語也抵不過真誠二字。


而沉默也不一定代表著唯唯諾諾或顧左右而言他。在成人禮前後,他發了一張名為《我樂意沉默釋放內心焰火》的EP,他堅持要做一張完全屬於自己的作品專輯,被問及是否真的不在乎外界的偏見,他表示,「如果你是帶著偏見來看我的,我就更不能跟你妥協了。


他夠沉,但是不會悶。現在的他已經不會再有一些無法拒絕的補習班,有了更多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比如養貓、畫畫、泥塑、釣魚、寫書法。近來他還迷上了泥塑,他會利用閒暇時間去工作室學習,一捏就是好幾個小時。


這在常人看來非常枯燥無趣,但這個從無到有、從糙到精的過程是完全自由的。他可以享受到短暫的放空時間,也可以借這個空檔和自己對話,反思自己最近的生活狀態。等捏完一個作品,他心中也就有了答案。只有在個時候,時間就像手中的泥土,可以被他捏成想像中的任何樣子。


而比易烊千璽更迷人的,是跳舞時的易烊千璽。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很自豪地說:「不管是誰的舞蹈放我這,我都能跳出自己的風格。」而他也可以通過舞蹈傳遞自己的態度,這是小時候從未有過的體驗。

曾經有這樣一則溫暖的小插曲:15年的一支廣告視頻里,替身做了一個後空翻,但粉絲誤以為那是易烊千璽本人完成的動作。他看到後覺得有些「羞愧」,於是他日復一日地練習,即使腰受傷老師們也不敢阻攔,直到組合周年演唱會上,他終於靠自己彌補了這個小遺憾。



初上《這就是街舞》時,他的年齡、身份都受到了許多舞者的質疑,而他最開始的拘謹也引來了不小的爭議。但每期節目他專業、冷靜都在不斷刷新外界對他的刻板印象,畢竟真正的熱愛是說不了謊的。

顯然,跳舞時的易烊千璽身上也有著小北、李泌、或者之後任何角色都很難超越的魅力。


當然,易烊千璽也不是一個完全沒有「缺點」的人。吃飯慢、做作業慢,慢就是他的性格底色。在助理胖虎眼裡,他也會有叫不醒、喊不動的磨蹭小毛病。


不過,這也是因為他在做自己的事情時,不希望被人打擾、催促,這或許是他性格里難得的小「叛逆」。但正是這些小細節讓這個不到20歲的少年更加具有煙火氣。

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完美」,也恰恰是吸引粉絲的最大特質。而在幫助偶像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粉絲也會將其視為自我困境中的激勵榜樣,雙方都會有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感動和依賴。


他的人生就像是在講故事,而故事的內核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通過努力成為閃閃發光的巨星。但無論站在哪個舞台上,他也記得來自父親的教誨:就算別人把你當中心,你也不能把自己當中心。


實際上,「低谷」這個詞只是從外界對他的態度而言,易烊千璽本人一直在成長,但從沒有真正讓自己墮落過。他不是因為運氣好,也不是因為福至心靈開了竅,他的優勢一直存在,只不過他不善吆喝,也不會賣弄,那個真實的易烊千璽需要你親自去挖掘。

好看的皮囊靠天生,有趣的靈魂靠自己。在娛樂圈浮沉六年,易烊千璽如今所展現出來的魅力,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yGRG24BMH2_cNUgL2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