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輕鬆搞定10%收益

2019-07-29     烯財經

關於理財,最怕的不是不知道怎麼理財,而是那句「我沒錢,理什麼財?」,這是生活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看似有理,實則荒誕的廢話。

為什麼這麼講?

我們先不妨聽聽這些身邊的故事。同學小昭, 打小就是同學眼裡的開心果,天生的樂天派,隨時隨地都能給你來個段子,講個笑話。高三模擬考考得再砸,也不忘晨讀睡它1個小時,畢業後憑著自己那張三寸不爛之舌和能逗人樂的天性,沒幾年就從普通小文員成了太原一家小公司的辦公室主任,儘管工資漲了,但錢包從來沒鼓過。月光的她,向來信奉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堅持單身時「吃遍天下美食,游遍祖國山水」,所以常常她的朋友圈都是各色美食,各路風景,好一個痛快人生。曾在聚會時,我勸她收斂點,攢錢做點理財吧,她的一句話直接懟回了我,「哈哈哈,都沒錢,還理個毛。」

結婚生子後,原來的單位回不去了,她自己就在家帶孩子,直到看著要靠老公的死工資過日子,她開始收斂學著省錢過日子了,這時候我問她要不要理財,還是那句「我沒錢,還理什麼財。」

事實上,小昭就是生活中那種典型沒有理財思維的人,現實會讓大手大腳的她學會節流,但開源的事兒除了想到工作,她也就不會往別處想。對於理財,她固定認為那是等你有大幾十萬才要去考慮的事兒。但大機率情況下,她幾十年來都很難有大幾十萬,也就成了通常意義的理財絕緣體。

再和你說說,我的大學同學小壯,典型的IT理工男,話不多,腦子門兒清,中關村碼農一枚,為了娶到大學時心心念念的女友,在丈母娘面前立下軍令狀:畢業2年買下房子。2年後房子是成了,不過背了100萬的債,搞得天天只能吃20塊錢出頭素食時,他想到的第一個辦法是理財,讓錢生錢。於是每個月發工資後,先把吃飯錢、交通費、通訊費留下,其餘都是理財。在不知道投資什麼好的情況下,他就先學習,一個一個試,先買黃金,半年下來基本不賺不賠,用他話說就是沒什麼卵用,後來買了基金,結果賠了,就再也不碰;再後來,就去買支付寶定期,每周一定7點半鬧鐘搶支付寶年化5%多,180天的定期...就這樣堅持2年賺了將近1萬塊,這顯然離還債的目標太遠了。直到後來他偶然間在周末去聽了理財課,開始做基金定投,故事開始改寫了,5年後,他買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輛車。

當然,小壯的故事不在於搞了基金定投實現了人生逆襲,更不是說大家都去做基金定投,就能實現財富自由,而是他有理財思維和觀念,懂得錢生錢,實現財富增值的道理,並且藉助系統學習來不斷優化自己的理財路徑。這是比較可貴的。

這兩種人的人生顯然有了差別,前者過的稀里糊塗,平庸辛苦,後者過得節約自律,但終究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時候。也許我們不願承認,但這似乎就是我們自己和別人家的縮影。

這也正所謂「理財就是理人生」,當一個人開始主動去理財,就意味著他(她)能更主動地去掌握自己的人生了,因為他有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有了生活的主動權。

這個時候,你不會在家人出現大病時,苦於沒錢束手無策,只能寄希望於借唄和水滴籌等三方借貸機構;你不會在孩子上學時,因經濟問題糾結著要不要上一類小學和優質的鋼琴培訓班;你也不會在辭職時,那麼惶恐不安,擔心生存,甚至你不會擔心感情不和,鬧出婚姻問題.....因為這些不可控都在你的預料中,你為此做了充足的準備。

你花錢會精打細算,你會更有目標感地規劃自己的階段性人生,「做什麼,不做什麼,怎麼做合適,如何最大程度規避風險,如何最優化你的生活」,這會成為你生活的思考方式,試著當一個人如此有邏輯和節奏地規劃生活,又怎麼可能過不好呢?

而細緻觀察,我們生活中哪些過得不錯的人大抵都是這樣的生活邏輯,當然,儘管說理財能錢生錢,但它絕不會一夜暴富,倘若我們保著這樣的想法理財,很有可能血本無歸,因為賭性太大的你,會無視風險。

有了正確的理財觀念,接下來開啟理財之路的第一步就是學習。當你開始考慮「如何理財,理財有哪些渠道和方式,哪些方式適合於自己,這些方式分別存在什麼樣的風險和收益。」那麼恭喜你上道了,你走出了理財的第一步。

進入知識付費時代,市場上出現了各類付費的知識課程,但在未見效果的情況下,要掏99/199/299買個課程,在不少人看來還是有點兒燒包,而聽業內資深理財專家純粹地做一次免費乾貨分享,顯得尤為珍貴。

近日,烯易泛文娛投資平台邀請中國首批對沖基金實踐者、期權交易學會專家顧問、金融領域投資專家、個人家庭理財顧問、祥泰普瑞資本創始人兼CEO艾坦做免費的「基金理財選購實操課」專享會。

名額有限,感興趣的聯繫烯易客服小七(微信ID: happy_Idd)入群參加艾老師8月1日的「基金理財實操課」的專享會。(小道消息:據說朋友圈分享海報圖還可以找小七領5元紅包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eBUQWwB8g2yegNDLK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