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運載火箭齊升空,印度航天卻沒動靜,俄專家:已暴露弱點

2020-08-01     迷彩虎

原標題:中美運載火箭齊升空,印度航天卻沒動靜,俄專家:已暴露弱點

文/皓月

前段時間的「天問一號」和「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升空的畫面,還印在大家的腦海中,毅力號也是今年第三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了,之前還有「土豪」國的阿聯也發射了一顆希望號。而就在這些火星探測器紛紛升空的同時,一向高調誇耀自己航天工業的印度,卻遲遲沒有動靜。今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印度還沒有進行一次航天發射任務。這難免讓人產生了疑惑,難道印度這是在為年底的發射任務「憋大招」嗎?

印度一向高調稱自己是一個航天大國,並且在航天成就上,經常拿自己和美俄兩大國對比。之前就搞了一個104星的發射記錄,一次性就發射了104顆衛星。當時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國內上下一片歡喜,認為印度真的一躍成為航天大國了。不過誰都知道,發射的這104顆衛星質量都很差,都是一些體積小』、重量輕的衛星,作用並不大,也沒有什麼突出的成就。而在天問一號發射之後,印度人還稱是抄襲自己的火星探測器,原因是他們探索火星的時間要比中國早。

的確,印度早在2014年就進行了火星發射任務,從時間上來看,確實比我們早了不少,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印度當時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重量僅僅只有15千克,而且技術水平也相對比較落後,只能執行一些簡單的任務,跟天問一號比起來可是差了不少。而且自從2014年過後,印度直到現在也沒有進行過火星發射任務,其中的原因也是令人難以捉摸。不過有俄專家分析認為,印度如此反常的舉動,暴露了自身的一個弱點,那就是航天工業水平落後。為何專家要這麼說呢?

因為印度的航天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著國外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在印度的航天隊伍中,存在著不少的國外技術人員,印度每年也會為這些人支付大量的資金。除此之外,一些太空飛行器材要用到的材料也都是靠美俄兩國提供的。而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國外的專家都不能及時返回到印度,所以印度的航天發射任務也就不能正常進行了。這也是印度航天在今年遲遲沒有動靜的主要原因。按照以往的慣例,印度每年都會進行多次航天發射任務,今年因為缺乏核心人員,要停止一段時間了。

縱觀印度的工業整體,其實是一個很可悲的現象,不僅在航空工業方面,在軍工方面也同樣難以發展。這麼多年都沒能搞出來一件像樣的裝備,反而像阿瓊坦克、光輝戰機這樣的「神器」卻造出來不少。即便是花了很多錢,從國外購買了大量的先進裝備,對於自身軍工業的發展也沒能起到一點幫助。反而讓自己的軍工發展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如此下去,受到損失的只能是印度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d86qnMBeElxlkkam4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