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搶人,這個城市為什麼這麼狠?

2020-02-27   大鬍子說房

2月24日晚,杭州再次發力人才政策,不只提高了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還在給予生活補貼的基礎上再給予租房補貼。


給予A類頂尖人才「一人一議」最高800萬元購房補貼,對本科以上所有應屆大學生,在發放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每年1萬元的租房補貼,最多可享受6年。



這一次搶人政策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玄機?



今年以來,陸續有多個城市出台或準備出台搶人政策。除了杭州的人才補貼,還有駐馬店、蘇州相城區、中山解決子女入學,青島的人才住房優惠等等。



2019年各地已經是通過降低落戶門檻的人才政策吸引人,而且圍繞人才落戶,從購房補貼、生活補貼等方面給予金錢誘惑。


2019年出台人才落戶政策的城市及區域


2019年出台人才補貼政策的城市及區域


2019年出台其他人才政策的城市及區域


今年有什麼不一樣?


今年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的重點已經不是放在落戶上,而是吸引高層人才。政策的核心都是為了解決高層次人才可能存在的問題,一切圍繞著人才,實實在在地給外來人才排憂解難:各種購房租房補貼、解決子女的就學問題,提供優惠的人才住房


子女的就學問題一向是外出務工人員難以解決的疑難雜症,不想讓子女成為留守兒童是很多人才不願意留下來的重要原因,而通過解決人才子女就學問題,對於留下人才將有巨大的作用。


買不起房子也是留不住人才地一大難題,通過購房和租房補貼、優惠的人才住房幫助人才買房租房,才能讓這些人才紮根在這個城市裡。


接下來的2020年,不僅落戶限制將更進一步放開,中小城市全面放開落戶,更關鍵的是大城市放開學歷型人才的落戶限制,並通過購房和生活補貼、解決子女入學等方面吸引並留住高層次人才。



在今年出台的各城搶人政策中,力度最強的就是杭州。為什麼,杭州缺人嗎?


杭州連續5年保持凈流入人口高速增長的態勢,2019年更是達到恐怖的56.6萬人,達到1036萬人,一躍成為常住人口千萬級別的「特大城市」。已經超過2018年人口凈流入第一名的深圳的49.8萬,不出意外,杭州將是2019年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城市。大量人口的湧入,也是賣地狂魔杭州仍然能一直保持樓市上行的核心原因。



那麼,杭州為什麼仍然這麼急迫搶人?


1.主城區擴大,急需人口填充


2015年富陽設區,2017年臨安設區,杭州的市區面積一下從3353平方公里暴增到8292平方公里。


然而面積可以一口吃成大胖子,人口不行。從富陽臨安設區前的2014年到2018年,全市的人口密度增長1.2倍,而市區的人口密度由於面積的拉伸,反而從1566人/平方公里腰砍至766人/平方公里。


固然人口稀疏的是新納進來的富陽臨安,早就設區的餘杭蕭山都還有大片地方還相當於郊區,老城區仍然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設區的目的不就是緩解杭州市區空間不足,以更大的土地空間承載更多的經濟發展。然而現在杭州市區的人口,還遠遠滿足不了。


杭州設立餘杭、蕭山、富陽、臨安區後,迫切需要人口來填充這大片新增的空白,否則新設的這四個區如果還是郊區那樣,設區又有什麼意義。



2.杭州的高新產業,需要高端人才


數字經濟是杭州經濟發展的大引擎。


杭州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數字內容產業、軟體與信息服務產業三大產業就占了GDP的61.8%。這三大產業,全部是高新技術產業,都需要高素質人才才能勝任。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35歲是網際網路人的退休年齡,不管正誤,起碼說明網際網路是一個充滿活力,需要年輕人的產業。而杭州也必須保持產業源頭不斷有新鮮活水注入,必須不斷引進人才。



3.省內經濟差小,人口流動性弱


浙江各城市發展實在是太均衡了,各城市的經濟總量雖然有高有低,但是人均GDP實際上都在伯仲之間。差距最大的杭州和麗水,人均GDP也只是2.27倍。


對比同為國內最發達省份之一的廣東,廣東還存在大量人均GDP三四萬的城市,和廣州深圳有五六倍的差距。巨大的經濟差導致的結果就是,廣東欠發達地區的人口自然就會流動到珠三角城市尤其是廣州深圳中。


在經濟均衡的浙江,浙江人只想到杭州買房,至於跑到杭州工作甚至舉家搬遷?那就免了吧,我寧波紹興也蠻好的。所以杭州不親自動手搶人不行啊。




4.大爭之世,城市競爭愈發激烈


2018年、2019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接連創新低,2019年人口出生率只有10.48‰,創下了40年來新低。30-40歲的80後,20-30歲的90後,還有00後、10後的人口數量呈現階梯式下滑。人口數量紅利消退,各大城市再想要人口,再沒有那麼多新增人口紅利,就要在存量中廝殺爭奪,而越早行動的城市就越有優勢。




另一方面,杭州作為沿海城市,在國內經濟模式轉變之時,需要人才來穩固城市地位


過去秉持東部沿海優先發展戰略,杭州作為長三角沿海城市得到最大的支持力度。而現在,中國經濟結構轉變,2008年進口總額占GDP比重達到60.2%,而2019年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7.8%。經濟重心由外貿轉為內需,在此之下,中西部的成渝、中原地帶城市崛起,而東部沿海城市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不僅僅是杭州,任何一個城市都需要做好人才儲備,才能打贏接下來血淋淋的城市競爭戰。



人口流動的背後是資本的流動,資本的流動就是城市的生命。


2010-2018年各省的人口變動中,會發現幾個規律。

廣東,不管是人口增量,還是人口增速都名列前茅,當之無愧的人口黑洞。


山東是人口大省,但增長率4.79%比全國平均增長率4.06%搞不來多少,人口增長主要來自生育,而不是對外來人口的吸引。


新疆、西藏來近年人口增長很快,主要是由於人口出生率高,遠高於10‰左右的全國出生率,而非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



海南異軍突起,一方面是人口出生率也高,另一方面也是旅居需求的爆發,大批北方人口定居海南。


東北三省人口流出嚴重,即使在全國人口增長的背景下都無法掩蓋住它們的人口外流。「投資不出山海關」這句話再次得到驗證。


廣東、安徽、福建這三個省份同時具備具備龐大的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速,其次是河北、湖南、浙江三省在人口增長上也有良好的表現。


而具體到城市又是怎樣?


合肥人口增長率最高,實際得益於,11年三分巢湖時對巢湖人口的吞併。如果算上吞併巢湖的人口,實際2010年合肥的常住人口應該是745萬,8年增加63萬,增長率8.5%。一方面說明合肥人口吸引力沒有那麼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行政區域兼并能帶給城市多大的人口變化。四大一線城市中人口最少,面積最小的深圳,擴容的需求是不是也迫在眉睫了?


深圳毫無意外是實際上的第一名,西安、鄭州、成都、長沙、武漢都排在前列,中西部崛起毋庸置疑。


天津近年經濟發展頗為緩慢,但人口增速卻是前三甲。這就是大城市的底蘊,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高考移民。


部分小體量城市:銀川、貴陽、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有不錯的人口增長率。在城鎮化全面推進過程中,這些城市有省內人口流入支撐會有人口還能增長,但當農村人口消耗得差不多,接下來就是這些城市就會面臨巨大的人口外流壓力


深圳、天津、西安、鄭州、廣州、廈門、成都、長沙、武漢,這一批城市具有最為強大的人口吸引力,對接下來的城市競爭和樓市發展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力,買房應該重點關注。



吸引人來,留住人才,最重要就是看這個城市能給外來者提供什麼,而最直接的就是薪酬。


在2019年冬季薪酬分布中,北上深領先,杭州珠海廣州屬於第二梯隊,中部的西安鄭州雖然城市崛起,但薪酬水平並不高,反而不如西部的重慶成都,但武漢是例外,躋身在前10之中。


粵港澳大灣區,加上佛山東莞,前12位中,占據5席,大灣區名副其實是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也將是對人口吸引力最大的區域。



優質的就業機會對於吸引人才不可或缺,看獨角獸企業的數量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中國獨角獸企業主要分布在高端製造、網際網路和高新科技這些新經濟領域,獨角獸數量增長快和能誕生獨角獸的城市,都有著在中國經濟轉型之下快速發展的經濟潛力。


除了老牌的北上深杭,南京、成都新增獨角獸2家以上,南京拋開廣州,快追趕上第一梯隊。合肥從無到有,躋身獨角獸城市。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推動,而要吸引人才,必須要有優質的發展機會和報酬。


一個城市的房產,離不開人口的支撐,高薪人才強大的購買力決定了這個城市房價的天花板。上面那些能搶人,能留住人的城市,就是對房產價值提升的最大保障。


不管是人口增長、薪酬高低,還是獨角獸的數量,深圳都位居前例。杭州、武漢同樣表現優異,南京、天津、成都、合肥的表現不錯。


從人口吸引的角度來看,最具投資價值的城市無疑是深圳,杭州、武漢、南京、天津、成都、合肥也都是具備強大升值潛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