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廬」的傳承

2019-08-18   EricChen

隨著國際化的發展,我們開始模仿、學習和趨近西方文明,比如大張旗鼓地慶祝聖誕。我們可以移植節慶的熱鬧,卻無法移植節慶裡頭所蘊含的意義,只知道裝飾聖誕樹和交換聖誕賀卡。於是"節慶變成空洞的消費,而自己傳統中隨著季節流轉或感恩或驅鬼或內省或祈福的充滿意義的節慶則又棄之不顧。"

龍應台說:"星巴克越多,每一個城市自己的紫藤廬越重要。"雖然"星巴克"——國際化——能讓你品味"咖啡"和"茶"的不同,但是古樸的"紫藤廬"——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根發芽的土壤,是我們抵抗風吹雨打的中流砥柱

在我看來,只有更好地傳承"紫藤廬",我們才能自信地在"星巴克"中站穩腳跟。

傳統文化有著十分廣泛和豐富的內容,不僅像宏偉壯觀的紫禁城、精巧絕倫的手工藝品等以物質形式存在,更深深紮根在我們的技藝、語言、文學和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哲學思想、"施仁政於民, 省刑罰, 薄稅斂"的政治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等等至今仍具有積極意義,我們都能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看到這些優秀傳統思想的影子。

在肯定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的同時, 也不能不看到它的消極影響。"傳統文化畢竟植根於舊時的經濟基礎,形成於歷史進程中,必然具有它的時代的和階級的局限性。 "官僚主義作風、小農觀念、神權思想、男尊女卑等封建專制思想至今仍毒害著中國貧困落後地區的人民,深深地滲透到他們的頭腦里, 禁錮著他們的思想和言行。

所以,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採取批判繼承的態度,不能全盤接受或者全盤否認,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在我們批判、拋棄封建的忠君思想的同時, 將其中包含的有價值的精華部分加以消化和改造, 變為值得倡導、具有現代意義的"忠於國家、忠於人民"。

歷史學家羅榮渠指出:"傳統與現代性是現代化過程中生生不斷的'連續體',背棄了傳統的現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現代化的傳統則是自取滅亡的傳統。"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是相輔相成的,儘管傳統文化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它與現代化的不相適應性,頻繁爆發衝突,但衝突能夠除去傳統文化的糟粕,保留下來的精華與現代化融合,成為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所以在列強的不斷衝擊下,中國沒有像印度一樣淪為殖民地,而是歷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以及辛亥革命,不斷尋求現代化的新突破。

龍應台說:"當人的成就像氫氣球一樣向不可知的無限的高空飛展,傳統就是綁住氫氣球的那根粗繩,緊連著土地。"在我們學習和吸收西方現代文明的優秀成果,緊追世界發展大潮的同時,要尊重傳統文化,二者適度結合,既能讓"星巴克"進來,又知道如何使"紫藤廬"的光澤更溫潤優美。

雖然在星巴克悠閒地喝著咖啡,看著喜歡的書是一樁美事,可是我們終會回到紫藤廬,這安身立命的地方,一代又一代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