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育現狀,值得深思

2019-11-27   音樂共享頻道

01

中國的鋼琴學習者大部分實實在在地學到東西了嗎?

現行鋼琴教育一個很大的誤區是,一味地追尋「鋼琴成功教育」,以成為郎朗、李雲迪為目標,忽略孩子的快樂感受。成功固然重要,但卻不能代替快樂。讓孩子從小體驗鋼琴帶來的快樂,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比成功更重要。

我們大多數人,從站得穩,到走,到跑,到跳,都有一個非常自然的成長過程。但要到舞台上表演舞蹈,或者參加儀仗隊,就必須有一個系統的嚴謹的訓練。我不想成為一個舞者,或者不想成為儀仗隊的成員,難道就不能自如地走路和跑跳了嗎?鋼琴也一樣,如果孩子將來的理想不是成為一個鋼琴家,手型完全可以是自己的,怎麼方便怎麼彈,不一定非要「握雞蛋」。

02

鋼琴入門教材用國外教材合適嗎?

讓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學習傳統鋼琴教材無異於讓他們直接學習西方文化,不科學。我們應該嘗試從本土化入手,以母語為先,讓孩子從學習彈奏兒歌起步。對成年人,則從流行歌曲或懷舊歌曲入手。

傳統教材機械練習,一首曲子彈幾個月,最後可能連家長都不願意聽

應用鋼琴教學理念教四五歲的小朋友,每次練琴,一首曲子反覆彈奏的次數會控制在3-5次。

每次練琴或上課時間不會超過30分鐘。會淡化技能訓練,孩子能把歌曲彈奏完整,聲音彈響就可以了。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注意「少說多做」,應該要避免說一些老師或者家長認為「有用的知識」。

03

「即興演奏」應不應該是學會鋼琴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

現在音樂學院的學生或老師,每個人都能彈幾首奏鳴曲,但是簡單的歌曲不會彈。普通人學習傳統鋼琴也是,花很多時間學習奏鳴曲,但因為這些奏鳴曲遠離生活,學了用不上,不考試、不考級很快就會忘記——白學!

應用鋼琴才是大眾學習鋼琴應該走的路,原因很簡單,上手快,學習內容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學了就能用,學了就能娛樂我們的生活。

04

中國的鋼琴精英教育模式是否只造就了個別人,卻犧牲了成千上萬個鋼琴愛好者?

很多專業學音樂的鋼琴系學生,畢業半年後可能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彈不出來。精英之外,我們應該思考90%乃至更多的鋼琴學習者,他們學鋼琴的真正目的。

如果學了鋼琴不會用鋼琴,那當然是白學!成千上萬個人鋼琴考了10級,但一個月不彈琴就會忘記的情況比比皆是。

05

家長們不要跟著瞎起鬨

考級還是不考級?

鋼琴只是一件樂器,而不僅僅是考試工具,也不僅僅是個別人的舞台表演工具。喜歡鋼琴的人應該把鋼琴作為學習工具、教學工具、娛樂工具和生活伴侶。家長是孩子最忠實的聽眾。

如果要送孩子學習傳統鋼琴參加考級訓練,家長應該先問問自己:是否真喜歡傳統音樂?有沒有去聽過音樂會?

聽過幾首傳統音樂作品?在音樂會上有沒有打瞌睡?如果家長願意讓孩子接受應用鋼琴教育,那麼,一段時間後,請你們不要把你們的孩子與考過級的孩子相比較。

世上沒有最好的教育

只有最適合的教育

音樂學院裡,按照鋼琴系或聲樂系的人才培養方法來對待音樂教育系——不適合!

音樂聯考中,按照鋼琴學科的考試方法來考核聲樂或器樂學生---—不適合!

社會培訓中,按照培養朗朗的方法培養每一個鋼琴學生——不適合!

按照培養鋼琴家的方法對待老年人——更不適合!

樹立正確的鋼琴價值觀,讓不可能成為鋼琴專才的學生們回到現實中來,快樂學鋼琴,「學了鋼琴就會用鋼琴」比什麼都重要!